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过后该祛湿了!认准这3种春季祛湿菜,赶跑湿气,皮肤好了肚子小了,一身轻松~

 巴巴露亚 2022-04-10

饮食听我的,健康跟着走~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过后,降水增多,气温也越来越高,草木将获得充分的雨露滋润,开启茁壮生长的新阶段。

不过,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高,寒湿之气很容易侵入体内,导致阳气不足,所以,清明后养生需着重祛除湿气。

湿气,是中医上的一种说法,又叫做“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为外部环境的潮湿侵入人体所致,而内湿则是由于脾肺失调,使得身体内的水湿无法通常排出,淤积在体内的状态。

正所谓“十人九湿”,湿气堆积在体内,会对人的健康以及精神状态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湿气不除,各种病都很容易找上你,所以别再不拿湿气当回事。

今天室长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如何自测湿气,引起湿气的原因,以及如何祛湿!赶快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的人吧~

判断自己有无湿气

1
大便粘腻

正常大便通常为黄色香蕉状,而湿气重的人,则大便较为黏腻,很容易粘在马桶上。

2
刷牙容易恶心

湿气重的人,早晨起床刷牙时,非常容易犯恶心,并且小腿会发酸发沉。

3
没胃口

间歇性的不爱吃东西,没有胃口,也是湿气重的一个表现。感觉肚子饱胀,或者长时间的做饭之后,没有胃口,这在中医里称为“湿困脾土”。

4
便秘、腹部肿胀

湿气重的人,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大便不规律,有时表现为大便不成型,而有时又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不论怎么减肥,腹部的脂肪却很难消下去,总是鼓鼓的。

5
舌苔厚腻

健康的舌苔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薄的舌苔,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6
身体困重,容易疲倦

身体困重,四肢乏力是体内湿气重最为典型的表现,中医里称之为“湿重”,此时人通常很容易感到疲惫,精神状态也较差。

湿气产生的原因

1
吃出来的湿气

我们日常饮食,与我们的脾胃功能、营养水分的代谢息息相关。

而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通常偏好重油、重盐、高糖分的食物。中医认为,生冷食物会让肠胃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除此之外,有些人特别喜欢吃宵夜,也会一定程度上的加剧体内的湿气堆积。

2
喝出来的湿气

喝酒,是加重“湿毒”的一大关键因素,从中医上讲,酒可以助湿邪入侵,不管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都含有湿热。

因此,想要祛湿的人,酒精应该尽量少碰。

3
坐出来的湿气

现代人越来越不爱动,许多上班族久坐不动更是常态,久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乏力、失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不运动则更容易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久而久之,体内湿气就会越来越多。

4
吹出来的湿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体内水湿无法有效排出,导致体内会有较多湿气淤积。另外,洗头后没有及时吹干,也容易导致湿气往体内走。

5
熬出来的湿气

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生活压力大,熬夜简直是家常便饭,但中医里认为,如果到了休息时间还不睡觉,肝脏就会继续代谢工作,而得不到休息。长此以往,则会导致肝胆湿热。

春季祛湿吃什么

1
蒲公英

蒲公英也叫婆婆丁,是一种跟荠菜长得很像的野菜,也是一种运用很广泛的中药。

蒲公英虽然长得不起眼,但可是清热解毒、降肝火的良药,《随息居饮食谱》中描述蒲公英有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之效。

此外,如果有湿热的症状,如咽喉肿痛,口苦,口干口臭,小便色黄,或者尿频尿急等的可以服用,有较好的清利湿热的作用。

但如果是脾胃虚寒,寒湿内盛,就不建议用,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阳,加重寒湿症状。

2
豆芽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现在正值春天,正是吃芽菜的好时候,豆芽菜,包括了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和小豆芽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黄豆芽味甘性凉,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作用,功效强于黄豆且无副作用。

尤其适合有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少纳呆等脾虚症状的人群食用,黄豆芽也不会像黄豆一样引起肠胃不适,所以肠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长期食用。

3
艾草

常言道“清明食艾,无灾无难”,《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也曾这样描述它“服之能逐一切寒湿,灸之能治百种病邪”。

食用艾草,可温经散寒,扶助正气,健脾祛湿。

清明前后的艾草嫩叶,温通力量偏弱,适于内服调理,适合虚寒体质的人群。在日常的饮食中,加入艾叶,让食物有了一种独特的香气,常见的有艾米果、艾糍、艾叶煎蛋,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同时又有补养的功效。

物美价廉的应季蔬果,吃得舒心~

知时顺令的生活方式,活得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