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纵横谈之职官史

 广州玉 2021-11-26

第二章 三公九卿制-秦汉宫制

第二节:百官之本,国家枢机-汉代尚书官制

中国古代的官吏,按其在宫省所处位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设在禁中(皇帝和后妃所住的地方,又叫省)的官吏,他们被称为内朝官,多为宦官之流;一类是设在皇宫(皇帝朝见百官、处理政务的地方)内或与宫内有关系的官吏,他们被称为中朝官;一类是设在皇宫外的三公九卿衙门,他们被称为外朝官。三类官吏内外有别,分管事务各不相同。

秦及西汉前期,外朝官是国家政务中枢的灵魂,皇宫内属于少府管辖下的尚书、侍中和大夫等人员仅仅在宫中收发文书奏章,位卑而职微,相当于秘书之流,平时外朝官连多看他们一眼都不愿。省中的官吏主要是宦官。三公九卿权大位尊,军国大权政主要由外朝官处理,其中相权之重,尤为时人瞩目。

但在汉武帝死后,权力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一生中北击匈奴,南辟疆土,政务繁忙,军情紧急,这就需要皇帝诏令决策必须能够迅速上传下达。同时公卿权力过大,遇事掣肘,也不便皇权行使。因此他开始重用中朝官,要原在宫中收发文书的尚书掌管机要。由于政务繁忙,尚书开始分曹理事。由于尚书位卑职微,多为外朝官轻视,于是汉武帝又把一些心腹朝臣以“加官”名义,使他们有权在宫中行走,又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分管尚书事务,以与外朝官抗衡。

文章图片1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逐渐形成了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首的中朝官体系,成为皇帝的又一颇具规模的参议集团。每次商议大政,尚书以及加官的朝臣可以预闻其事,而公卿大臣却不得参与,中朝官对政事有更大的参决权,往往经由中朝官议决后由皇帝下诏执行。此时中朝官和外朝官互不统属,皇帝有意让他们相互牵制,以达到以内制外、以轻驭重、避免大权旁落的目的。

到东汉光武帝时,虽也设置三公,但不授予实权,三公府成为调和阴阳、坐而论道、毫无决断能力的机构。此时的尚书更成为调和阴阳、出纳王命的显要官职。这时六曹尚书,加上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共八人,时称“八座”,以示其地位之崇。八座座下设有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尚书郎三十六人,每曹六人;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这样一个以尚书令为长官的机构,称为尚书台。尚书台的具体权限是:上传下达天下奏章,这是它的老本行;撰写皇帝诏书,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诰命,“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尚书令被称为“机密端首,至为尊要”;掌管国家官吏选用权,就连三公举荐的官吏也要由尚书来澄选清浊”,以定取舍。此外尚书还有权审理刑狱疑案,主断狱事。总之,在东汉尚书台成为“政事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的中枢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核心机构。

但奇怪的是,尚书台却仍然设在权势不可与之相匹的少府之下,没有脱离出来。尚书台如此权大位崇,不是也可以对皇权造成威胁吗?但是正如古语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任何一个封建皇帝是绝对不放心把朝政大权完全交给某一'个政权机构的,必然要多方进行掣肘,以免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从西汉武帝末年起,因为尚书只能在宫中殿阁奏事:很少到禁中去,传达政务有所不便。武帝就任命宦官为中书谒者令,负责传送诏令奏章,这时的中书令就开始对尚书令有所牵制。到东汉时,宫禁区别更加严格,士人不得随便进入禁中。禁中宣布政令,接呈奏章等工作由侍中寺(有侍中、黄门侍郎等官,由士人组成)、东寺(有中常寺、小黄门等,由宦官担任)和西寺(宦官组成的禁中武装)这三寺负责,这三寺都设在禁中。

但在章帝时,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拔佩刀惊吓皇帝。这个事件导致的后果是,皇帝认为除家奴(宦官)外,任何人都不可靠。于是侍中寺由省中迁到宫中,禁中就只剩下清一色的宦官势力。凡在禁中办理的政事,只能经过宦官之手。加之东汉皇帝多数寿命不长,新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太小,如第九任皇帝刘炳屁股坐上皇帝宝座时,只有两岁;第五任皇帝刘隆继位时才三个月,还抱在怀中吃奶。因此只能由太后或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按照礼法,这些女流之辈是不能接见公卿大臣的,皇朝政令只能由宦官上传下达,这就给了宦官把弄权柄的机会,禁中宦官逐渐侵染政务,进而成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实际掌权者。

尚书虽然主管各项政务,但要受到省禁官的多方制约,使尚书主官不能为所欲为。如尚书今虞诩(xǚ)就曾因屡次弹劾宦官,而九受谴责,三遭刑罚。宦官专权极大地伤害了东汉王朝,引起了政局的动荡不安,直至东汉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