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建鼻呼吸,让身心放松、得到修复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2-01-20

呼吸这个主题,是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光是呼吸的方式就决定了我们的压力状态,更别说对呼吸道和能量的影响。

任何人都会认同鼻子是用来呼吸的,而嘴巴主要是用来进食。除非鼻腔通道阻塞或是需要增加通气量的紧急状况,才会藉由口腔的辅助来进行。

然而,现代人用嘴呼吸的情形相当普遍。除了因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和鼻塞之外,我们为了应付快节奏的生活步调,无形中也急躁起来──说话快、进食快、情绪反应激烈。这更让张嘴呼吸反客为主,成为许多人的呼吸常态。

或许我们都以为自己只有在感冒、过敏、鼻塞时才会张开嘴巴呼吸,但只要观察身边的大人或小孩,就会发现许多人在发呆或做事时会不自觉地嘴唇微张、透过嘴巴呼吸。

光是张开嘴巴呼吸,就已经足以刺激交感神经、让身心进入压力状态。一个人就算只是坐着休息,如果不是鼻呼吸而是张嘴呼吸,都会发现自己的呼吸速度变快变浅,变成一种偏向过度换气的胸式呼吸。为了牵就这种快节奏的呼吸,我们自然会将脖子往前伸,肩膀和胸廓往内缩。这不光让身体肌肉紧绷、容易造成骨架和结构的错位,而且还让身体进入一种低效益的呼吸方式,让人容易疲倦、焦躁与昏沉。

张嘴呼吸,对呼吸道本身就有直接的影响。长时间张口,唾液蒸发快,牙齿与牙龈的粘膜失去保护而造出各种口腔问题;舌头摊平在下颚而无力,也会影响说话和咀嚼能力;少了鼻子的过滤,张口吸入脏空气容易伤害咽喉黏膜,让扁桃组织长期发炎并肿胀,也会造成呼吸道的阻碍。

图片

几百年前已有一些医学和文化交流的记录,指出鼻子呼吸的重要性。举例来说,16世纪的荷兰医师勒维努(Lemnius Levinus)发现仰睡时张嘴呼吸会让身心无法获得真正的休息与修复。19世纪深入荒凉的美国西部为印地安原住民画相的冒险家凯特林(George Catlin)也提到睡觉时用嘴巴呼吸和打呼,会让人白天打不起精神、影响身体健康。近代也有愈来愈多的医师开始留意到鼻子呼吸对睡眠质量、白天精神和健康的重要性。

要找回鼻呼吸,方法其实很简单。最简单的练习就是尽量让自己闭上嘴巴不说话,同时将舌头往上颚顶着,这么一来自然可以回到鼻呼吸。当然,现代人太依赖口语沟通,一开始可能需要安排禁语或安静的时段来刻意练习。熟练了,自然发现自己不只呼吸变得平顺,念头少了,情绪也不容易起伏,甚至可能还会享受这难得的「小闭关」。

用餐也是一个练习的机会。现代人性子急,进食快、边吃边说话……都会降低咀嚼肌肉群与舌头的作用,长期下来口腔变形,更助长张口呼吸。我通常会提醒身边的朋友,小口小口地吃,食物送进口腔后就专心细嚼慢咽。不仅帮助消化,也从周边肌肉的使用来帮助重建鼻子呼吸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