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后窝的解剖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颅后窝是颅腔的一个特殊重要的部分,是颅腔内被硬脑膜分隔出的另一个空间,窝底由颞骨、蝶骨和枕骨构成,窝顶为小脑幕;向下通过枕骨大孔与椎管相通,向上经小脑幕裂孔与颅腔的其他部分相通,这些交通口是危险点,因为颅后窝内的占位性病变可使其内容物向下经枕骨大孔、向上经小脑幕切迹形成脑疝;相反,小脑幕以上间隙的病灶可使幕上内容物经小脑幕切迹向下疝入颅后窝;颅后窝内容物含有小脑、脑干、后六对脑神经的全部行程和第Ⅲ至第Ⅵ对脑神经的部分行程,以及营养相应结构的血管。

枕骨大孔区

枕骨大孔区通常指前起斜坡下1/3到第二颈椎椎体,两侧为颈静脉结节到第二颈椎椎板,后部位枕骨鳞部到第二颈椎棘突,这样一个上宽下窄的管状区域。枕骨大孔区颅腔侧,有部分小脑、脑干的延髓、颈髓上段、第Ⅶ~Ⅻ对脑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
在枕骨大孔前外侧缘有舌下神经管,有舌下神经通过;枕骨大孔前外侧有颈静脉孔,通过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内静脉;枕骨大孔前方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二者发出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等血管,营养小脑、脑干及邻近的神经;枕骨大孔上方有延髓及与其相连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该区域具有人脑警醒、呼吸循环、听觉、口咽及面部运动、肩颈臂部运动及全身信息沟通等重要功能。枕骨大孔区解剖结构较多且复杂,各结构相互毗邻。
当枕骨大孔出现病变,如枕骨大孔区软骨发育不良或枕骨大孔疝时,便会引起其穿行结构受压,不仅影响脑血流量及脑脊液循环,还会导致面、颈部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尤其是枕骨大孔破损时,因枕骨大孔区与小脑扁桃体、第 4 脑室、后 4 对脑神经及脊髓起始段相毗邻,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手术 ;如果切除部分骨质,又会引起出血、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下降等并发症 。

Figure1: Superior view of cranial floor.

Yellow -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图1:颅底上视图。

黄色-颅后窝

颅神经孔

枕骨大孔周围重要的结构。在它的外侧,大约10mm处,是舌下管。在它之上的是小脑和脑干;颅神经(CN) IX, X和XI的出口在这个水平。穿过枕骨大孔的是延髓及其覆盖的脑膜,椎动脉的V4段,以及副神经的脊髓根。在下面,脊髓及其脑膜继续在颅盖骨后面。这个孔的阻塞,无论是来自枕骨大孔自身的病变,还是来自周围结构的病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主要症状包括椎动脉受压和狭窄引起的眩晕和头晕,延髓受压引起的呼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脑膜刺激引起的头颈疼痛。
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前部、斜坡下缘的下外侧、颈静脉孔的下8mm处。从正面看颅内底板,这些双侧柱状管位于枕骨大孔大约2点和10点处。它们在颅底沿对角线向外移动约7.8mm,并在枕骨髁外侧立即打开。有时,椎管被骨化的隔片一分为二。
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和颞骨岩部之间的关键部位,位于舌下神经管上,颈静脉结节分隔这两个结构,内声道下位。前外侧缘为颞骨岩部,下缘为枕骨。颈静脉孔直接位于颈动脉管外侧。它的形状松散地类似字母U,是不规则和不对称的;这归因于该区域的硬脑膜窦的发展。
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包括CN IX, X和XI, Jacobsen神经,Arnold神经,以及上咽动脉和枕动脉的脑膜分支,颈内静脉和岩下窦。神经部包括岩下窦、舌咽神经、Jacobsen神经,血管部包括颈内静脉、CN X、XI以及咽上动脉和枕动脉的脑膜支。
内听道位于颅后窝的上端,是最上孔,完全位于颞骨的岩部。它位于斜坡上部的外侧,在颈静脉孔之上,在岩窦上部的凹槽之下。
穿过内听道的有面神经的颅内段、前庭耳蜗神经和迷路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分支。

Figure2: Close up view of cranial nerve foramina within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A) Superior view. (B) Oblique view

C: Clivus; IAM: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JF: Jugular foramen; HC: Hypoglossal canal; FM: Foramen magnum.

图2:颅后窝内颅神经孔的近景。

(A)上视图。(B)斜视图

C:斜坡; IAM:内听道; JF:颈静脉孔; HC:舌下神经管; FM: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区涉及的动脉

椎动脉出寰椎横突孔后,在寰椎后弓上面转行向后内侧,穿过寰枕后膜和脊髓被膜,在副神经脊髓根的前方,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继而在延髓腹侧面向前、上、内侧走行,两侧椎动脉在脑桥延髓沟高度汇合成基底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起始部位变异不大,大多数起自于基底动脉的下 1/3 段,部分起始于基底动脉的中 1/3 段、椎动脉,极少数可起于小脑下后动脉,发出后行至脑桥小脑角靠近内耳门处,折返形成动脉襻,并发出迷路动脉营养内耳及中耳。
小脑下后动脉发出后在第 IX、X、XI 对脑神经根的前方,向后外方走行至小脑下脚处,再弯向后下,到达小脑扁桃体内侧面中份,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分布于小脑扁桃体内侧面及下外侧后部、二腹叶和薄小叶的内侧部、下半月叶和下蚓部及延髓的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曲折,在到达小脑半球之前有三个弯曲:即外侧襻(为小脑下后动脉在延髓腹外侧至脑桥下缘转向后下的弯曲部分)、尾襻(为经小脑下缘平面后沿延髓后面上升的弯曲部分)和头襻(为到达小脑扁桃体内侧与下蚓部之间后弯向下分成内、外侧支的弯曲部分)。其中第二个弯曲位于小脑扁桃体的内下面,邻近枕骨大孔水平或枕骨大孔的后上方。
由于小脑下后动脉紧邻神经根或动脉襻勾绕神经根,因此动脉病变就有可能压迫或牵拉神经根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例如动脉襻压迫舌咽神经可成为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
脊髓前动脉由两侧的椎动脉颅内段内侧面发出,多数在脊髓前正中裂前方汇合而成,有少数偏向一侧。在汇合处下方多发出一分支,穿过舌下神经根,

进入腹内侧三角,与椎基底动脉分出的小动脉形成吻合。 

延髓动脉多数发自椎动脉腹外侧面,一般位于小脑下后动脉的上方,左右侧的数量不同,可发出 2~3 支,也可从一个分支上再发出 1~2 小分支,越过腹内侧三角,到达延髓腹外侧三角,在延髓后外侧沟入延髓,还分布于舌咽神经根与迷走神经根之间。 
迷路动脉通常发自于小脑下前动脉,也可自小脑下后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或副小脑下前动脉发出。

枕骨大孔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副神经的脊髓根较粗大,而延髓根细小,常以 1~3 条根丝加入脊髓根,走行在椎动脉的后方,并以锐角方式与椎动脉交叉。
舌下神经于椎动脉的腹内侧行向前外,在枕骨大孔前外缘入舌下神经管。大多数的椎动脉先在舌下神经根丝上方,由后下向前上,而后在舌下神经根丝内侧上行,少数椎动脉在舌下神经下束的外侧上行,继而穿上、下束之间的间隙至上束内侧上行。小脑下后动脉亦可穿行于舌下神经的根丝之间。
小脑后下动脉自椎动脉发出后常被颈1 神经背根越过,此处常与副神经脊髓根相贴。在第二个弯曲(即尾襻)之前的小脑后下动脉部分与第Ⅸ~Ⅺ脑神经根的毗邻关系复杂,可有行于神经根的腹侧者、背侧者和穿神经根之间者,其中以穿神经根之间者最为多见。
由于动脉常常紧贴神经根,小脑后下动脉的外侧拌和尾襻多勾绕神经根,因此动脉则可能压迫或牵拉脑神经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邻近脑干的病变往往压迫该区的血管神经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相反该区的血管神经病变也会压迫脑干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对舌咽神经的压迫通常被认为是导致舌咽神经痛的原因,因此相应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治疗舌咽神经痛。

参考文献

  1. Lyrtzis CH, Piagkou M, Gkioka A, Anastasopoulos N, Apostolidis S, Natsis K: Foramen magnum, occipital condyles and hypoglossal canals morphometry: anatomical study with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lia Morphol. 2017, 76:446-457. 10.5603/FM.a2017.0002

  2. Bruneau M, George B: Foramen magnum meningiomas: detailed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technical aspect at Lariboisiere Hospital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Neurosurg Rev. 2008, 31:19-33. 10.1007/s10143-007-0097-1

  3. Pop R, Manisor M, Aloraini Z, et al.: Foramen magnum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presenting with epilepsy. Interv Neuroradiol. 2015, 21:724-727. 10.1177/1591019915609783

  4. Calzada G, Isaacson B, Yoshor D, Oghalai JS: Surgical approaches to the hypoglossal canal. Skull Base. 2007, 17:187-196.

  5. Chiro GD, Fisher RL, Nelson KB: The jugular foramen. J Neurosurg. 1964, 21:447-460.

  6. Hayward D, Morgan C, Emami B, Biller J, Prabhu VC: Jugular foramen syndrome as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metastatic lung cancer. J Neurol Surg Rep. 2012, 73:14-18. 10.1055/s-0032-1301406

  7. Yoo H, Jung HW, Yang HJ: 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outcome of treatment. Skull Base Surg. 1999, 9:243-252.

  8. Morani AC, Ramani NS, Wesolowski JR: Skull base, orbits, temporal bone, and cranial nerves: anatomy on MR imaging.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11, 19:439-456. 10.1016/j.mric.2011.05.006

  9. Skrzat J, Mroz I, Spulber A, Walocha J: Morphology, topograph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jugular foramen. Folia Med Cracov. 2016, 56:71-80.

  10. Haidara A, Peltier J, Zunon-Kipre Y, N'da HA, Drogba L, Gars DL: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labyrinthine artery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urk Neurosurg. 2015, 25:539-543. 10.5137/1019-5149.JTN.9136-1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