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12【2016-7-20】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112016-7-19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微言微感#

先读《道德经》,再读《论语》,有时候很纠结。

老子讲究“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一切美好,由内而外,发乎于心,见之于自然而然。等到了用“礼”来规范人的言行,已经是刻意勉强了。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要实现礼,重要的是和,是各司其道,是彼此包容,是恰到好处。

这是不是有一些道德规训的味道了。

你应该知礼守礼,安贫乐道,恪守尊卑。于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出问题了,为了和谐而妥协,“和稀泥”……没有用了,不得不抬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来用礼节制。

人啊,最需要的,不是怕惩罚而守规则,不是强忍着守规则,讨好人守规则……而应该是体验了积德行善的自豪,所以积德行善;体验了诚实守信的自尊,所以坚守诚实守信。

我选择,我喜欢。我坚持,我愿意。这才是润物无声的不言之教。

不过,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用礼,用奖罚来强制入轨,是没办法的办法。

但是,我依然坚持:明理激情,而后导行。

美育比德育是更高级别的不教而教。礼很重要,理更重要,接受才是改变的开始。

关于“礼”与“和”,我想到了《教育学》讲到了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总是受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这就是“礼”;总是受人的发展规律影响,这就是“和”。

“和”,左边是“禾”,表示粮食,是物质基础;右边是“口”,表示是说话,是精神追求。

人不是动物,除了吃饱穿暖,有追求言论自己的权利。能够“和”,就是看这些需求是否被满足。无论大家是哪个立场的人,朋友或者敌人,我们在一起,我的自由不影响你的自由,我的权利不伤害你的权利,这就是“和”。和谐也好,和美也好,都是我们的正当权利被尊重和保护,即使有妥协,也在底线之外。

如何互不侵犯?

“礼”,就是规范这些事情的。

祭祀之礼,规范了我们和神灵的界限。一方是怀着敬畏之心,带着最好的祭品,虔诚敬拜;一方是有能量担当,有法力庇佑,有求必应。否则,信徒心不诚,所求则不灵;神灵不灵验,就失去信徒和香火。

开业大典,规范了商家和卖家的界限。商家利用开业典礼,是在承诺自己的货真价实,经营诚信;买家进店买东西,是要遵守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

当然,丧葬之礼,结婚之礼,生日之礼,迎宾之礼……有礼有规矩,就是为了捍卫既得权利,维持社会秩序。

“礼之用,和为贵。”我们强调了秩序和规则要考虑人的意愿,符合人性。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强调了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原则,无底线,“和稀泥”,社会就会乱了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