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文学中的经典

 文学漫笔 2022-05-13

“经典”概念来自拉丁文classicus,意为“第一流的”,指“公认的、堪称楷模的优秀文学和文艺作品,对本国和世界文化具有永恒的价值。”(普罗霍洛夫主编的《苏联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根据以上的定义加上我们通常的理解,所以一般认为文学经典就是那些为人们所认同的、优秀的,对于本国和世界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伟大作品。那么,文学经典如何产生的呢?应该是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

第一,从文学创作主体看。文学创作主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者,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造,自然作品质量的高低也就与作者是密切相关的。经典作品必然是作者呕心沥血所成,夙兴夜寐所得,这样最终才使得其在纷繁的文学史中脱颖而出。《红楼梦》的成功,我认为首先是作者曹雪芹的功劳,假如他没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入的思考、多年的沉潜怎能写出内涵深远的经典。通常来说,学者们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两个作者所写,所以在具体评价上也就出现差异,认为前半部要优于后半部分,虽然说整体上是没有撼动《红楼梦》的经典地位,但是毕竟因为不同的创作主体而导致同一作品前后部分的不同评价,由此可见,创作主体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意义之非凡。
第二,从文学作品文本看。文学作品由创作主体写作而成,文学作品主要由三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形象、意蕴。文学作品之所以是经典,必定是在三个方面有凸显之处。欣赏文学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语言。经典作品中的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化口语,往往富有更加文学性的特质,生动而贴切,灵巧而自然,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等等,这种精妙的语言瞬间将文学作品提高了层次。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去追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苦寻状态。当然不仅仅是诗歌,散文、小说等同样如此。
其次,就是由文学语言形成的形象。当然这种文学形象在小说中可能更为明显,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也更加深厚。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设置都有一定的含义,尤其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含义更为突出。我们还以典型的《红楼梦》为例子,其中的林黛玉形象,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含义,表层来说,是一个寄人篱下、柔情似水的病美人;在爱情方面,林黛玉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痴情人,虽然有时显得矫情,但却又是真挚而不虚伪的感情流露;从深层上说,林黛玉与贾宝玉对于爱情的追求显然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她又是一个反抗者。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最终虽然是失败,但是启发意义确实巨大,那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象塑造才有了作品的下一层次,即是作品的意蕴。正是因为经典型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意义,所以虽时隔多年但是仍旧为人所传诵。
再次,就是由语言、形象所构成的意蕴。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如山涛海啸般在一时一地冲击巨大,而后如过眼云烟般转瞬即逝,恰恰相反是具有历久弥新、愈加香醇的特征,这就是因为其有深厚意蕴的特性。像《红楼梦》不是仅仅讲述几个男女的爱情故事,一个家族的兴衰沉浮,而是更有着深厚的对于人类自由爱情的向往追求、对于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批驳揭露,正是因为从中开拓的无限意蕴,才使得它的经典地位屹立不倒。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影响文学经典的形成还有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文学作品创造出来更需要读者的阅读、批评者的批评,这样才算是完成整个的环节,所以文学经典的形成,受后两者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知道在现代文学史上,由于不同历史语境下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对于张爱玲、沈从文等这类作家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地位的评定是不同的。如果单从以上两个角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上分析其经典地位是可以的,但是正因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下,读者接受与批评者批评的不同,所以使得其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地位就呈现出波动,可见,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在文学作品经典性方面的影响。
综上可知,文学经典的形成、确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没有一个是可以不用负责的。

20213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