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就会》中医里与心有关的9个小知识

 书语人间 2021-10-05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94本书

《医学就会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医学就会》一书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先后了解到了何谓阴阳,何谓五行,以及阴阳不平衡时,我们身体都会出现哪些症状更多内容,请戳:《医学就会》中医里的“阴阳”学说

接下来,我们将从五脏六腑里的五脏里的出发,进一步了解与学习中医。


01.
心与中医

心位于胸中,在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因为主血、神等生理功能,自古以来就位居高位,被冠以生之本


1.  心主血藏神


1)心主血

是指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我们人体要想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都要依靠心气的推动,心气中又包含心阴、心阳。

心阴是心气中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心阳是心气中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让心脏以频率适中、节奏均匀的方式,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


2)心主脉

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以维持脉道的畅通。“脉道”为血液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达。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时,心力、心率和心律便能维持正常,反之,则会出现血运失常、肺腑失养,出现心悸、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等症状。


3)心藏神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也就是说,心统摄全身的生理功能,主管意识、精神和思维。心情激动时,神志也会比较亢奋,若是出现在入睡前,便会出现入睡困难。

所以,手少阴心经上,有个穴位叫神门穴,就是专门用来治疗失眠、心悸的。每当出现兴奋导致的失眠时,就可以按揉神门穴5分钟,让心得以恢复平静。



02.
心与生活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心在人体里的重要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把与心有关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看看能有哪些发现。

1.  心主通明

“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神清明的时候,我们才能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神志清醒,反之,则会出现情绪低迷、神志恍惚、或者心神恍惚、心烦失眠等症状。

2.  心气下降

由于心位于我们胸腔中,是一个位置比较高的脏腑,因而,心气要下降,降到人体的下焦以助肾阳,从而使得上部不热,下部不寒,否则便会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痛目赤等症状。


3.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心血是否充足,都可以从面部的肤色和光泽看出来。

心气儿旺盛,血脉充盈,脸色就红润,神采奕奕;心气不足,血少脉虚,脸色就会无华或青紫;心经有热,脸色就会转为赤红色。


4.  开窍于舌

舌与五脏均有联系,和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中医常常会通过观察舌体来判断人的气血与心脏功能是否正常。舌淡则为血虚,舌红则为血热,舌上有瘀斑则说明身体有淤血。

心脏病若是发作,病人会出现舌头便会捋不直,不能清晰地说话等毛病。


5.  在志为喜

心在情志表现为喜悦,过喜或不足都会伤心。心主神志的功能如果太过,就会出现精神亢奋;反之,人就会悲伤。

6.  在液为汗

汗液,其实是身体里的津液被阳气蒸腾气化后,排出体外的液体。因为汗为津液所化,津液和血又出自同一源,所以中医里有汗血同源的说法。

心主血脉,与汗液的关系非常密切;汗若是出多了,会耗血伤津,反过来失血过多,就不会出汗。


另外,一天中的午时(11-1点)是心经运行时,此时最该做的就是静养,如,午睡。

7.  与夏季相通应

夏季五行为火,心的五行也为火,同气相应,因此,心与夏季相应。

夏季又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阳虚衰的人,在夏季会因为大自然阳气的补充感觉舒服,但心阴虚的人,会因为外界过热病情加重。


因此,《素问》里,对夏季有夜卧早起的说法,意思是夏季可以延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晚点睡觉。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中医里与有关的知识。

敬请期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