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人杰地灵h8p9lk 2022-02-07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立春”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寒冬即将过去,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增多,春季即将来临。我国南方已经鸟语花香,而北方则冰雪依旧。民间有抢春、咬春、踏春、鞭春牛等习俗。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有气象专家提醒,“立春”时节与气候上的春季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外出还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并预防“倒春寒”引发疾病发作。从节气上讲,虽然到了立春节气,但是温度没有回暖,还需一段时间,很容易着凉感冒,尤其是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否则感冒容易引起肾病发作。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温度低或是冷暖交替对肾病患者体质状况是个考验,因为感冒等疾病都会引起病情的恶化。尤其是患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很容易导致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转阴的慢性肾病患者,病情再度复发,甚至病情恶化。

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变暖,穿衣服的量会减少,由厚变薄,突然摘下手套、帽子和围巾等,极易伤风感冒。而感冒是诱发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打春以后,冻人不冻水”,地下所反上来的寒气会从足底侵入,再加上风大,貌似天气温暖,但仍然不是减衣服的时候。所以,肾病患者,甚至一些体质较弱的健康人要做好“春捂”,防寒保暖不可放松。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好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摄氏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春季哪些因素会诱发肾病?

春天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季节,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乍暖还寒的春天,也是肾病容易复发与加重的季节。这是因为,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极易流行与高发。而感冒、流感、扁桃体炎、气管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又与各种肾脏疾病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比如,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多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有关,IgA肾病突然出现肉眼血尿多在感冒发热后72小时内发生,肾病综合征复发或慢性肾炎综合征尿蛋白升高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明显升高也与感冒及其它感染有关,尿毒症突然出现加重的心力衰竭多与肺部感染有关,等等。这些复发或加重的肾病,更容易发生在春天这一季节。

肾病原因与哪些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因为某些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关系密切,比如说多囊肾、Alport 综合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遗传因素,甚至遗传仅仅起到的是催化剂作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与遗传关系也非常密切。

2、滥用药物。春冬季很多人容易感冒发烧,多数人不愿去医院就医,而是从就近的药店买药吃。然而因缺乏必要的药理知识,常常发生滥用药物的现象。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过量服用都会对肾带来一定的毒性,比如:中药中的雷公藤、西药中的非甾体抗炎药等等,滥用药物只会让肾功能一点点地消耗殆尽,从而导致肾病的发生。也有一些肾病患者因为擅自服用感冒退烧药等肾毒性药物而导致病情急速进展,进入不可逆的肾衰竭。

3、生活行为方式。不良行为方式也可能导致肾病的发生,比如:憋尿、长期不喝水、不讲卫生、要风度不要温度地受风寒等等,这些小细节和肾病的发生无关。事实上,憋尿、长期不喝水、不卫生习惯等容易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而长期不喝水容易增大肾结石的风险,长期受寒冷侵袭容易导致感冒、咳嗽,继而因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引起急性肾炎。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4、自身疾病。某些疾病看似与肾病无关,事实上大多关联,比如:乙肝、感冒咳嗽、丹毒、脓疱疮,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等,这些都是肾病的诱因。但很多人在患病之前并不了解,也未能做好预防措施,往往因病情的进展而导致肾病发生后才去就医。

5、自身体质因素。事实上,肾病与自身肥胖及体质类型有关系,如果体重过重,很容易患与肥胖相关性肾病;如寒湿体质的人,长期消化系统功能不良,也容易引发肾病。

6、饮食习惯。饮食过咸、暴饮暴食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病的发生。食盐过量容易引发高血压,血压升高损伤血管,影响肾脏血流,从而诱发肾病。过多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导致血液粘稠,废物增多,血流减慢,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增加肾脏负担,从而诱发肾病。

预防肾病应养护阳气,从养肝开始

立春节气后,春天逐渐来临,万物都开始生发,“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节气也是健康养生的重要节点,节气养生要顺应自然时节,遵循自然规律。

在传统五行学中,春属木,而在中医理论中,肝也属木,具有生长、生发、调达的特点,因此,在立春时节养生,养肝护阳是重点之一,立春养生有4点:

1、保暖,上厚下薄护阳气。俗语“春捂秋冻”,立春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都还比较寒冷,想要保护好身体的阳气,首先注意保暖。“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主要是指春季里不要着急脱掉棉衣,仍然要注意保暖。立春时节阳气逐渐生发,但阴寒仍然未尽,是阴退阳生,寒去热来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人对寒邪的抵抗力反而不是最佳状态,反而会有所减弱,如果此时衣服减得太快,遭受寒邪入侵的几率就会更高。因此,养护好自身的阳气,适度地增减衣物,做好“春捂”。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因为风邪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的毛孔打开并进入人体,尤其是攻击人体阳气汇聚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侵入人体表面,可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 侵入头部,可使人头痛、整天觉得困倦;侵入关节,可引起关节疼痛;侵入肌肉,可引起肌肉疼痛等。因此,保暖防寒很重要。

立春防寒保暖,在穿着方面应该“下厚上薄”,更有助于春阳的生发之势,做好下身的保暖,更利于全身的阳气保护,正如《老老恒言》中所云:“春冻未泮,下身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2、饮食少酸加甘,养护肝脏。中医理论认为,酸性收敛,是入肝经的性味,但如果过多地食用酸味饮食,反而会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少吃酸性的或酸味的食物,可以适量的增加一些辛甘之物。比如:萝卜,虽然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实际上,在立春节气后,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适量多吃一点萝卜不但能够有助于养护肝气,还具有理气、祛痰、止咳等作用,对于春困有改善作用。韭菜也是一种具有辛温发散,补肾益肝作用的好食材,经常地吃点韭菜,有助于人体的阳气生发和畅达。

立春时节的饮食,还可以适量地多吃一些养肝护肝、疏肝理气的食物和药材,例如:白芍、枸杞子等,红枣、花生等,而大枣、山药等具有辛甘养脾作用,煮粥时添加一点。

3、情绪调节,顺应节气,戒怒忌忧。很多人一到春天,特别容易“上火”,不仅仅表现为身体上的咽喉肿痛、目赤烦热等情况,有时候也会表现为心情的烦躁、易发脾气等。这正是春季养生的大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肝主情志,怒伤肝,想要养护好肝脏,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立春养生应该特别注意避免暴怒情绪和心情抑郁,春季阳气生发,本身就容易出现肝火上亢,情绪激动,爱发脾气等,调节和控制好心情,避免不良情绪对肝脏健康的影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少受一些不必要的外物的影响,学会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也要学会多与外界沟通,多参与社会活动,走近和亲近大自然,加强运动锻炼,这些都可以调节好心情和情绪。如果烦躁、愤怒、抑郁、焦虑的情绪控制好了,自然就能养护肝肾。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4、合理起居,晚睡早起。据《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民间有谚语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之后,日照时间开始逐渐变长,在起居方面也应该顺应自然进行适度调节。早睡晚起,更有利于调节气血,令气血舒展畅达,利于阳气的生发。

5、保健护理。(1)常梳头可以起到疏通血管,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既可以防止脱发又能耳聪目明,且有助于降低血压。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等功效,还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2)做保健操。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在肝脏,胆囊,脾脏和胃分别。如果脏腑有旧疾,可能在春季复发。但可以经常做保健操调理:A、一脚或前或后,轻轻踮起脚跟,然后轻轻地脚跟着地,一只脚做几次,然后再另一只脚,做几分钟后,感觉舒服即可。B、两脚张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向外,以感觉身体舒适角度为原则,右手向上,位于耳部,掌心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运动,感觉右肋有热气冲出的程度,如果不是这种感觉可以做同样的动作,几秒钟后,右手放松下垂,所以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上述动作。

(约3500字)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