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三,荠菜当仁丹

 丰城文旅 2021-07-15

连着几日的晴朗,叫人疑心夏的多情,岂知一场雨后便是瑟瑟倒春寒,面前的南山也挡不住风寒料峭了。跺着脚向院墙外跑出去,猛然想起谚语云:三月三,荠菜似灵丹。可不,正是挖荠菜的好时候,土地吸收了水份饱涨疏松,院墙外地头上沟坑上跟野草们混然杂陈的野荠菜在雨水的润泽下,叶色格外清亮,楚楚动人。刚出头的四五片儿底部一提,就拔出白生生的细茎;略长成的便是茎上着紫带些风情,像伞样倒支开来;更有些时日的便自己从中间抽出一茎白花,细碎的顶着柔弱,叶底也蓬勃紧实如莲座,叶片羽状散开来,底部蕴藉更多的紫气,连蔸拔要费些劲,倒不如任它疯长抽薹去。不多会儿便满满一袋子,比起那些地上栽种伺弄出来的芥菜白菜萝卜菜可多了份嫩生生,根上沾些泥,到河塘里唏里哗啦洗开去,荡起清浅涟漪。正是二月早春,一群小蝌蚪拼命游过来凑热闹,在荠菜底下打转,许是这洗得白灵灵的茎,惹得它们心动。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蹲在埠子上,看这水气淋漓的一团实在惹人欢喜。

荠菜,村上人叫野花菜或地菜,又名护生草。可别小觑它,身材小却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尤其咱们乡间田边、地旁、坡上,一到春天便寻得到它的身影。初觉得它颜色几乎与别的野草混在一起难分,细看叶边曲曲折折颇似荷叶裙,中间顶出的四瓣花便掩不住秀丽了。开得盛时一小簇一小簇细素映目,可不似金黄的油菜花那么招摇诱惑,像极山野恬淡的女子。端的秀色可餐又叫人喜念顿生,兼之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算是佳肴一碟灵药一方了。《本草纲目》记载:“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中医说从花到叶到茎,全草降压全株入药,入肺肝经,具有强筋健骨止血消炎之功。”属于药食同膳,称之野菜中的名牌则当之无愧。

每逢到了三月三,煮几个鸡蛋放把荠菜,“中午吃了腰不酸,晚上吃了腿不软。”老辈们如是说,至今还有人家保留这习俗。有些地区这菜如同香菜一样小把小把扎着卖,他们放进火锅里,捞起来满口清香。女作家张洁写过《挖荠菜》,最难忘怀的是艰难岁月荠菜带给她精神安全感,她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样充满深情。于我,不单是美味,更是勾起儿时奶奶温情的一种野珍。那些地头沟垅上的荠菜啊,只要你愿意弯腰寻觅,决不让你空手而归,如《诗经》所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小时候春上天几个伙伴挎上篮子,田地间转一圈挖来洗好,奶奶开水一淖切碎揉冬粉做米牯,或者在煮煞饭(泡饭)里,滚锅扔进去,简单的日子便有格外的新鲜感。以至于后来的饮食人生总也挥之不去,奶奶的温情通过荠菜抵达年少的胃,就这样藏在岁月深处……

而今隔了多少年,亲人老去童年远去,对镜顾影双鬓渐染华发。一路走来生命中一点点断舍离,直到终于回到南山脚下,细雨霏霏中挖起荠菜。俯身土地,面对它,恍惚中觉得又回到儿时,还是总角丫头,还是渺小自在。乡村,早已不再是奶奶的父辈的乡村面貌,因为疏离变得陌生,因为荠菜又勾起多少辛酸又暖暖的回忆?

平日里沦陷于周而复始又节奏碌碌的生活,性灵早已疲惫,或许只有藉着这细嫩的野菜才恢复季节的敏感,才在烟雨中蹲身弯腰感受大地母亲的恩赐。低头,收获的是荠菜;抬头,释放的是情怀。如今我们的下一辈早已不需像我们儿时提篮走上田埂寻觅野菜,他们有全新的生活理念方式,但谁也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而行。

荠菜,给我们带来的何止是舌尖上的春天。水煮,水里一份清绿,碗里几茎青绿,仿佛山水在肺腑间流过,到底是我在自然的怀中,还是自然在我的胸间呢?已经分不清了;清炒,一盘嫩绿晃在眼前,原生态自然美让人心宁神凝,日子可以无限放低的,万千红尘,只要这一素到底的清简;剁碎了裹进饺子,咬一口,悠远的香味荡气回肠扑鼻而来。如今转眼清明,四海八荒的游子回乡祭祖,有那离别已久上些年纪的还要装袋带回去,留待远离的日子慢慢温习老家气息。荠菜是连根拔起,它的每一道口味都沁人心脾,可是游子的根是拔不起的,更何况它永远扎在真实温暖,疼痛不灭的故乡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