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第14-1课 《故都的秋》实录

 崔无容 2021-07-22

《故都的秋》实录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故都”指的是北平,也是今天的北京。它曾是元明清三朝都城,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起,南京、广州、武汉都曾是政府所在地。1927至1938年期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平”和“故都”都是指北京,这里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是什么原因?故都一词,突出的是北平的历史地位。这样一来,标题中就带上了一种沧桑感,怀旧感;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作者情感的深沉厚重。
从整篇文章来看,它的行文思路是比较清晰的。
第一、二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出对北国之秋的思念向往。
第三至十一段,通过晨院观秋,清晨踏秋,衰禅啼秋,闲人叹秋和枣柿映秋五福图景,描绘了故都之秋的景象。
第十二段,宕开一笔谈中外文人对秋的深厚感情,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最后两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首尾照应,构思巧妙,也可见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眷恋是贯穿于整篇文章中的。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
同学们肯定一下子就找到了。作者开门见山,“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下子就点明了故都的秋的特别之处。这个句子本来可以更短更快的,就像这样:“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那就虽然干脆,却没有韵味了。
作者用了三个“来得”,拉长了语句,放慢了节奏,一方面突出了秋味十足,另一方面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两个“赶”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郁达夫先生行色匆匆,不顾一切奔赴北平的热情。一个“饱”字同样让人感受到北平秋味之浓,于作者对故都秋味的深沉的感情。
秋味的“味”可以理解为气氛,氛围,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作者如何在细腻的描绘中表现深沉的情感的。 
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段文字: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落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竟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的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始作陪衬。
一椽破屋,破壁腰,写其简陋破落;很高很高的天色,写秋的高远开阔;一丝一丝是日光的形状,衬托出槐树叶的浓密,也紧扣了一个漏字;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勾勒出了秋草的萧索飘零。这些都是秋之形,而色呢?破壁腰中的牵牛花,作者特意选了蓝色,这个颜色既有一份忧郁感伤,又不显沉重,正合了清、静、悲凉之味。
有人说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蓝天白云、鸽子哨,鸽哨就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的声音,也是旧时京城的文化符号。
    一群白鸽从四合院上空飞过,歌哨声悠然响起,更衬出院落的沉静。那么作者呢?他泡了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细数日光,竟对蓝朵的牵牛,色泽浓郁的茶水如同醇厚的秋日,丝丝日光如岁月的针脚,细数着与竟对着,景中人清静自在,又有几分落寞空寂。
    要说这个小院,算是北平最普通的民居了,北平没有比这秋意更浓之景,我想一定有,如陶然亭、钓鱼台,哪一处不比这破落的小屋更有历史感,秋景更美。
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在这里观秋品秋?因为作者并不是把自己当做是观光的游客,而是生于斯,长于斯,远行归来的游子,怀想着漂泊的人生,饱尝着家中的秋味。
    也正因如此,作者会把秋蝉的衰弱的蝉声,视作北国的特产;把嘶叫的秋蝉看作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会去写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长大起来的枣子树。
我们再来看清晨踏秋的这一段: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如果说晨院观秋写的是院落的全景,那么秋槐落蕊则是落蕊的微景了,秋意不在微细而柔软的落蕊上,而在脚踏上去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上,似真似幻,只有全身心沉浸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而作者还嫌不够,又添上了树影下灰土上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更显细腻,清闲和落寞。关闭了听觉和嗅觉后,灵敏的触觉体验和细致的视觉观感被放大了,丝丝缕缕仿若工笔。
    也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作者要挑了落蕊来写?因为越是生活中常见而细微的景,越是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那些怀有真正热爱的人,才会将镜头深入寻常生活的细部,去感知这座城市秋景里最细微之处。

落蕊很细小,很柔弱,经不起秋风,在夜间悄然坠落,又在清晨被清扫,大地上只留下扫帚的丝纹,脚踩落蕊与竞对朝荣、细数日光遥相呼应,又映衬着都市闲人的那一句“一层秋雨一层凉啊”,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关于人生秋意的惆怅,而描写的越细致,也就越有打动人的力量。
    细致,不是面面俱到,有时候以少写多,见微知著,更有感染力。一点点,一条条,一椽破屋,一碗浓茶,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真是善用数词“一”的高手,淡淡的“一”里就渲染出满天的秋意浓。
或许也有同学会疑惑:郁达夫笔下的清净悲凉,我是感受到了,那如何理解秋味的浓烈呢?明明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色彩上也偏冷偏淡啊。
这个恐怕我们要从秋的季节特点上说起了,秋天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但秋天也是草枯叶落萧条肃杀的,是走向冬天的开始。秋雨凄凉,秋叶摇落,多少离愁别绪,忧思伤感都涌上心头。
正如第12段作者所写的,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色彩浓,回味永,指的正是秋天带给人们的浓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鸣。
郁达夫出生出乡门第,有着很高的传统文化素养,我国古有伤春悲秋的传统,因此他也与其他传统文人一样,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对秋有着特别深沉的感悟。
另一方面,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深受物哀美学的影响。物哀是日本独特的美学传统,是指人对世相不可避免的命运而产生的感叹,是对方在自己心灵上引起的深深感动。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感叹本身就是目的,是一种美的追求,并能从感叹本身获得审美满足。
著名翻译家叶谓渠先生曾经说过: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的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
因此在郁达夫所提倡的静的文学里,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征,又与个人经历有关,有着独特的审美倾向。尤其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地道,则又是他对故都的秋的偏爱与眷恋了。
说到偏爱,我们肯定不能忽视文中的两处对比。
第二段中“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是以江南秋的实例与北方秋清、净、悲凉相对比,强调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虽也是比较但还是比较抽象。
第13段则这样写道: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就很有意思了,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作者在对比中用丰富具体的形、色、香、味来写抽象的秋味。黄酒和白酒各有风味,但是黄酒是发酵而成的,酒精度数低,白酒是蒸馏酒,酒精度数高,香气浓郁,入口也更爽洌;稀饭和馍馍,馍馍是干粮,硬实,比稠润的稀饭更香甜耐饥;鲈鱼鲜嫩美味,范仲淹有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更有张瀚“莼鲈之思”的佳话,但大蟹与鱼比起来更肥,丰腴;黄犬灵动,骆驼显得敦厚。
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浓厚隽永的神韵。这些事物同样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但在作者巧妙组合之下,带给读者非常直观且生动的感官体验,令人也忍不住想去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了。

而且从语言节奏上看,第二段“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样的节奏几乎与“故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一致的,比较舒缓。
而在结尾处的比喻,则是连用四组形象化的对比,仿佛非要一口气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彻彻底底的说清楚,甚至越说越激动,随着对故都秋味的感受越来越细致深入,作者对秋的思考越来越深沉,感情越来越浓烈炽热,最后在结尾处达到顶峰。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用三分之二的寿命换什么?换北国秋天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看得胜于生命,这一曲清、静、悲凉的秋的颂歌里,就是郁达夫发自灵魂的对家国的一片深情。
现在我们来回答这堂课的主问题:作者是如何在细腻的描绘中表现生存的情感的?
首先作者通过典型景物的选取,这典型的景物并不是如陶然亭、钓鱼台等名胜之地,他不远千里所爱的想看的是饱含在一椽破屋下,迷散在一滴落蕊间,浸透在深深秋蝉残声中,润泽在一句句闲话秋凉里,显露在果树枝头叶间上的那微小纯粹而有质感的秋味。我们几乎立刻就能发现,作者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细小而典型的、带有落寞衰败之象、能够引起对生命之秋沉思之感的景物。
第二,在描写中,作者不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腻传神的刻画故都秋日景物,物之形、色、声、味,描摹得细致入微,令抽象的秋味可观可感。与此同时,通过鲜明形象的对比,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差别精准而生动的表现了出来,极大的表现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热爱。
第三,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借助缓慢悠长的语言节奏,表现出浓烈深重的情感,而随着情感越来越激切,语言节奏也加快了,四组比喻蓬勃而出,给人极大的情感冲击。语言节奏是情感的外部呈现,情感是语言节奏的内部依托,感受作者的语言节奏,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情感的特点与变化。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描写主体和情感载体是景物,因此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尤为重要。学会品味景物描写中易被忽略的反差之处,有助于我们把握好作者的情感与审美意趣。
第一要认识到作者对日常事物不同寻常的观察与表现,破落的民居、落蕊、秋蝉,这些都是北方秋天独有的景物,但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但越是选取这样的景,越是描写的细腻,越能体现出作者沉浸其中,对故都秋味的深沉爱恋。
第二,除了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外,作者也往往会在描写中对景物进行评点,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让景物带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
    比如在晨院观秋的图景中,作者对牵牛花色和添上秋草的一番言论,不仅让小院中的秋色更为浓郁,更透露出他的美学思想,帮助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第三,学会品味朴素的语言中的丰富韵味。一般我们在阅读中比较容易关注浓墨重彩的语言,但也有不少散文的语言朴实平易,更需要我们细细品读,从细处感受其意蕴。
今天的作业:
1.根据课上所学到的方法,赏析“闲人探秋”的图景.
2.阅读荷《荷塘月色》,概括段意,梳理文章脉络。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