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为土木堡翻案(四)

 thuringen 2022-06-17 发布于上海

接着前文说,解释一下土木堡当天为什么剩英宗一个人。因为既然想伪造成事故现场,那应该是一个活口都不留的,但是英宗为什么没事呢,因为英宗在大营中他穿的跟别人不一样。哪怕他穿的是常服那也是明晃晃的黄色,一眼就能看出来。而参与兵变的士兵肯定都是给了钱的,但是这个钱不包括杀皇帝。

文章图片1

明朝的皇帝还是有点威慑力的,你想明陵六百多年都没人动,何况英宗一个大活人呢。结果就是这些士兵一股脑的当着英宗的面把所有人都杀了,就是没人敢动他,(本来嘛,一个月就那么几百块,玩什么命)。

劫营之后的事就得分开说了,英宗这边不敢回京,因为他怕居庸关有埋伏,然后他往回走,第二天碰到了锦衣卫校尉袁彬,这个就简单了,问袁彬会不会写字,会,妥了,护驾。由此可见,英宗身边是真没人了。然后第三天英宗就碰到了来朝贡的也先。史料记载也先碰到英宗“惊愕未信,致礼甚恭。”非常的意外。随后护驾的人就变成了也先了。

土木堡如果看史书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英宗被劫营是八月十五,而也先带英宗打回北京的时候是十月份,这一个多月他们大同、宣府、内蒙好顿溜达,跟旅游似的,他们干嘛去了,解释不清。

猜测英宗实际上是去北边调兵去了,按照英宗实录记载也先也就两千来人,而且这两千多人还是来朝贡的,不是来打架的,带的是贡品可能连兵器都没带。英宗一看这情况还是算了吧。一万人都被劫营了,你这两千多人啥用没有。英宗的预感实际上是正确的,猜测杨俊带着骑兵打劫完英宗后,并没有回他的驻地独石,而是退到了居庸关守在了那,英宗如果没有几万部队他根本过不去居庸关,而居庸关外能找到部队的只有宣府和大同。

八月十七,英宗到达宣府之后,总兵杨洪不仅不给开门还躲起来了,根本不露面。英宗本来是不知道杨洪策划了兵变,因为打劫的人他脸上不可能写着这俩字,但是英宗七天之前刚从宣府过,你杨洪现在竟然连城都不让我进,英宗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然后转身就奔大同,结果大同也没进去。

文章图片2

英宗实录里没有记载为什么没进去大同,但是国榷记载了,是郭登不给开门。这就很奇怪,因为大同的总兵是广宁伯刘安,为什么是郭登不给开门呢?咱们就从这两个人后来的经历来分析,广宁伯刘安回京城报信被下狱,然后郭登顶替了刘安做了大同总兵,那这就很明显了,大同也兵变了。猜测郭登和石亨控制了广宁伯刘安在大同的家眷,接管了大同城。

文章图片3

宣府和大同都没进去,英宗就不可能再找到兵了,他没办法只能和也先暂时回瓦剌了,当一个月之后他们再回北京的时候,那是也先动员了所有的瓦剌的部队打回来的。就是所谓的京城保卫战。这个咱们下回说。咱先说京城这边。

这时候京城里面大概分成了三派,其中实力最大的应该是以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她控制着司礼监。其次是内阁,而最弱的就是兵变这一派。因为他们在京城只有一个代表就是于谦。

英宗出事的消息传回京城,三伙人各怀心思,各打各的小算盘,内阁听到消息后的反应是迁都。其实从洪熙朝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张罗,二十多年了,终于赶上皇帝出事了,为啥没有迁成,明实录里说是于谦反对南迁,(于谦他家就是浙江的,他为什么要反对)。史书把阻止南迁和京城保卫战的功劳都安在于谦身上,实际上是给于谦后来夺权上位找一个说辞,个人感觉假的。

以于谦当时的身份,(兵部侍郎),他在朝堂上还说不太上话,能够阻止南迁的只有孙太后。因为孙太后的老家是山东的,人家北方人不可能抛家舍业的跟你去南京。内阁张罗的再欢,没有用,因为奏折要递到司礼监,到司礼监孙太后一票就给你否了。而孙太后关心的是他们家的利益,英宗出事,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立朱见深为皇太子。这样就算英宗回不来了,死外头了,朱见深继位她一样是大权在手,因为那个时候她就是太皇太后了,啥也不耽误。

真正关心英宗死活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于谦,但他也不是盼着英宗好,他是盼着英宗死。因为英宗只要是活着就有回来的可能,英宗一旦回来,兵变这些都得玩完。所以阻止英宗回来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了。也没别的办法,就得先把京城的兵权先抢过来。

于谦听说英宗还活着第一个反应就是,调兵。英宗实录记载,八月十九于谦以兵部的名义调山东备倭兵四千五百人,又调北直隶运粮官三万六千人,一共是四万零五百官军入京。第二天,八月二十,又从京城派官员紧急到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命各府选两千精壮之士入京听候调遣。

文章图片4

明朝的北直隶、河南、山西都是八个府,山东是六个,山西是九个。每个府如果出两千那就是七万八千人,加上前一天的四万多部队,两天于谦就调了近十二万人入京。英宗这个时候正在宣府、大同叫门,他弄这么多人干什么,就是为了抢京城。大同宣府都兵变了,也不差北京这一个了。

文章图片5

英宗在离京的时候把京城的军队交给了自己的姑父驸马都尉焦敬,他这个姑父经历比较坎坷,正统八年因为收受贿赂放高利贷,被英宗锁在长安门外公开示众过,正统十三年又因为不上朝被罚了一年的俸禄。所以说他跟英宗的关系不是太好。

文章图片6

英宗巡边把京城的精锐都带走了,就剩下几万老弱病残,于谦从外地调来的人比京城的部队都多,面对压力英宗这个姑父果断选择站位于谦。八月二十日于谦调大同参将石亨入京,升右都督,掌后军都督府事,就全面接管了京城的防务。

文章图片7

控制完京城,下一步就是如何拿下皇城紫禁城,看过清宫戏的都知道掌管京城的是九门提督,而负责皇城守卫的是领侍卫内大臣,两个人,分开的。明朝也是一样,英宗走后,负责守卫紫禁城的是锦衣卫指挥马顺,剩下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看大明风华里就有,根本没有于谦操心,内阁就把这事办了。

八月二十三,锦衣卫指挥马顺在朝堂上被一帮老头当场打死,这才是明朝真正的夺门之变。是于谦和内阁夺了孙太后的门。在对付太监、锦衣卫这个事上,于谦和内阁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马顺一死,于谦利用朱祁钰控制了朝政,而内阁借机会杀了王振全家。

国榷记载,文官在抄王振家的时候有一句话叫“族属无少长,皆斩”,就是他们连小孩都没放过。朱元璋定的法律是祸不及妻儿,明朝的皇帝虽说也杀了不少文官,但是牵扯到孩子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文章图片8

明朝为什么会亡于文官,就是因为这些人做事没有底线。夺门之后,宣府总兵杨洪封昌平伯,控制了京城以北。右都督石亨封武清伯掌管了京城的兵马。

文章图片9

而于谦控制了朝政。在打死马顺的过程中因为内阁的表现出色,吏部尚书王直加太子太保衔。礼部尚书胡滢加太子太傅衔。大家皆大欢喜。夺门之变中损失最大的就是孙太后,他的孙子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就一天就被夺权了。

文章图片10

然后八月二十九孙太后被迫立朱祁钰为帝,她就彻底靠边站了。因为朱祁钰不是他儿子,朱祁钰人家亲妈还活着呢,而且很硬邦。于谦就是利用朱祁钰控制了司礼监,然后控制了朝政。于谦石亨等人夺权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防止英宗回来。就是十月份的京城保卫战…………

更新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