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行动

 rhr3yyaoydn3ni 2022-06-30 发布于贵州
积极勤勉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暗示自己“我能积极行动”,相信“积极勤勉=出色”。
01

积极的反义词

看到“积极”,就会想到“拖延”,在我们的生活中,“拖延”比“积极”更容易出现。

生活中常见的“拖延”行为

例如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把假期作业留到开学前一周,每次都是苦苦奋战一周后,都心惊胆战的返校上学;读本科时,知道自己要靠的四六级证书很重要,但总是觉得时间还早,拖到考试前一个月才会认真的复习,结果只能凭运气;读研究生时,知道自己的科研压力,要写论文,要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要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量,但读研研究生就发现,没有好好认认真真的读好一本书,每次科研的进展也是在导师下最后通牒的时候紧赶慢赶才弄出来的“看不下去”的文字稿。

不到最后,绝不开始学习

事实上,拖延是心理的正常“防卫机制”,也是懒惰且喜爱节约能量的大脑典型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也罢很严重的“拖延”行为称为“拖延症”。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拖延,其实过度的心理压力导致“拖延”,也就是我们被消极情绪所支配,陷入极度不安、焦虑的状态时,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如何积极行动

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积极勤勉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暗示自己“我能积极行动”,相信“积极勤勉=出色”。

为了告别拖延,我们必须要积极行动、快速行动。那如何才能积极行动、快速行动呢?

如何行动呢?

身边小事做起

我们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较好,例如在工作前清理以下桌面的环境,让自己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工作的愉悦感;工作的同时用锁屏软件锁住你的手机,让自己专注工作30分钟左右,不看手机任何信息;每天第一件事规划自己每天的工作任务事件,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天,并完成自己列出来的任务,一天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好多以前做不完的事。

判断要不要积极行动

学会根据事件本身及环境,视情况而定是否需要“积极行动”,生活中的有些事情也是可以敷衍了事。

行动指南

①缓解过度的心理压力;

②摆脱消极情绪;

③确保身边存在支持、管控自己的人;

④通过电子设备等身边的工具创造远离拖延行为的理想环境;

⑤树立“积极行动=出色”的价值观;

⑥慎重分辨真正需要“积极行动、快速行动”的事物;

⑦不给自己乱贴标签;

⑧“忘记错误成功体验”或“改写正确成功体验”;

⑨摆脱多重任务,贯彻单项任务处理习惯;⑩在打扫、整理中运用“阶段性小目标法”,进行多巴胺控制。

好书推荐: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

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微信号:reading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