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技术总结

 微创胃肠 2022-09-14 发布于山西
       

概述

   目前,腹股沟疝的微创修补技术包括腹腔内补片疝修补术(IPOM)、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以及全腹膜外腹膜前补片疝修补术(TEP)。TEP以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不需要进入腹腔,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进行操作,成为腹腔镜微创疝修补的理想术式,该术式1993年由McKernan JB首次报道,2009年欧洲疝协会在《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首推该术式。2017国内《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也给予重点推荐。本文结合指南和自身的经验,谈一谈自己对TEP的看法(四步法)。

01

   观察孔的建立:通常采用开放法,在脐下1cm左右取小切口。组织剪分离至白线,切开腹直肌前鞘,用小拉钩牵开腹直肌。进入腹直肌和腹直肌后鞘的间隙。置入12cm戳卡套管,采用镜推法扩大此间隙。

02

   操作孔的建立:镜推出充分空间后,先在脐孔和耻骨连线上 1/3置入5mm戳卡,通过此操作孔向下继续分离腹膜前间隙至脐孔和耻骨连线下1/3的部位,置入另一个5mm戳卡。该方法操作最为简单.不易损伤血管和腹膜。缺点是套管均位于正中线上,器械之间可能会出现筷子效应。

03

   进入腹膜前间隙后,首先应解剖分离耻骨膀胱间隙(Retzius间隙),充分暴露耻骨疏韧带,直疝疝囊处理相对较为容易,将疝囊与假疝囊对张剥离就行,再顺势分离髂窝间隙及Brogos间隙,充分将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去腹膜化,斜疝的话要先分离两边的间隙,孤立疝囊后,在疝囊底部立体游离后,缝线结扎,再离断疝囊,在此步操作中要注意保护死亡冠、闭孔神经、腹壁下血管、危险三角血管以及疼痛三角神经。

04

   经观察孔置入10cm*15cm补片,铺平覆盖缺损,避免补片蜷曲,减少术后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