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学习

 木香草堂 2021-07-06

赵忠心

    一位七十四岁的美籍华人老人黄祖申,在四川大学读博四年,他的三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最近通过答辩。
    他选择的论文题目是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促使中国空军的发展。评审导师认为他的论文切入点新颖,研究态度认真,研究方法科学,资料丰富、充足,且论证有力。
       黄老先生是一位成功商人,在很多国家开办了公司。2012年退休后,他的公司由他的儿女们打理。他则一头扎进大学,开始了读博的历程。
    人到了这个岁数,一般都是要享受生活,颐养天年了。这位黄老先生是个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说是功成名就。有社会地位,所到之处都受人尊重,有花不完的钱,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
    但他却不满足于此,在美国读完硕士,又回到祖国,在家乡读博士,是个很有追求的人。
    他的读博,一不为名,二不图利,没有丝毫的功利性。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位老先生选择了艰难的读博,是自讨苦吃,自得其乐,亲身体验到了读书学习的乐趣。令人敬佩之至!
    在当今社会,人们读书学习,取得学历,获得学位,都是为了“谋生”,谋求更好的职业。
    而黄老先生读博,显然不是为了“谋生”,谋求更好的职业,以改善生活条件。因为他已经拥有很多的公司,生活条件已经非常的优越,在物质生活方面别无所求。
    他的读博,是精神方面的追求,是追求一种”乐生“的精神境界,完全是在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所谓的”终身学习“,即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其实,这位黄老先生年逾古稀读博的实例,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1998年,我率大陆一个代表团去台湾,出席在台北举办的第一次”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在去阿里山、日月潭游览的路上,就遇到一位六十多岁的、刚刚退休的小学教导主任。她对我说,她退休以后,正在读硕士学位。她的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家里没有什么负担。年轻时,读书少,现在有了时间,还有精力,便想弥补读书少的缺憾。我听了,不禁肃然起敬。
    住在我家楼下,我们学校外语系的一位同事,年近古稀,已经获得正教授职称,又师从四川某大学一位耄耋老先生,读了个博士学位。我经常看到他拉着行李箱,定期到学校去上课。
        看来,那位美籍华人黄老先生坚持终身学习,年逾古稀拿到博士学位,并不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了。这些老年人,不顾年老体衰,还孜孜不息,力求精进,给年轻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令人敬佩之至。
    ”终身学习“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及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已终身教育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几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先生正式提出,短短数十年,已经在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得到人们的认可。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给社会成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需要,人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充实头脑。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逐步摆脱了衣食住行的窘境,任何人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终身学习,追求更高的个人价值的实现。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普遍实施,也有助于克服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弥补普通教育的缺陷。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老年人重新走上读书学习的旅程。

   (2017年5月2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