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世之人奋斗终生,无非名利二字。在这个观点上,两位先贤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
![]() 南怀瑾 而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痴迷于利官见贵,在扬名立万的美梦中不可自拔。直至中老年,才知我们是凡夫俗子。但利欲熏心之际,又怎知老之将至?空耗一生,徒留遗憾在人间… 庄子对于世俗的名位看得极其透彻,言辞激烈甚至如同愤青。 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庄子》内篇的逍遥游,让我们来看看庄子所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 鲲
开篇先描写鲲鹏的天赋异禀(背不知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即便这样的天才动物,想要到达目的地也要借助外力海风(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然后告诉大家鲲鹏志向高远的同时它要飞去的目的地是极其遥远的(南冥者,天池也) 同时这也是对于世间大部分能人的写照,纵然他们能力超群但也得等待时机。马有千里之能,非乘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庄子用鲲鹏自比,自己志大才高胆不得其时。
一 又重复强调了,鲲鹏这样天赋异禀的异兽,也需要六月的海风帮助才能到达它的目的地,才能实现他的理想。(去以六月息者也) 二 大到鲲鹏,小到尘埃,天下万事万物都需要凭借时运,不然寸步难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三 庄子把世界上智慧高决,清才达道的人比作天。我们俗人在看他们这些圣贤的时候,就像我们在地表看天一样,无法看到他们的本来面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我们看那些出世高人,以世俗名位去衡量,用金钱去比较,用妻子儿孙来权衡,岂不荒谬? 四 而这些圣贤之人在看待地面也就是俗世的各种问题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看得清。(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很多才高之士在生活中也许比普通人都不如,俗人觉他痴傻,其实他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通达天理上,而不是放在功名利禄上。
第三次强调时运的重要性,大船需要汪洋大海,鲲鹏需要漫天狂风,何况人呢?才高之人就像大船鲲鹏一样,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时运不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不出世,隐居于山野之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那个浊世水太浅,无法容下庄子这艘大船… ![]() 蝉
蝉和小斑鸠就是朝堂上的那些达官显贵,他们在世间上的奋斗不过是为了俗不可耐的功名利禄。怎么能知道清才达道之人的大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庄子用小大来告诉世人圣贤和庸人的智慧区别。(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又告诉大家不要老是执着于大小长短之分,否则陷入悲伤,丢了清净心就无法悟道。(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鲲鹏展翅气势恢宏,佐证了鲲鹏存在的真实性,同时也就是说圣贤确实存在。(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刚从气势恢宏的鲲鹏到一只小麻雀。一只麻雀居然敢嘲笑鲲鹏的志向行为,真是太可笑了。他只能看到他的一亩三分地。从古到今大多俗人为富贵二字奋斗终身,居然敢的看不起安贫乐道的智慧之人,真是太病态了。(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俗人自得其乐于功名利禄像麻雀安然于小的飞行。(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殊不知早已离道日远,等到死亡来临,悔之晚矣,可悲可叹。
在庄子眼中,俗世的达官显贵不过是麻雀而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对宋荣子这样的人表示了夸赞,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受外界影响,遵从本心。
列子不追求人间福禄,可以用一句佛经来概括。
还有永嘉玄觉大师的《证道歌》
![]()
如尧那样的圣君,都不敢自夸,但世人得小小的职位,居然就狂妄自大。 许由面对帝位毫不动心,不要那些虚名,认为名声毫无作用,不过是真才实学的附属品。(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这世上不只有聋哑手足之残,更有心灵的残疾,世人应摈弃尘心,亲近大道。(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上到圣贤下到凡夫,都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才能发挥出才干。否则纵有李杜之才,文章也难以显达。
尧贵为一国之君,富甲天下,也对自己的智慧不及人有惆怅之感。而俗世之人只看富贵,不问才学,庸俗之至。 ![]()
惠子明面上询问庄子葫芦的用途,其实暗有两个意思: 炫耀自己为魏王近臣,深受宠爱。(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暗讽庄子的言论学说就像这个葫芦一样,大而无用。(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巧妙地回答了惠子,予以反击: 不是葫芦没用,是你不够智慧来驾驭大的物品。(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举例子告诉惠子同样的东西,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在漂洗世家手里,只能糊口最多换取百金。在智慧的人手上,就可裂土封侯。 告诉惠子解决方法,就是把葫芦做成腰舟畅游于江河湖海。 惠子是俗世中高官厚禄的代表人物,受君王宠幸,荣华富贵。但他智慧不开,炫耀自己的富贵,鄙薄庄子的穷困,说庄子学说大而无用,又反被庄子反击。 ![]()
惠子上次吃了亏,不怎么服气,又心生一计,再来问庄子难题: 惠子说有一颗大树歪歪扭扭,大而无用。(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暗示庄子就和这棵树一样,无人启用他,而且庄子学说空洞无用。自己则是魏王宠幸的红人。 为难庄子,让他很难给这个无用的树安排一个发挥的地方。 庄子应答如流: 各种猫咪上跳下窜,就如你们做官之人在朝堂上窜下跳,抓几只老鼠解馋。自以为巧妙,谁知哪天就失去帝王的宠爱而掉入陷阱中失去自由。(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而庄子我就像大型巨兽一样,本事特别大,就是不会抓老鼠罢了。也就是说,除了做官,我啥也会,而且我很安全,不会有性命之忧。(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先告诉惠子大树的表面作用,就是因为大树歪歪扭扭,所以不会被人砍伐,在炎炎夏日里,躺在下面乘凉岂不是很好? 再告诉惠子大树的真正作用,大树就是人生的最高智慧,是大道的本体。虽然不能用来做俗世的事情,但可以把他作为精神依托,栽种在我们的心灵沙漠里。我们躺在大树下万法皆空,多么有利于我们悟道。虽然不能用于俗世钻营官场,但会让我们免受各种焦躁忧惧,自在的活着! 鲁迅先生曾对《庄子》曾有一个评价:
自由分为两种:相对自由与绝对自由。从《庄子》中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是我们通往智慧之路的最佳途径。 《逍遥游》文如其名,是让芸芸众生从中悟得逍遥解脱的智慧。浓缩起来不过六个字: 无己,无功,无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