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燕形,要比太极拳的下势猛,“猛”在有一个全身重量的“下冲力”撞在下盘。 一位同门小师妹见后:“这么低,您的膝盖不疼吗?”。 另一位同门师哥过后坦言:“您的燕形的冲击力,撞在踝关节和胯关节的大筋上了,而您的膝关节却是“虚空”的,您的膝盖被保护了。” 我的形意拳老师是陈燕河先生,他是尚云祥的徒孙,北京赵砚波老师的晚期弟子。跟随我的太极拳老师国庚起先生9年,耳濡目染,对民间真传武术有鉴赏能力。一次偶遇,便跟了下来,一晃快满一年了。 古传太极拳单操有“翻江倒海”,它用来练气;又有“膝外八揉足”等,它们用来练筋。与踝胯关节有关的,还有必须提到的盘根错节1式和2式。 有古传太极拳单操的底子,练陈燕河老师的尚式形意拳和八卦掌,的确可以直接进入“状态”。 一,保护膝关节,关键要打开踝关节和胯关节 膝关节薄弱,习练太极拳特别容易伤膝关节。但保护膝关节,其实最关键的是要真正打开踝关节和胯关节。 因为踝关节和胯关节被打开后,任何身体上盘所产生的冲击力,都不会“扭压”在膝关节,而是被打开的踝关节和胯关节的大筋所吸收。 二,膝关节是“单向”屈伸关节,而踝胯关节却有侧关节和侧反关节的活动量 膝关节只具有“单向”屈伸的能力,一旦有侧向,或侧反向关节的力“扭压”在膝关节,膝关节必伤无疑。甚至一次非负重不经意间的扭压伤,都会给一个成年习练者带来终生伤害。 而踝关节和胯关节,它们的屈伸方向却是“万向”的,它们的生理机构,本来就是要通过它们的“万向”,来保护膝关节的“单向”的。 所以说,保护膝关节,其关键在开踝关节和胯关节。膝尖不过脚尖,不会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三,踝胯关节的“打开”,会反过来强健膝关节 踝胯关节的开关节单操,对踝胯关节的“打开”,其实只是训练的结果之一。这些单操还具有强健膝关节的作用。 我的太极拳古传单操老师国庚起先生,八十多岁的高龄,在对练单操时,双膝不但灵活,而且还像一对铅球一样强壮坚硬。对抗中被老师使用膝法撞到,疼痛入骨。老师说:过去练武的人也不少,但从没有听说有谁把膝盖练坏了。 四,先习练单操,再开始练套路,是保护膝盖的唯一方法 实际上,中国武术传承至今的几百个武术拳种,都有自己的单操,单操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现代人都是越过古传单操,躲过了系统复杂的训练,来直接习练套路。这种做法,做为一般的强身健体尚可,但一旦投入较长的时间习练,很多人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太极拳这个武术拳种。 甚至有的人刚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太极拳,膝盖就开始剧烈疼痛,上楼梯都困难。 其实,古人的练法耗时复杂,但却是安全的。实际上,利用业余时间练拳的部分拳友,几十年下来,所消耗的时间,也并不比古人所用的时间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遵循古法,从单操开始,来脚踏实地的习练太极拳呢? |
|
来自: 杨门单操太极拳 > 《国庚起太极散手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