分享

卡彭铁尔逝世41周年:回归种子,回归卡彭铁尔!

 置身于宁静 2021-04-25

“卡彭铁尔作品集”(首批3本精装版)今夏即将出版

今天,距离阿莱霍·卡彭铁尔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1年。在这41年间,这个世界,尤其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膨胀的物质生活似乎远远跑在了精神前面,文学阅读日渐式微,文学创作也和现实的距离越拉越远。中国的读者需要“新”的声音,中国的作者需要“新”的借鉴。所以,是时候,重新开启一场溯源之旅,回到卡彭铁尔了。

卡彭铁尔与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卡彭铁尔便已惊艳中国文坛。1985年8月,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世界文学》杂志全文刊登了《人间王国》,由盛力老师翻译。它令一众中国作家惊为天人。陈忠实曾谈到:

卡彭铁尔艺术探索和追求的传奇性经历,使我震惊,更使我得到启示和教益……《人间王国》是第一部令欧美文坛惊讶的拉丁美洲长篇小说,惊讶到瞠目结舌,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给这种小说命名,即欧美现有的文学流派的称谓都把《人间王国》框不进去……我在卡彭铁尔富于开创意义的行程面前震惊了,首先是对拥有生活的那种自信的局限被彻底打碎,我必须立即了解我生活着的土地的昨天。(《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19—20页。)

正是在卡彭铁尔的启发下,陈忠实回归乡土,开始了《白鹿原》的创作。

再把时间向前推20多年。1962年,陈忠实刚刚中学毕业,《百年孤独》《跳房子》尚未出版,略萨连处女作都未曾发表。卡彭铁尔是当时拉美文坛毋庸置疑的泰斗,并在那一年拿出了自己创作生涯后期的巅峰之作《光明世纪》。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新巴洛克主义巨制。作家自己曾说,美洲是最典型的巴洛克式大陆。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他终于在这条路上找到了最恰切的表达。

这本小说的巴洛克式美感华丽无双。主人公们在开阔的加勒比海乘风破浪,意境浪漫又宽广,文字也如同海浪一般,让读者乘着历史的帆船在蔚蓝中起伏。在这本书里,卡彭铁尔展现了他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储备,无数真实的细节信手拈来,又充分借用了音乐和建筑的美学,把它们熔于一炉,再借角色之口,铿锵地说出了这句话,几十年后仍不过时:

“我们必须提防那些漂亮话,提防那些漂亮话虚构的美好世界。咱们这个时代被废话压垮了。乐土就在人们自己身上。”(《光明世纪》第301页)

卡彭铁尔贵为“新巴洛克主义”的旗帜性人物,擅长的文学技巧却远不止于此。比如1956年的《追击》和1953年的《消失的足迹》,这两部长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卡彭铁尔高超的心理现实主义技巧。若把时间再往前推到1949年,这个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年份,在古巴同样出现了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人间王国》。卡彭铁尔为这本小说撰写了一篇改变拉美文学史的自序,由此成为全世界提出“神奇现实”的第一人,也因此被视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他在这篇载入史册的艺术宣言中宣称:

“神奇现实”是整个美洲的财富……这是因为美洲神话的源头远未枯竭,而这又是由美洲的原始风光、它的构成和本原、恰似浮士德世界中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在这块大陆上的存在、新大陆给人的启示以及各个人种在这块土地上的大量混杂所决定的。(《人间王国》第7—9页)

这堪称当时最振聋发聩的文学声音,为整个拉丁美洲文学界摆脱欧美、回归本土、追根溯源确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卡洛斯·富恩特斯为此对卡彭铁尔毕恭毕敬:“卡彭铁尔改变了拉美小说的形式。他超越了自然主义,创造了魔幻现实主义。我们都要感激他留下语言和想象力的遗产。我们都是他的后代。”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对这本书不吝赞美之词:“《人间王国》可能是卡彭铁尔写得最好的小说,也是本世纪完成度最高的西班牙语小说之一。”

《消失的足迹》西班牙语版

《人间王国》的成就,离不开卡彭铁尔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充分的经验积累。在它之前,卡彭铁尔已经在文学的道路上进行了多种尝试。1944年,卡彭铁尔完成了短篇小说《溯源之旅》(又译《回归种子》),后来收录在1959年发表的短篇集《时间之战》里。这篇小说只有短短20页,却可能是古巴历史上最美的文字。这里的卡彭铁尔像个语言魔术师,把词句化为颜料,用章节作为分镜头,制作了一段具有达利的油画般质感的超现实主义默片。

更重要的是,《溯源之旅》远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感上。它还包含着卡彭铁尔的思辨智慧与哲学野心。如果说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建立了网状的时间观,那么卡彭铁尔在《溯源之旅》中建立的则是“主观的时间观”:时间不会独立于经历着时间的人而存在。卡彭铁尔带领读者,以正序的阅读来体验主人公由死而生、由长至幼的逆向经历。这两条互相矛盾的线索,恰恰揭示出时间的可能性——时间存在,只因为有人正在观察、有人身处其间。某种意义上,这竟与量子力学暗合了。也难怪苏童曾语气强烈地说道:“卡彭铁尔倒置时间的叙事令我拍案叫绝。”

确实,对中国的作家来说,拉丁美洲文学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重要的灵感来源。那里的文学明星们,至今仍是中国文艺青年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对中国的读者来说,拉丁美洲文学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第三世界艺术,能够在中国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唤起最直接的共鸣。更何况,今天的世界,神奇依然,魔幻依然。后疫情时代,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逻辑颠倒的对话、意义错乱的现实仍在我们身边此起彼伏地出现。

正因为如此,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忌日值得我们纪念。这位拉美文学的引路人,还有他那丰厚的文学遗产,曾经照亮过一片大陆的混沌。我们有理由相信,重读卡彭铁尔,也能照亮我们眼前的崭新现实。

回归种子,回归卡彭铁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