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作品鉴赏

 泊木沐 2021-07-23

秦岭简介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北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湖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湖北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会员。

著名理论家艺术家谈秦岭画

李宝林(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我欣然秦岭山水画创作日趋成熟。秦岭性情憨厚,内心充满对自然万象的热情,对绘事孜孜不倦,重师承,虚心好学,因此,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传统笔墨功夫,对各个时代大家技法的广泛研习使其诸法皆备,取之有自。观其画中自然万象,峻爽奇峭,气势逼人,出生在苍茫的大西北也使其笔下的河谷山石有着合乎地址特征的准确度。他用传统笔法勾勒出历经岁月侵蚀而裸露的山石。极度扭曲造型与空间,使其画作具有一股近乎抽象的纯粹力量。有些作品让观者从云雾之上眺望多岩多山的自然景象,画面的统一感与连贯性不是自然秩序本身,而是出自画家的心灵。遨游画中,见到的乃是人的精神是意识所衍生出来的人为山水景致,和历代中国画的一样,秦岭企望超越尘俗的理想,让大自然随自己的梦幻与憧憬转换变形,接用几何抽象,形成所蕴涵的解放力,用净化的心象之景来表现现实世界,用自己内心的平静境界感染观者。凡人间纠葛与尘俗中恼人不耐的事事物物,都被摒除在此世界之外。几十年的笔耕不辍也使得秦岭对营造体积、量感时,山脉脉理刚健,繁密与简约、灵动与沉着、刚劲与飘逸、荒寒空寂,不同之意境皆以不同的笔法表现。

秦岭的绘画是与传统文化形态本质相承;与现代精神气质相一致;与现代社会要求相合拍。秦岭作品中传达的笔墨意蕴,当代的审美旨趣,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墨彩流溢气韵生动的独特水墨世界。

赵立忠(中国国家画院资深研究员)

秦岭画分为几种,一种是大山大水,一种是尺幅小画、局部的,还有一种是关注水墨的运用。先说大山大水,他在大山大水方面的特点就是把北方的势和南方的气融合得比较好,不过分的强调北方的势,如果过分了以后容易干、容易燥、容易枯,正因为他把南方的气和韵融入进去了所以给人感觉到一种调和,用现在的话说比较和谐,可是他又不柔美,这是我看他的大山大水作品的感受。

第二点看他小幅作品的感受,我突然发现他那一面墙上有一部分尺幅不大的作品,都比较小,画的都是局部,很有意思,我们说中国画山水有天有地,这一部分基本上是半截,无天无地,就是画的中间的一段,大概集中了一二十幅,我印象中在别人的作品中很少看到这类作品。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虽然它尺幅比较小,可是把一幅画的局部放大了,画幅很小,可是让你看得很过瘾,笔墨画得很开,这和别的人比有突出的特点。而且这部分作品他的笔墨张扬也比较适度,我无形中发现秦岭在这方面恐怕是他的一个特点。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秦岭的画的气势是他作品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山水有气势,这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也跟他中国画创作的修炼过程、对山河大地的理解是有直接关系的。古人讲的垣曲奇石,山水之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他在这个方面应该说对山水画的势是掌握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特点,他在中国画的笔墨和它的形象之间进行了探索,我看是重古的,因此他的画不管是哪个部分对暗部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受光部分的墨线的骨力和长盖阴影墨色里面的结构他是丝毫不放松的,这是他重结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所以他的山水画有分量,不仅有大势而且有分量的。

第三个特点是画讲究调性,他的绘画不是一般性传统性的在哪里染一个墨,他在做一种调性统一的尝试,这个探索在他的画当中做得特别有特色,不是一般性的去组合几块颜色,就是说中国画到今天我们面对的视觉经验不一样了,如何使传统的中国画原来以笔墨为中心的笔墨陈式向现代的视觉经验转换,这是一个大课题,确实在这个大课题中每一个画家可能有他不同的取向和体会,而秦岭在这个方面是有意识的在做现代式空间的追求。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每一个中国画家其实都面对这样的问题,作品要面世,要和大家见面,不是在自己的画案上面见面,是在大空间里面见面,是在一个殿堂式的大空间的美术馆,是带有公共性视觉经验的环境里面和大家交流,那么这个交流怎么形成一个有效的交流,就成为中国画表现当中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想秦岭是很敏感的,也很有意识的从这方面在做工作,我想他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有这样的一种探索精神,有这样的一种原有的功力在那里,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希望下一次可以看到他更好的作品。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

在秦岭的山水画作品里面更加鲜明的看到了秦岭先生如何融汇李可染的积墨山水形成他苍茫秀韧的特点,秦岭的山水一方面表现的是祖国海拔最高的山水,但是同时他表现的这种壮阔和苍茫又不仅仅是对象的,而是来自于他使用的笔墨的处理,用这种特别苍纳、浑朴、厚重的笔墨赋予了秦岭山水画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李宝林先生和李可染先生的区别,就在于李宝林先生的山水画里面更多的强调了视觉形式的语言,那么同样秦岭的山水画里面也不仅仅是对于自然山水的表现,秦岭的山水画中有很多的局部构图,这种局部构图像塞尚强调立体结构一样它是平面化的,但是同时也强调三角形、四方形、圆柱体等等一些平面之中的一种抽象结构关系。今天山水画进行现代性转化,最难的并不仅仅在于你能够在于山水画里面抽象出点线面的关系,最难的是把这样一种抽象的关系如何通过笔墨去呈现,也就是说我曾经强调的传统山水画是强调笔墨境界的,一切是以笔墨个性为中心的,但是20世纪山水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写生山水和抽象山水这里面都存在如何触古入今?如何把古人有关笔墨的精神和境界转化到现代的视觉经验中?这就是一个难题。我觉得秦岭先生在这方面做得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他的一些小幅的山水并不弱于他的大山大水,在他的小幅作品里面所呈现出来的现代精神,他的这样一种壮阔、抽象的意味,他所表现的精神性可能也大于他对于山水境界的表现。所以我觉得秦岭作为这一代的画家,他处在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十字路口上,所以形成了秦岭自己独特的面貌。秦岭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首先来自于对传统的敬重,来自于他对真山真水的体验和写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和变革 。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秦岭在结构山水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秦岭山水画的视觉冲击力很强,强调把山石的结构和几何形,比如三角形、方形抽象成绘画语言,组成山水画的主体,通过几何的结构来创造他画面的形式,而且这种几何型结构带有抽象性,所以他的作品在现代形式方面呈现得比较强烈。另外他的构图,他有一些作品是写生的,他把山体主体的部分像照相一样画面拉近了,开门见山,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这是他山水画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另外一点就是他的意境,他的一些大画,境界非常广阔,采取中国画透视的一些方法,就是把高原和平原都用上了,强化了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天地,另外,秦岭擅于处理好很多矛盾,例如他的山石很坚硬,力量很分明,但是他为了使大家感到不是特别刺激,他把天空或者树木通过墨色的晕染,就是像雾气、水汽、气韵这些柔软的东西都融入进来,这就形成了气韵和墨色、结构僵硬和比较柔美的色彩的效果结合起来,虚和实结合起来,刚和柔结合起来,壮美和优美结合起来,这些就显得非常丰富,还有色彩用得很好,他墨和色的对立统一,由于他处理好了这些矛盾,所以使得他的作品很耐看,这也是他创作比较深厚的一种底气或者说有一点大的审美魅力的原因之一。

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

我主要从事哲学美学研究,所以我对秦岭教授的画主要是从哲学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它。按照我对于艺术或者生活一般的理解,我觉得有三个最重要的要素,一个是欲望,另外一个是技术或者是技法,第三个是大道或者智慧。

第一,秦岭教授的画充满强烈的生命欲望,有些人对于艺术或者对于绘画态度有的是近观的,有的是玩赏的,但是我们看秦岭的画你可以看到这个画就是他本身,是他一个外在的身体,是一个无机的身体,通过这些画可以直接看到秦岭教授本身对于生命的强烈的欲望和强烈的追求。

第二,技法方面我们现在一般讲绘画的笔法、墨法、色法还有构图,他这几个方面应该都是个人创造,既从古,也不忘借鉴西方的东西,不忘创新,应该说:中西古今结合得很好,同时形成了个人的语言。

第三,最主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水画最根本的就是天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秦岭的画如果能超出艺术之外,能引起哲学美学的解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所以这一点我稍微扩充一下,山水画说白了就是描写、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艺术来表达,但是关于山水我们人类历史上是经历过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的原始阶段人对山水是崇拜的,我们是宗教山水,第二个阶段就是农业阶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最高的成就是发生在这一时代,但是到了现代的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分离,就是天人相分,是技术的时代,在西方叫做自然死了,我们知道自然虽然死了,但是它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充满了生命力,我认为现在中国处在这个时代,叫后自然时代,因为这个是技术的时代。但是技术时代大家现在又开始觉醒了,觉得长期的天人相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也破坏了我们自身,所以大家现在又重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绝对不是回复到过去农业时代,我把这个理想的时代称为天人共生的时代,就是人与天地是共和共在的,既不是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人相分,而是天人共生。所以我们现在画山水画和宋元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是山水自然本身对于我们存在的意义以及我们对山水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画的山水绝对不可能是宋元的山水画,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复制西方的风景林园,所以这是在古今变化、中西交流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新关于自然的智慧、关于山水的智慧,由此也确定了我们一种新的关于山水审美。

秦岭教授的画在这方面是有所创新的,他表达的无论是南方的山水还是北方的山水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对自然是什么态度、对山水是什么态度,我觉得可以看到里面的势和韵,但是我觉得最直接的是生命力的表达,这是他的画给予我们的启示。

陈立言(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

秦岭先生从大西北到我们武昌的昙华林30年了,昙华林是一个风水宝地,出了很多人,所以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秦岭先生刚来的时候他的水平我是知道的,他到了这里以后很勤奋,他对中国画的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刚来的时候他很勤奋,一家人住在一个16平方的房子里面,两层床,上面的床是他画画的地方,每次去都有一大堆的画作,但是确实干巴巴的,都是骨头,没有丰腴,也没有肉,那就是他当时的水平。他当时看到湖北山水画的水分很多,他也很想这样做,但是他当时插不进来,因为北方的山水的根基是在山顶上,我们南方的山水全是在沟里面,所以他要熟悉这个地方的山水,他又进行了很多的写生,勤奋得不得了。他到这里来了以后经过了从写实到写意,从北方的写实到南方的写意,从写生到造境,秦岭先生后来的作品很多画面是他自己造的,显示了他的气、他的神、他的韵,是他心里的东西,所以他不是如实照搬的,他是经过处理的,是他造的。从水墨到富彩,他刚来的时候很少用颜色,你看他现在的颜色用得很妙,所以我觉得他现在渐入佳境,走入了空灵缥缈、气象万千的境地。在教学上秦岭是一位称职的教授,在艺术上是一位前程无量的山水画家。

黄丹麾(中国美术馆《馆刊》副主编)

秦岭老师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绘画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强调笔墨造型,这种造型强调阳刚力量,体位和结构,秦岭先生的山水画中它强调色墨的穿插,色不代墨,以色入墨,色皴和墨皴他采用平面层层的皴染,形成了多面形的解剖,就是他和毕加索的理想比较类似,就是把立体化为多维的平面,所以立体主义并不立体。所以我们看到秦岭的山水画就是雄伟似长城、坚韧似铁、大气磅礴,有一种千军如铁蹄的气势。比如说他很多作品,我们看到感觉是壁立千丈,然后就是结构感、体块感、力量感,然后是森岩壁垒,就是和传统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他把山石的结构拉近之后形成了一种真实感,强调一种立体性,所以就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远近的变化,秦岭老师在这方面他是有创造的,和传统的山水画是不一样的。还有他许多写生作品是自然的人化,是主体的心胸,所以是化有形为无形,所以他很多作品是顶天立地的,比如《冰山的律动》那幅作品没有具体的像,我感觉是一种气韵,是一种无形,是一种对人和自然、对天地宇宙的体悟,就像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种东西和其他的山水画还是不一样的。

秦岭的山水画也没有走向纯粹的抽象,就是几何抽象,它是一种假抽象或者半抽象,秦岭老师他一方面要开拓、要变革,但是他又力图避免西方画的痕迹过重,所以他走的是中西融通、汇合和交汇的道路,但是显然是以中国传统画和山水画的笔墨中心论为宗旨,而不是说完全照搬西方,因为完全西化会导致中国画和西洋画界限的缺失,导致你个性的丧失。秦岭老师的画重墨和重彩,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浑厚、苍茫、深远,所以说我们叫浑厚华姿、近身意远,许多人学黄宾虹,浑厚可以学,近身也可以学,但是华姿和意远非常难学,华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光、就是韵,就是笔墨皴法带来的成名的世界,所以在这一点上秦岭老师做得非常好。还有秦岭老师的的山水画我们粗一看是粗头乱服,当然粗头乱服他和董源不一样,董源的笔法更加传统,更加强调元人的笔墨。实际上秦岭老师的笔法是从北派山水入手,当然他又吸收了李宝林老师西北雄浑大气、阳刚,那种厚重的刀劈斧削式的力量感,这一点是和李宝林先生一样的。但是确实他又有淡墨淡彩的东西,就是形成林秀、润泽、阴柔、别致、乐动这样的东西。所以很多写生是用平原的构图,那么笔墨是平扫的,他的这种平原是很多南派山水画的做法,因为不像北方山水画那么大、那么高,但是他的林秀和润泽是非常好的。所以秦岭老师的作品从表面上看粗头乱服,黑重,很密实,没有远近,不强调虚实,但是这种东西本身是一种走向了大、走向了壮美和恢弘的。所以从这一点上秦岭老师他嫁接中西,但是又强调笔墨至上,虽然强调了色彩和水墨的交融,但是还是水墨为宗。

许奋(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我对秦岭整个的创作和他的写生情况还是算比较了解的,很多作品我也都和秦岭一起经历过,有些作品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我也见证过。我最大的感受是秦岭的作品是有一个比较“浓重”的特点,而这个“浓重”的特点和20年前的“浓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个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带着西北的特征和特点,在作画的过程中间几乎是90%或者是85%的画面都是很黑的,在画面中间能够出现的是很少、很局部的白,我们那个时候觉得他的白特别不容易看到,就是白纸都要把它染黑,是那样一种浓重。他来到南方以后的近十几年或者十五年来这种浓重依然保持着很重的墨色,但是同时加入了很重的色彩,以前的浓是墨浓现在是彩重,所以他近十多年浓重的特点是保持了,从浓墨变成了重彩,形成了一个画面独特的效果,而这个效果使我感受到,应该来说比十多年前、二十年前更加在控制上自由自在了,所以我觉得秦岭的作品第一个特点是很浓重。

第二个特点是很具有生动性,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陈式,这种生动性特别是在小幅的作品中特别能体现出来,很多次我和秦岭老师一起深入到山里面画写生,往往这些小幅作品在产生的过程中是自然生动的,但是到了作品最后接近完成的时候他总是会用他自己特有的手法进行收敛,使画面既有个性陈式又有自燃生动性。

第三点就是秦岭的作品特别有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一方面来自于他对传统绘画的理解,同时他对于传统绘画有意去突破的意识而造成了与我们现在视觉意识上比较习惯和熟悉的现代审美意识使他在用线方面形成的极具特点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