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

 心理咨询诊所 2021-10-01

老子曰: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指管理社会,“事天”指自我身心的修养。

老子开篇第一句话直截了当阐明观点,不论是为官治世,还是自我身心的修养,其核心原则就一个“啬”字。

现在我们常常用 “吝啬”这个词来形容贪而不施,也就是俗话说得“小气”,但其实在古代,“吝”与“啬”是分开的。

古代的“吝”跟现在的“吝啬”同义,指贪而不施。而“啬”则指“少费”,也就是不胡乱消耗。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是治世还是养护身心只要做到不胡乱消耗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反观历史,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刘恒就深懂老子的这个原则。

刘恒年少时为躲避朝中权力斗争一直与母亲住在关外,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后来当了皇帝他依然保持着这种节俭的品质。

他在位20多年,没有为自己修建过任何园林或宫殿,车马仪仗非常简单,经常穿草鞋上朝,龙袍穿破了都要打上补丁。

而且他禁止他国进贡任何珠宝,甚至自己的皇陵都安排从简。

就这样,几年的时间社会就从一个刚刚经历过秦末战乱、百姓流离的乱象转变为粮仓的粮食都堆积不下,国库非常充盈的状态。

可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开始修建宫殿园林,为扬国威对外征伐不断,很快国库便亏空下去,西汉从此走向了没落。

这就是“治人”得“啬”道。

而就个人身心修养方面,老子也提醒我们要懂得节俭,生活要节俭,不能养成奢靡虚荣的做派。

说话做事也要“啬”,精神要内敛,尤其是现代社会外界的诱惑五花八门,不要为那些五光十色白白浪费精力,这是损耗生命。

道家有句话讲得好,“眼不观色鼻不香,正心诚意守性王。三境虚空无一物,不生不灭延寿长”。

懂得生命的“啬”道,也是修养生命的最关键原则。

所以老子总结:

“夫唯啬,是谓早服。”

这个“早服”历史上注解很多,我个人认为有两种解释比较可靠。

第一种是道教的解读,“早服”地“服”,就是“服食”的意思,也就是吃药。

人自身有上药三品,即精、气、神。

当人的精、气、神能够做到收敛,不胡乱消耗,那么身体自身的生命功能就能够保持住,也就如同吃了灵丹妙药一般能够祛病延年了。

而第二种解读便是站在哲学思想的角度来讲的,“早服”就是早做准备。

“啬”本身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就如同汉文帝的为政方略一样。

时刻保持和宣扬节俭风气,便等于为以后的国库充盈做好了准备。

故而老子后面进一步阐述: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不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早服”也就是一种提前的准备和积累,做足了准备自然无往不利,这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自然可以去长久治理好一个国家。

当然道教也将这里的“国”解释为精气之国,身体生命功能如果能够收敛回来,身体生命本源的根基便可以积筑起来,达到延寿的功效。

最后老子总结: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节俭之德,内敛之道就如同根基一样,无论是为官治世,还是修养性命,只有把根基打牢,才是真正长久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