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管去做(下)

 多多云端 2021-10-16

1.《只管去做》的作者邹小强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一个美国人发现的理论:

我们对项目的困难程度对我们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通常是我们做过有经验,可以完成的,能让自己感到舒适;

学习区则是对我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我们会感到不安,有点难受,但还是可以完成的;

恐慌区则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通常我们会感到恐慌,焦虑,会下意识的拖延或者放弃掉。

通常,我们的年度目标最好这三个区域都要有,而且比例为1:2:1(3-6-3)。让自己的目标既有挑战有享受。

反观我之前做的年度目标,三个区域中可能舒适区的过多,恐慌区的直接放弃了(虽然年初的决心很大,最后拖延放弃)。比例并没有调整合适。

2.好的项目计划有3个标准:

坚韧。做出坚韧计划的人通常是接纳自己不完美的人,计划会比较靠谱。

简化。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给它想复杂了。

解放。让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当下这个时刻,才能更专注和幸福。

3. 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

培养一个习惯的四阶段:带着新鲜感和热情开始----用方法和技巧坚持---吸纳渴求和奖赏的能力来突破----伴随着喜悦的习惯成自然。

无独有偶,我早上刚听了逻辑思维的60秒,也在讲习惯的养成:一个人练习拳击,培养的习惯是别人打过来的不要闭上眼睛,不然你的身体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倒下。这个习惯的培养是在教练的训练下经过很多次身体的非常规反应而形成,为了让自己不要挨更多的打,眼睛睁着比闭上会好很多。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代替。睁眼睛代替了闭眼睛。

养成习惯的秘密:习惯回路。比如我们突然有一天开始早上跑步,发了朋友圈,众多好友都给你点赞,鼓励你继续,然后你会继续跑,会慢慢从跑步中发现许多乐趣,接着产生惯常行为,获得奖赏。

我个人觉得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仪式感,而且需要及时地记录,积极的反馈,让自己消除之前的不良习惯,好习惯取而代之。这个才是王道!

4. 最后,不管是项目还是习惯,都要落实到每一天的计划当中。采用4D工作法来列举每天的清单。计划去做;直接去做;尽量别做;授权去做。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分类来做清单,自己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

并且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流程。2分钟之内能解决的事情立即去做。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安排轻重缓急,优先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和自己特别想做的放到后面做。当有突发事情发生时,不是马上去做,而是和手头所有的事情比较, 永远去做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做事靠系统,做人用真心!

<完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