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良知是本体,实践乃致之

 wujingsha 2022-01-14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大体上有三个内容,一是王阳明36岁时,在龙场悟道所提出的“心即理”;二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于贵阳文明书院提出的“知行合一”;三是王阳明49岁那年,正式提出的“致良知”。


到此,心学的整个框架与体系已经全部形成。也就是说,心学的一切学问,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内容来展开。

关于“致良知”,王阳明自己曾经在逝世的前一年,再一次跟弟子们强调它的重要性,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认为他一生的学问,其实都是在诠释“致良知”这三个字,可见“致良知”在心学中的重要性。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他在晚年时说的这句话,确实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也是对自己一生思想的回顾总结和真实写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致良知”无疑是阳明心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或许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在晚年的时候,把自己总结的“致良知”称为“立言宗旨”,甚至正法眼藏。



那么,“致良知”这三字到底说了些什么?能够让王阳明将其称之为儒家的正法眼藏呢?


其实所谓的“良知”并不是王阳明的发明,更不是他的首创,说到底“良知”二字,不过是沿用了孟子的概念。


孟子曾说:“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孟子看来,良知就是道德,就是人的本心,更是人的良心,即与生具来,不需要学就可以知晓的,是天生就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如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德性,就是人的根本良心,也是人的良知。因此,“良知”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与标准。


王阳明正是继承了孟子“良知”的概念,又在其理论上进行推演和发挥,进而构建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致良知”理论。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继承了孟子思想的。王阳明本身也承认,“良知”的核心是孟子谈的“是非之心”,是有关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良心。


但是这个“心”不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那样,不是感官知觉或生理知觉意义上的心,王阳明所强调的“心”,事实上关注的是具有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的心,这个“心”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良心”,它的属性是先天的,也是与生俱来的,无需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已具足。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心或者“良知”才具有了普遍性、先天性、超越性。


甚至可以说,阳明心学之中的“良知”概念,其本身就具有普世价值和普遍意义。因为“良知”来自于人的本身,也就是说,没有这个“良知”,人就不再是人了。换句话说,这个“良知”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或许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在四十九岁这一年正式提出“致良知”的概念。


王阳明自己也曾说过:“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由此可见,王阳明已将“良知”提升到了“心之本体”的高度,并形成了一套以“良知”为本体的理论构架,即良知本体就是心之本体,在这个构架之中,“良知”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判断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致良知”就是实践“良知”,这就是阳明心学经世致用实用主义的一面。


相对于其它的实用主义来说,“致良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本身自带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能力,即在实用的同时,也内化了实用的道德功效,由此而极大地提升了“致良知”为世人所接受的特性,王阳明也正是由于强调了“致良知” 的道德性、普遍性与超越性,才使得阳明心学具有天下公共之理的品格,而不再受“一己之私”的局限。而这或许就是王阳明为什么将“致良知”称为心学的正法眼藏的真正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