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一颗赤诚之心

 风雨黄昏后 2021-12-04

司马迁,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写的那一本流传千古的《史记》记载的不只是历史,还有司马迁那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

他是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不是奋勇杀敌,战死沙场,而是遭受宫刑,发愤著书。他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人,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史记》写完,这样自己也就死而无憾了。

这一切的源头要从司马家族开始讲起了。很久之前,司马氏还不叫司马氏,时间慢慢久了,司马氏一族做了司马,那干脆就姓司马吧!周朝时期,司马氏一族离开周,分散到了卫国、赵国、秦国这三个国家。而分散在秦国一批人,慢慢壮大了起来,也就是司马迁一族。司马迁的祖先司马错是一位武将,司马错的孙子司马昌也是武将,一直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才逐渐又由武转文。

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之人,在《史记》中记载了他做的一件大事——评六家要旨。这六家分别是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儒家、墨家。司马谈所认同的学派是道家,但他的儿子司马迁却截然不同。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他十岁就能背诵、朗诵古文,从小非常聪明。司马迁二十岁时游禹穴,向北到达过汶水泗水,走过很远很远的路。在这一路上,司马迁早已把孔子当做自己的人生偶像,时时刻刻向他学习,他学习儒家的学业,学习孔子的思想,他渴望成为像孔子一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自己能够在朝廷上建功立业。他的父亲给了他这个机会,因为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而保任为郎中。

公元前110年,汉朝进行了首次封禅活动,司马谈作为太史令参与了前期筹备,本以为能够亲眼见证这一盛事,但随行到洛阳之后,他就病倒了。弥留之际,他握着司马迁的手,交代他一定要完成一本伟大的史书。司马迁痛苦地趴在床前,他哭着答应父亲一定会完成这一愿望。

父亲死后,司马迁顺利接任父亲的职位,当任太史令。他开始筹备写《史记》,全身心的投入。可人生路上总是不顺的,一件突如其来的祸事,使司马迁的一生出现巨大的转折。

汉武帝派李陵去攻打匈奴,在得不到后援部队的情况下,李陵奋勇杀敌,杀死了将近一万多匈奴,但最后还是不幸被捕,最终选择投降。这件事情传到武帝那儿,武帝非常生气,当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在骂李陵时,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辩护,武帝听后更加生气,司马迁被判宫刑。

可司马迁有错吗?他只不过为自己认为有情可原的人说了一句话,却被判了宫刑——这种令人失掉尊严,痛苦不堪的刑罚。这对司马迁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羞耻,使他再无尊严。受刑之后,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自杀,了结了此生,可他想到如果这是自己死去,没有给后世留下点什么,和蝼蚁有什么区别,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孔子一样的人,他希望自己能流传于后世。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认为自己死得要有价值。他想到了左丘、孙子他们都是残废之人,都受过辱,可他们一样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司马迁觉得他们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自己也能展现自我价值。司马迁说:“退而论书策。”虽然不能在朝廷上建功立业,但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况且,自己的愿望没实现,怎么能甘心去死呢!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受刑之后,司马迁很少再参与朝政,只是专心于他的史书,他已不愿再参朝了。他说:“虽被万戮,岂有悔哉!”他认为写好《史记》之后即使杀一万次,他都不会后悔。这是司马迁一生的期望与梦想。

写完《史记》后,司马迁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有人说是汉武帝杀了他,有人说是自杀,我更相信是他自杀了。他当初活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现在《史记》完成了,他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活在这人世间了吧!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论司马迁的人生理想

司马迁:自我实现的价值

梵高:看似疯癫最清醒

三毛:她的故乡在远方

德兰:爱自己,爱他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邓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舞者

奥黛丽·赫本:一生的舞者

“真实的”奥黛丽·赫本

林肯:正义的伸张者

赞赏请注明篇目,以便转交“稿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