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十一课:进行职能改革重新定位功能是周王室的唯一出路

 火岩山 2022-03-23

上一课说到,旧秩序已经崩塌而新秩序没有建立起来的老子时代,老子思考了王室继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和存在的法理基础。他提出了两个前提:受邦之垢和受邦不祥。前一个前提是作为最高领导要能够承受全社会的怨恨埋汰甚至仇恨,能够受得了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的委屈,要有做下水道污水沟的度量,能够为社会的情绪做宣泄口,有效地释放社会的精神压力。后一个前提是王室要有能力有效对冲各种天灾人祸,能够为社会提供保护。

 
最后一章,老子继续强调了有德的圣人做王,要能够起到社会调节器的作用,要把这个定位做实做到位。
这一章被王弼改过后,和原义差距太大了,所以本章用帛书甲本为依据进行解读。
 
【通行本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帛书甲本第四十四章】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爲善?是以聖右介,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勶。夫天道无親,恒與善人。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爲善?处理和解很大很深的怨恨,即便能够消除掉大的怨恨,就像镜子破了修补好也必然会留下裂痕一样,会留下后遗症,至少在怨恨者的心底已经种下了怨恨的种子。这种事后处理的方法怎么能够认为的高明的呢?
做错了事情,事后弥补,有的尽管可以挽回一些损失,但是事后诸葛亮一定不是最高明的做事之法。这也反证了最高明的做事之法是事前诸葛亮,把可能的问题在事前就解决掉。和解怨恨最好的办法是不让怨恨产生,等产生了大的怨恨再去修补和解,不管做得多到位,总是会有后遗症,会有余怨遗留。
 
是以聖右介,而不以責於人。帛书乙本这一句为“圣人执左芥”。不管是“右介”还是“左芥”,这里的介,其实都是介质、中介、媒介的意思,而是不契约,更不是借条欠条。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圣人把自己定位为社会各个群体和要素的沟通交流、利益平衡的媒介并且坚持这个职能定位,而且不会把这个职能这个职责推给他人。
圣人只有亲自担任社会矛盾各方、利益各方、资源各要素的媒介,亲自在事前调节各个关系的利益平衡、资源均衡、信息平等,才能让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社会才不会积累起大怨。这个工作重要而且难度很大,推给哪个部门哪个人群哪个阶级,都做不好,不是因为他们智慧能力不够就是他们私心不除,做着做着,就成为为自己群体阶级服务的代理人。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勶。所以有德的领导人操作使用社会调节器、以中介的思想方法处理社会矛盾;无德的领导人使用武力、强权的思路解决处理社会矛盾。
 
夫天道无親,恒與善人。天道对于人间社会而言,没有亲疏远近,王室领导人也不是天特别眷顾的人,天也不会特别照顾让他能够轻轻松松就享受王室的地位。只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权力始终赋予那些善于处理社会问题,善于妥善解决社会矛盾的人。
结合《德篇》第一《上德不德》中的一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德篇”的一首一尾,可算把周王室给得罪大发了。《老子》如果在为周王室上课也这么说到话,他卷铺盖走人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开篇就对周朝的立国之基础“礼制”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最后一章又对王权天授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你周王室也不是天道最亲、得天道眷顾的人群,你不能为社会办事,把社会搞得一团糟,是不是该让能者来代替了?

【帛书甲本第四十四章】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爲善?是以聖右介,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勶。夫天道无親,恒與善人。

图片

 
至此,《老子》八十一章的文字部分,全部解读完毕。自202110月初开始到20223月底结束,差不多半年。经过这半年的精读和写作,自己一定变了,不敢说自此脱胎换骨,但是也有种撕开蒙布得见天日的感觉。在过去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叹:原来如此!
在开始写作的时候,自己对《老子》可谓一点也不懂,只是觉得要读懂《老子》,不能看市面上的任何一个解读,而必须自己解读。是的,放空自己所有的过往的经验和别人那里得到的认知,当自己是一个啥也没有的小白,然后让《老子》的文字本身告诉自己,老子究竟在说什么。跟着文字的本意去读,得到了第一层的《老子》,如今读完了全书,从全局的视角,又得到了第二层的《老子》。
把《老子》放进历史背景、放进文化背景、放进思想背景,将得到第三层的《老子》。这就是接下去要做的事情。

这个工作还没开始。现在,只能说,敬请期待。

老子的八十一页PPT后面的八十一堂课
老子八十一课之第一课—— “道”学综述
第二课:学道第一大法——思想解放
第三课(1):“尚贤”其实就是个游戏
第三课(2):权贵不是难得之货所能界定的
第三课(3):技术壁垒是个好东西
第四课:道之用无穷无尽无所不能
第五课:道之用于人
第六课:以大地之谷喻人之气脉
第七课:修道第一课——修道宇宙第一定律
第八课:修道如治水
第九课:通往王者路上的四道坎
第十课:老子六问——帝王测试卷
第十一课:工坊奇妙课
第十二课: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第十三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第十四课:中国人为什么爱翻古书?因为当下是过去所创造
第十五课:修道前辈对后修的七条忠告
第十六课(1):修道的六字真言
第十六课(2):修道的七重境
第十七课:帝道、王道、霸道和无道
第十八课:“六经辨证”
第十九课:三绝三弃——六味帝皇丸
第二十课:入道的王者是孤独的
第廿一课:入道者为道建的模——道的祖源性
第廿二课:须发皆白的老头在梦中如是说
第廿三课:船长今天没喝醉
第廿四课:目标高了伤脚,步子大了扯淡
第廿五课:天人合一不是说说的
第廿六课:身体为本,社稷为用
第廿七课:价值一个亿——美元——的帝王级管理课
第廿八课:老概念新境界——为人民服务
第廿九课:阵地,有道大能的人不去占,无道无能的人就会抢占
第卅课:东南方向的几种模式怎么选,我们说了算
第卅一课:以武入道难以武入魔易
第卅二课:与《黄帝内经》在这里会师
第卅三课:顶破天花板的修炼秘籍
第卅四课:为道建模的最后工序——渲染
第卅五课:道可修、可悟,但难传、更难传播
第卅五课:道可修、可悟,但难传、更难传播
第卅六课:听劲——四两拨千斤的秘密
第卅七课:道德圆满、天下自定
第卅八课:德论概述
第卅九课:侯王不是人
第四十课:修道德行之特征可以为鉴
第四十一课:上德的侯王是当裁判不当运动员的
第四十二课:伟人坚持国歌歌词不能改,2500年前老子告诉你为什么
第四十三课:如何避免被人植入思想而变成别人的工具和奴隶?
第四十四课: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实事求是的用人(物)之道
第四十五课:武备之道的三“不得”
第四十六课:被当代公知从反面印证了的道理
第四十七课: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第四十八课:圣人的心有多大?天安门城楼上的对联告诉你答案
第四十九课:中国的企业是短命的,但是为什么只盯着局部的企业而不看看全部的中华民族的寿命呢?
第五十课:牛逼的团队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第五十一课:天下也是个组织、是个有点特殊的组织
第五十二课:老子也玩谐音梗
第五十三课:团队好不好,关键看领导
第五十四课:爱之切,却不可伤之深
第五十五课:能够和百姓进行有效沟通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天下尊贵的那个职务
第五十六课:被删过的是真有干货的
第五十七课:警惕时间的力量——潜移默化最能迷惑人
第五十八课:“啬”字里面的功夫——读懂了逢凶化吉、福泽长久
第五十九课:若烹小鲜,内涵逆天
第六十课:去中心化天下治理模式的大国担当
第六十一课:去伪存真之基础——大伪的识别
第六十二课:新年送给奋斗着的奋斗者——听一千次成功学课程不如学通此课管用
第六十三课:把事情做到圆满的要务之基础——防病于未然
第六十四课:把事情做成功的秘诀
第六十五课: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
第六十六课:圣人VS精英
第六十七课:圣人治理下修炼社会体系的理想状态
第六十八课: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第六十九课:保障道家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大宝
第七十课:四善之君的四大团建法则
第七十一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七十二课:《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秘密以及这个体系被放弃的种种后果
第七十三课:中国人失掉创造力了吗?
第七十四课:不扰民、不折腾,才能取信于民
美国基本是不会听老子的,那俄国呢?(顺解《老子》七十五课)
第七十六课:替天行道就能得到杀人执照吗?
第七十七课:通过分析统治者的三次职能转型,读懂《民之饥》章
第七十八课:舌头和牙齿谁留到了最后?美国和俄国谁能挺到最后?
第七十九课:让王权成为社会运行的调节中枢,这个理念在老子时代是个伟大的创举
第八十课:柔能胜刚不仅仅是规律,也是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