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武宗李炎灭佛事件的背后:唐朝太缺钱了!

 先秦考古杂谈 2021-11-30

佛教有“普度众生”的思想,历来都是很正面的形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传播的是正能量”,然而,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其中一次就发生在唐武宗在位期间。可能有人会问:“这是有多大的仇恨?”这也是我读到这一事件时的第一反应,其实,很多人被“灭佛”的字眼误导了,因为虽然是灭佛,但是其真正意图却不是迫害佛家子弟,其根本原因也不是为了灭了佛教,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出现了“钱荒”,也就是通货紧缩,说白了就是太缺钱(币)了。

唐武宗像

“钱荒”的具体体现:钱少了,钱贵了!

“钱荒”一词在宋代才正式出现,但是这一现象却是自唐朝中期就开始显现的,几乎贯穿了唐朝中后期,并一直在宋朝延续。宋人给钱荒下的定义是:“两浙累年以来,大乏泉货(货币),民间谓之钱荒。”也就是说可流通的货币太少了。

对于唐朝的钱荒现象,说得最透彻的就是李翱了,李翱在唐德宗时考中进士,历经唐德宗、唐宪宗、唐文宗、唐武宗,几朝的老臣,也是唐朝“钱荒”现象最直接的见证者。他在一次奏疏中写道:

“自建中元年初定【两税】,至今四十年矣。当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而足矣。【今税额如故而粟帛日贱,钱益加重】。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十有二匹然后可。况又督其钱,使之贱卖者耶?……是比建中之初为税加三倍矣。

【两税】指的是“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执行,两税法中有一条极其关键的细则,即要求“一切税收,全用铜钱”。而唐代的货币制度是钱帛兼行(“钱”是铜钱),因此表示物价的尺度通常是用钱币或绢帛,占主导的铜钱。然而,税收全部用铜钱的话,一些人纳税自然需要用绢帛兑换铜钱,铜钱紧缺。于是,如李翱所说“钱益加重”,而绢帛就不值钱了。在两税法制定之初,一匹绢可以换四千(铜)钱,而四十年后,一匹绢只可以换八百钱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影响会是方方面面的。

就拿现在的猪肉价来说,以前一百块能买大概6斤,现在只能买3斤,猪肉价格上涨了,钱就不值钱了。而唐朝时是“钱贵了”。并且,对于现代人来说,猪肉价高,可以不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经历了两税法的唐朝人来说,纳税是必须的。但唐朝政府征收的税额是固定的,并没有因此而下调,这样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赋税加重了。

所以,可以说钱荒是伴随着两税法产生的。流通中的货币严重不足。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就是唐中后期的钱荒。

为什么会出现流通货币严重不足的现象?

一般来说,普遍认为唐朝是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个朝代,所以,怎么也不能把它与钱荒联想到一起。其实,正是因为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货币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官方铸币的数量却没有增加。从下表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官方铸币的数量在中后期是远远少于前期的。为什么官方铸币会少这么多?

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佛教的大肆盛行。唐会昌五年全国佛寺有四千六百余座。查看唐史,可以看到许多诸如佛教用度太过奢靡,所聚财富太过甚至超过国库之类的谏言。如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就曾上书:“今之珈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绩尽工,宝珠殚于缀饰。”唐中宗时期又有人上奏:“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到了唐武宗时期,唐武宗本人:“穷吾天下,佛也。”

佛教寺院修建的壮丽,装饰华丽,铸铜像金身,法器也用金银铜,甚至有寺院用铜铸瓦。可见当时佛教耗铜量之大,而社会上的铜资源是有限的。

此外,唐朝时生活用铜量也明显增加。“销钱为器”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因为,正是因为社会上缺铜,不单无铜铸钱,也无铜铸铜器,但铸铜为器获利远远高于铸钱,铜千钱需铜六斤,若铸成铜器,每斤铜可以获得六百钱,获利是翻倍的。所以,虽然官府严禁百姓毁钱铸器,但是面对高额的利润,并不能真正禁止销钱为器的现象。

同时,正是由于流通的铜钱少了,社会上的铜料少了,也引发了富人的蓄钱之风。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因为要纳税,无钱纳税的就只能卖地,土地兼并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更加的凸显了。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钱荒的现象日益加剧。简直就像是社会上的一颗毒瘤,到了唐武宗时期,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得不拔除的地步。当时官方甚至规定严禁百姓挟钱出境,可见钱荒现象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

传为唐武宗时期被毁佛像

再者,唐武宗本身信奉道教。加之佛道两家的争斗以及一些政治因素,唐武宗最终选择拿佛家“开刀”。所以,除了“灭佛敛铜”,唐武宗还大规模的捣毁寺院,勒令许多僧尼还俗,这便是出于他的私心了。但就如何解决当时的钱荒问题来说,灭佛敛铜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但手段过于极端了。但最终从佛教寺院所获的铜料数量确实是惊人的。“开元通宝”与“周元通宝”两种钱币(也叫“会昌开元”)就是用灭佛所得铜料铸造的钱币。起初“铸钱监”甚至不能一下子消化这么多的铜料,便准许地方铸造。

会昌开元铜钱

综上,对于唐武宗灭佛这一事件,不能单纯的看作是统治者对佛教的排斥。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上的“钱荒”问题,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需求,这必然会影响当时的商品经济。财富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中,更会激化社会矛盾。而唐武宗所采取的应对手段无疑是激进的,并且治标不治本!

感谢关注

欢迎点个在看~

假装很有文化

文物 | 考古 | 历史 | 文化 | 书中那点事

订阅号:adou-blog

加读书群,扫描上方二维码

此码为阿斗个人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