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设计“怎样教”转变为设计“怎样学”

 heitudi 2021-07-14

图片

我国教师备课的主流方式是设计“怎样教”,但是,在全球化的竞争、发展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设计“怎样学”。

“怎样学”在设计层次上是高于“怎样教”的。“怎样教”研究的是教师如何理解教材(含课标),如何结合个人特长组织教学流程,着重于教师宣示“绝对真理”。至于学生在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学得怎么样,只能由学生的天资、态度、习惯和原有基础来决定。由于学生的天资、态度、习惯和基础本来就是多样化的,因此,无论教师怎样研究自己的“教”,也无法解决源源不断产生“后进生”的教学质量问题。

“怎样学”研究的是学生如何理解教材,如何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升华到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高度。由于“研究学生如何理解教材”隐喻教师已经理解教材(含课标),因此,研究“怎样学”的备课程度较之于研究“怎样教”是更为深入,更为高级,也是更为现实的,其实施效果也是研究“怎样教”的设计无法与之媲美的。微课程教学法把研究“怎样学”的设计称做“学习设计”,在实验中呈现出激发学生学习力,促进知识内化,综合能力拓展和核心素养发展,以及获得良好的学习成就感的成效。

要问研究“怎样学”为什么会收获良好成效、较之于研究“怎样教”为什么更为优越,那是因为两种设计主体的专业素养不在同一层次上。

首先,研究“怎样教”只要教师自己思路清晰就可以了,学习质量已经推给了学生的天资、态度、习惯和原有基础,这样的教学,只要教师有学科素养、不需有专业素养就已足够。研究“怎样学”则不仅需要教师思路清晰,有良好的学科素养,而且需要让所有的学生看到教师的设计方案就能一目了然地洞察:学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没有教学的专业素养是无法胜任这样的设计的。假如我们考察两种教学方式的成效,就能清晰地看出两者的高下。

其次,研究“怎样教”只要教师表达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最好还有精当的肢体语言,就很不错了,至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怎样,则不是研究“怎样教”有能力决定的。

研究“怎样学”则不然。不仅需要教师表达清晰,而且要求学生看了以后也思路清晰,有信心在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完成任务的质量由于能够组织技术支持而很难让学生完成不好。至于语言是不是需要富有感染力,是不是需要精当的肢体语言,已经不像传统教学那样需要特殊关注,取而代之的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学习设计。

关注“怎样学”的设计是为学生学习设计的,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学生独立、协作的学习,教师不能也不需要时不时地因为有表现欲望,或因内心的不放心而去干扰学生学习。这样,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辅以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有则无害,无则无碍。因为,这些表演艺术只在微课录制中有需要,以及在课堂上不多的语言表述中有需要,其他时间不需要因教师“表演”的欲望而干扰学生学习。

我们发现:教师已经不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学科知识素养、热爱学生、愿意从教就能从事的,而是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有能力设计符合达成目标“三要素”并且没有《负面清单》禁用语的具体精准的学习“达成目标”;有能力对应“达成目标”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完成自主学习,而不是像传统设计那样养成目标可以虚晃一枪、只顾埋头“我怎么教”的坏习惯;有能力开发“需求导向”的配套学习资源,而不是只会自顾自讲课地录制视频;有能力创意来自真实情境的微项目学习,支持学生实现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而不是自己也不知晓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在什么样的真实情境中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无法使人昭昭那样。

这样一来,教师工作不再是只要学科素养、喜欢孩子、愿意教书就谁都能做的,而是需要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善于组织学生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真正成为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性岗位。

如此看来,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尤其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承担教学工作重任的教师应该善于把设计“怎样教”转变为设计“怎样学”,不仅关注学习知识,而且关注拓展对获得知识的渠道的理解,关注优化组合教学要素(含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诀窍,关注所学知识的运用与创新。

八年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已经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层面给出了如何从事学习设计的答案。改变设计思路,掌握新的设计方法,我们就能站立“设计转型”的潮头,把先进的理念转化成为成功的实践,成就学生的发展,也成就教师的幸福。

转型参考书:《新体系:微课程教学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