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之心得

 在下不敏 2021-09-19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心得。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正道治国,以奇术用兵,“正”为道,“奇”为术。
”,不偏离其主轴就叫“正”。而治国的主轴就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因此“以正治国”就是指以符合生生不息的大道规则来治理国家。
“奇”,不寻常,不常见,出人意料。“兵”比喻治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因此“以奇用兵”是说在治国的具体方法或手段上要懂得权变,不能执著于“正”,解决具体问题时应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不能僵化、死板。
因此“正道”是方向、是目的,“奇术”是策略、是过程,“正道”是本,“奇术”是末,“奇”不能离“正”,否则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能持久。
当然,这里的“治国”只是一个比喻,至于比喻什么,就看学者需要从中悟到什么。需要悟平天下的,那老子这里就是讲平天下;需要悟治国的,那老子这里就是讲治国;需要悟齐家的,那老子这里就是讲齐家;需要悟修身的,那老子这里就是讲修身;需要悟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对进退的,那老子这里讲的就是日常的应对进退。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老子讲的是道,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真正悟了道,所有人事物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体道、悟道最简单的办法还是要回到身中,向内求才是最为究竟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老子要在这里言“以无事取天下”的原因。
 
以无事取天下
“无事”,依循人事物本来的规则,而非自己的贪嗔好恶行事,就叫“无事”,也可以叫无为。但如何才能做到“无事”?就是上面我们讲的回到身中来,向内观照,向内求。
“取天下”不是夺得天下,而是顺应民心、民意而获得百姓的响应或拥戴,是无为而治的自然呈现。这里的“取天下”也是比喻,比喻行事的结果。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我如何知道这些呢?以下这些现象就是这个道理的体现。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忌讳”顾忌、讳言,比喻百姓因此而产生担惊受怕的情绪,内心非常不安,因为不安,原来本自俱足的本性造化也因此受到干扰和破坏,老子就用“弥贫”加以形容。“弥”,本义是放松弓弦,比喻本自圆满的心性变得不圆满了。“贫”,比喻本自清净的本性不见了,丢掉了。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本义是指锋利的兵器,这里比喻人们在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中耍弄权术、机谋,所以国家也就会越来越混乱。“滋”不断增益的意思。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伎巧”本意指技术、技艺。在古代,耕田种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其它技术、技艺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老子这里是说人们为了追逐奇物,都放弃耕田种地这个根本,而在“伎巧”上下功夫,这里其实是在比喻人们被外在的“伎巧”所迷惑,从而失掉内在心性的根本。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令”越多,盗贼越多,这是在比喻解决问题未能从根本入手,从源头入手,导致问题越来越多。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忌讳利器伎巧法令,都非“无事”,而是“有事”,人们总是以“有事”取天下,结果呢?“而民弥贫”、“国家滋昏”、“奇物滋起盗贼多有,事情总是朝着与人们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老子又言: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首先,这里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无情”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说的都是无为。
同样“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自清”说的也是一件事,说的都是恢复本心本性的圆满、清静。
其次,这一段话共有五句,这五句如果非要解释的话,那只能用一句话来诠释,那就是“以无事取天下”。
再其次,通过这五句话我们可以得知,外在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我们身中找到,找不到是因为“有事”,只要“无事”答案自然显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