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

 杏坛归客 2021-11-08

李笠

  现当代诗人很少有人能像特朗斯特罗姆那样,把诗写得如此凝练、精准。他的诗是凝练艺术的典范。从1954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到2004年的最后一本诗集《巨大的谜》,特朗斯特罗姆一共发表了两百多首诗。然而研究他作品的著作数量则已超出了他作品的页数的上千倍。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影响着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诗人。他常被称作“隐喻大师”。有人把他划为“深度意象诗人”,也有人称他为“后超现实主义诗人”“新简单主义的开创者”“巴洛克风格的诗人”“现实象征主义诗人”“魔幻现实主义诗人”。当然,这些称号各有道理,它们至少代表了特朗斯特罗姆各个阶段的创作风格。

  特朗斯特罗姆1954年发表处女作《17首诗》,轰动诗坛。四年后第二本诗集《途中的秘密》使他成为影响瑞典诗坛的诗人。以后他差不多每隔四五年发表一部诗集。1990年,他因中风右半身瘫痪,但仍坚持着写作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通常从日常生活着手:如坐地铁、在咖啡馆喝咖啡、夜间行车、林中散步等。他擅长用精准的描述,让读者进入一个具体的时空。然后突然更换镜头,把细节放大,变成特写,让飞逝的瞬息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散发出“意义”,展现一个全新的可感可触的世界。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始终在探索醒和梦、内与外、关闭与敞开、影子与身体、记忆和遗忘、时间和死亡等主题,他喜欢把大自然同工业产品糅合在一起,如“云杉像钟盘上的指针一样直立”“蟋蟀疯狂踩踏缝纫机”“蓝天轰鸣的马达是强大的”等等等等。他的诗常采用深度意象和隐喻来塑造内心世界,并把强烈的情感埋藏在平静的文字里: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的底部拖滑

  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疲惫的愤怒,灼烧的妥协。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静谧的房间。

  家具在月光中展翅欲飞。

  穿过一座手无寸铁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

  ——《尾声》

  《尾声》和诗人大多数作品一样,采用一连串对立的元素(意象),呈现了孤立无助的生存状态。此诗再次展示了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手法:“建立被陈词滥调分隔的各领域的联系。”

  诗的力量在于凝练。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始终在实践着这一审美理念,即用最少的词语创造最多的内涵。他的诗如一只精心打造的首饰盒,有高贵的整体平衡,也有精美的细节。每一首诗都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读者时刻都能看到诗人的心脏——“被囚的永恒那挥舞的拳头”,感受它的迫切性,好像每一首都来自剧烈的心跳,每一行都在捕捉焦灼,每个词都在谛听将发生的奇迹……

  而这一奇迹,无疑归功于特朗斯特罗姆的强大的感受力,和他从各种文化中汲取的诗歌养分。除了从古希腊、《圣经》、巴洛克诗歌以及日本俳句那里汲取大量养分外,他还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那里学到了诗歌的秘诀:“诗,应该简短,精确。”在回忆录《记忆看见我》(1993)中,他对这位古罗马诗人这样评论道:“美妙精准……这种脆弱的平庸与坚韧的崇高的转换,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毛毛虫的脚消失,翅膀打开。”

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

  波罗的海上的小岛——伦马尔岛,在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一个——借用特朗斯特罗姆的话说——“我的出发点”。他很多诗取材于伦马尔岛,比如著名的《蓝房子》和《波罗的海》,那里,个体与世界、历史与沉思、回忆与展望、伤感与悲喜纷纷交织在一起。1990年8月的一天,我在岛上拜访度假的特朗斯特罗姆时顺便采访了他:

  问:你受过哪些作家影响?

  :很多。有艾略特、帕斯捷尔纳克、艾吕雅和瑞典诗人埃克罗夫等人。

  :你认为诗的特点是什么?

  :凝练。言简则意繁。

  问:你的诗是否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的诗深受音乐语言的影响,也就是形式语言、形式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我的诗与绘画非常接近。

  :你对风格是怎么看的?

  :诗人必须敢于放弃用过的风格,敢于割爱、削减。如果必要,可放弃雄辩,做一个诗歌的禁欲主义者。

  问:你的诗,尤其早期的诗,试图消除个人的情感,我的这一感受对不对?

  :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息情绪”就完了。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

  :有人认为你是个智性诗人,你自己是怎样看的?

  :也有人认为我的诗缺少智性。诗是来自内心的东西,与梦情同手足。很难把不可分的内心世界分成哪些是智性哪些不是智性。它们是诗歌试图表达的整体,不是非此即彼。我的作品一般回避寻常的理性分析,我想给读者更大的感受空间。

  问:诗的本质是什么?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李笠,诗人,翻译家、摄影家。1988年移居瑞典。已出版《水中的目光》《栖居地是你》《逃离》等6部瑞典文诗集,此外,翻译了大量北欧诗歌,曾获《瑞典日报》文学奖和时钟王国奖等诗歌奖项。

    特朗斯特罗姆最具梦幻诗9首

夏天的原野

已目睹了很多。

现实损耗着一个人的身心,

但夏天总算来了:

大型机场——调度员

从天空中卸下

一批又一批冻僵的人。

草和鲜花——我们着陆。

草有一个绿色领导。

我向它报名。

风 暴

忽然间,漫游者在此遇到古老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驼鹿,对峙九月

大海黑绿的城堡。

北来的风暴。正是花楸树果子

成熟的时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到橡树上空的星宿在

自己的厩中跺脚。

记忆看见我

六月的一个早晨,醒来太早

但回到梦里已为时太晚。

我必须出去,进入记忆满座的

绿荫,记忆用目光跟随我。

它们是无形的,它们和背景

完全融成了一体,善变的蜥蜴。

它们靠得如此近,我听见

它们的呼吸,尽管鸟声震耳欲聋

序 曲

醒,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旋涡

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

万物燃烧。他察觉——用云雀的

飞翔姿势——强大的树根

在地下甩动着灯盏。但地上

苍翠——以热带丰姿——站着

高举手臂,聆听

无形抽水机的节奏。他

沉入夏天,慢慢沉入

夏天刺眼的坑洞,沉入

太阳涡轮下抖颤的

脉管湿绿的棋盘。于是停住

这穿越瞬息的直线旅程,翅膀伸展成

汹涌水面上鱼鹰的栖息。

青铜时代小号的

被禁的音调

悬挂在深渊上空。

黎明时分,知觉把住世界

就像手抓起一块太阳热的石头。

漫游者站在树下。在

穿越死亡旋涡之后

是否有一片巨光从他的头顶上铺展?

石 头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

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过岁月。深谷里

瞬息迷惘的举措

尖叫着从树梢

飞向树梢,在

比现在更稀薄的空气里

静哑,如燕子从山顶

飞向山顶,直到它们

沿着生存的边界

抵达极限的高原,那里我们

所有的作为

玻璃般透明地跌向

仅只是我们

自身的深底。

联 系

看,这棵灰色的树。天空

通过它的纤维注入大地——

大地喝完后只留下

一堆干瘪的云。被盗的宇宙

拧入交错的树根,拧成

苍翠。这短暂的自由瞬息

从我们体内喷涌,旋转着

穿过命运女神的血液,向前。

音 响

乌鸫用自己的歌声吹奏死人的骨头

我们站在树下,感到时间在下沉,下沉。

教堂和校园相遇,汇聚扩散如海上两股潮流。

教堂钟声用滑翔机柔软的翅膀飘入天空。

它们给大地留下更大的宁寂

以及一棵树平静的脚步,一棵树平静的脚步。

树和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四处走动。

在倾注的灰色中匆匆经过我们。

它有事。它在雨中汲取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一只黑鸟。

雨停歇,树停住脚步。

它在清澈的夜晚悄然闪现。

与我们一样,它在等待

雪花在天空中绽放的一霎。

尾 声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的底部拖滑

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疲惫的愤怒,灼烧的妥协。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静谧的房间。

家具在月光中展翅欲飞。

穿过一座手无寸铁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0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理由为: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其作品精炼,用隐喻来塑造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