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仲景阴阳脉法使我的临床诊断更加准确

 中医经典分享 2022-04-26

仲景阴阳脉法学习心得体会

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

脉证经方黄岩传承基地

林思蜀

仲景阴阳脉法是陈建国老师在基于仲景书中脉、证、治结合的原始思维基础上梳理归纳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包含了阴阳盛衰体系、阴阳脉诊体系及升降治法体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脉诊方法,也是将病、脉、证、治贯穿起来诊治疾病的准确高效的方法。它的核心内容是“ '阴津血’为阴,'阳气’为阳”;“左脉诊'阴’盛衰,右脉诊'阳’盛衰,气血津液实证,独分'左右阴阳’”;“辛温汗法(甘温辛补)为升,苦寒下法(甘寒苦补)为降,实则'左升右降’,虚则'右升左降’”。意思就是在进行脉诊时,患者的左手脉主体内阴、津、血等性质属阴的有形物质的盛衰,而右手脉指体内阳、气等无形物质的盛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此进行的脉诊,非常规教科书中描述的指下脉象,例如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的滑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的弦脉,绷急弹指,状如转索的紧脉等,而是要着重关注指下脉搏跳动的力度-有力无力,脉管的宽度-是宽是细,换言之,我们此时诊脉诊的是体内气血的盛衰,通过气血盛衰来判断机体内当下存在的主要矛盾,以此来辨别疾病的病机,并为治疗疾病提供明确方向,这才是脉诊的核心要义。


左手脉有力则提示阴盛,右手脉有力则提示阳盛;左手脉无力则提示阴虚,右手脉无力则提示阳虚。而寸、关、尺三部脉则分别提示病所在上、中、下三焦所处位置,浮、中、沉三位脉的意义亦是如此。如此,即可明确疾病所在,病机为何,治疗之法自然也显而易见。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那么阴液过盛,则需用辛温汗法以发散,即为升法,平和阴液,病即向愈;阳气过盛,阳盛则热,故用苦寒下法以清泻,即为降法。阳盛得平,故可病愈;阳气亏虚,阳虚则寒,故需用甘温辛补之升法;阴液亏损,阴虚则热,则需甘寒苦补之降法。“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至于“气血津液实证,独分'左右阴阳’,是说存在气血津液实证时,可以同时伴随左右阴阳盛衰情况。实则左升右降,虚则左降右升。”具体需要“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当然也并不是说只要学好阴阳脉法就可以完全掌握看病密码,我们临证时还是要做到脉证合参、四诊合参,毕竟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还是要从整体出发。初学时,我们可以用此法来验证临床选方用药是否准确,以提高临床疗效,比如在我们尚未能完全掌握每一个方的脉证图时,我们可以在患者诊病处方后,用此法来进行验证,根据仲景阴阳脉法来判断我们处方的总体升降趋势是否与脉诊得到的病机相一致,若二者相应,则可以增加我们的临证把握,疗效也会有所提高。再比如当我们诊病时有两个选定处方难以定夺时,也可以用阴阳脉法来辅助指导。我们都知道临床诊病时,病的症可以千变万化,但病机却是唯一的,病机是导致当前机体出现各种症候的主要矛盾,抓住病机就是治病的关键,而仲景阴阳脉法就涵盖了经方的病机、诊断及治疗这三个中医治病的主体方向。所以学好仲景阴阳脉法,可以让我们在临床中获益匪浅。

转自:北京古真堂公众号


版权声明

○ 文章由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林思蜀提供。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者交流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