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古易:阴阳之间纵横运动

 炎炎忆昔 2022-09-06 发布于福建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阴阳之道就是太阳和地球、月球之道。太阳为天,地球为地,月亮为阴。太阳的南北回归运动,形成了春夏秋冬的气候周期,这个周期是南北东西方向的阴阳横向运动。

横向的运动直接决定了大气圈和地表温度的升降。日地之间所形成的温度上下升降运动,是阴阳的竖向运动。这一横一竖温度变化周期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复杂的气候变化。

由于黄道和赤道的交角,以及地球自转的原因,天地之间的阴阳周期并不是同时发生变化的,地球温度的变化要滞后三十天左右,就是说,天气的春夏秋冬与地气的春夏秋冬相差“凡三十度而奇”。

所以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要等到大暑以后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要等到一个月后的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

阴阳的横向运动在前,竖向运动在后,所以王冰注《素问》说:“气之初,天用事。天用事,则地气上腾于太虚之内。气之中,地气主之。地气主之,则天气下降于有质之中。”

也就是说太阳带来的阴阳横向运动,决定于天地之间的阴阳纵向运动。同时纵向的阴阳运动又受到月亮运行的影响,所以《周易》说,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

一句话,地球的公转运动决定了阴阳的大周期,月亮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决定了阴阳的小周期,而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星的运动是阴阳周期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帝日;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日: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曰天气用事。天气下降,气流于地,故曰地气主之。将六气中的每一气中分为初、中两段,则初、中各为30.4375天。为什么要将一气分为初、中两部分呢?《素问》讲得很清楚,因为每一气之中包含天气和地气两部分,为了区分天地阴阳二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