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入门之太阴病(二)

 庆萌堂 2022-11-27 发布于安徽

今天讲太阴病的治疗。

上期已讲太阴病的本质是寒、或多兼正气虚证。

针对太阴病的本质有六个字的描述:厥、利、呕、哕、满、痛。

按病情轻重来分,厥、利并见最重,再是厥、利、呕、哕、满、痛之非厥利并见之外的并见证,轻者仅为呕、哕、满单见。

阴证重在救亡,先从重证治疗开始。

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直译第92条。

病人"发热,头痛,身体疼痛"是表证表现,而表证应该脉浮,今"脉反沉"。沉为不及,或兼水饮类,为阴脉,故该证具阴象,为阴证。此之表证表现存在,也应该是少阴病。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病人仍显病象,虽有身体疼痛之表证存在,此时应该"舍表救里","当救其里,四逆汤方"。这里,未说"四逆汤主之",而只言"四逆汤方"是告诉人们治疗大法。临床上,四逆汤方可有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方、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四逆汤之不同,根据病情酌选。但原则摆在这里,那就是,阴证虽有表证,但要及时舍表救里,温壮机能即为救亡。

直译第354条。

"大汗",或者"大下利"(包括高频利尿或尿失禁)均是"亡津液",因为人体"津液精汗血"同源,且都能温煦濡养周身。现在,在津液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器官、组织、细胞失去温煦濡养,特别是四肢末梢,血供与回流障碍而呈现厥冷现象,要用"四逆汤主之"。

从"亡津液"的机理,我们不妨补充一下,病人畏寒是必然,或有恶风,或有肌肉拘急抽筋,或有小便难、尿量少。

这里,需要与时方理论予以分清的是,时方之所谓"汗血精津液"是有形物质,归之"阴",为"阴虚",是从物质的形态上来讲的。而经方之所谓"亡津液"即"亡阳",是从功能上来讲的。而本质上,"阳主阴从",并不矛盾,只不过立言的角度不同而矣——这也是经方与时方不能混淆的一个关键点,若入迷阵,人不迷人人自迷,一辈子出不来,更不要提指导临床啦。

四逆汤

折算后的单剂量:炙甘草15g,干姜7.5~15g,生附子5~10g。二煎二服。

药仅三味,汤名"四逆",且剂量调节度大,药性在前期也已讲过。结合第225、277、323、324、330、353、372、377、388、389条可加深理解。

凡四逆辈,多应用于厥、利单见或并见证。

再谈呕、哕的主治。

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第396条"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直译第378条。

"干呕",虽吐而无物;干呕过后,却又常常觉得口中特多涎沫,吐之稍快,并伴头痛。这个头痛,可为阵发性,可伴眼目昏花或头眩或有气流感上冲脑门时即发作,可由单侧或巅顶放射开来。用"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

吴茱萸15g,生姜30g,人参15g,大枣4枚。日一剂,三煎三服。

吴茱萸辛苦温,温中去饮。其它药性,前期均有讲述。

吴茱萸汤为太阴病兼饮证主治方,与大、小半夏汤及半夏干姜人参丸方共同点在于,同为温中去饮方。不同点在于,吴茱萸汤主治太阴病兼饮冲上焦并且辛升苦降,能彻上彻下,甚为激烈;而大、小半夏汤及半夏干姜人参丸主治太阴病兼饮犯中焦。其它如苓桂剂也主治饮证,但属于合病范畴,不在此太阴病学习之列,后期主讲合病时会讲到。

这里,有必要讲述一下饮证。

饮证,乃至痰、饮、水、湿,异流同源,均为阴邪,由太阴虚寒造成,即中焦"胃"的温煦之力不足,致这些病理产物形成。

按病理分,最轻的是湿,湿之聚为痰,痰多为饮,饮积成水。

一定程度上,湿多溏便、或兼完谷不化;痰多呕,吐涎沫;饮多哕,身上时有电流穿击感或掣痛;水多肿,或兼小便不利。

直译笫386条。

"霍乱",是指发病急骤,突然上吐下泻。同时,"头痛,发热,身疼痛",疑似表证。这里,头痛、发热、身疼痛本就是表证表现,为什么说是"疑似表证"呢?因为主症是"霍乱"。所以,突发上吐下泻,并伴有头痛、发热、身疼痛这些表证症状的疾病,它不是表证。若误认为是表证之葛根汤证,那就坏啦。因为葛根汤证是表证兼利证,而葛根汤加半夏汤证是表证兼呕利证,症状颇多相似,最容易形成误断。

那么,这里有几个判别要点要抓住。

第一,发病急骤的是霍乱,虽有表证,不能从表施治。热多呢,则想饮(凉)水以自救,是合病,仍为阳证,以五苓散治之。临床上,这种情况较少见,多半会急转太阴。此之阴阳之别,在于饮水之温凉上别。

第二,发病急骤,虽有表证,但不饮水、或饮即吐、哕者,属太阴病,当以"理中丸主之"。

第三,从排泄物可以鉴别。初次腹泻可为粪便,便次频繁,当无便可排时,可为血水黄汤。此是危证,当急救太阴,稍有迟绶,生机即失。

第四,霍乱带有疫病性质,要高度警惕。

再释第396条。

仲景《伤寒论》全文398条,此是第396条,为瘥后劳复阴阳易篇,大意是护理、调理中焦。

大病过了险关以后,这个人口里涎沫多,吐之为快;虽吐又生,吐之不尽。这是什么?这是这个人中焦有寒不能化饮,饮呢上犯胸中,见于口腔内就是津液满口,"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第386、396两条都是讲理中丸。

理中丸也可为汤剂,称理中汤或人参汤,是个温中去饮的缓剂德药。

理中丸

人参、干姜、白朮、炙甘草各45g。捣筛,蜜合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400~800m|),和一丸(约10g),研碎,温服之,日三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再谈满、痛的主治。

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14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直译第66条。

发汗后,也可以是不在发汗后,总之,津液有所丧失,原本脾胃功能不强,消导无力,会出现纳呆、食后更显全腹胀满、或者口泛酸腐之气、或者嗝逆,用"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甘参汤

厚朴、生姜各30g,半夏15g,炙甘草8g,人参5g。日一剂,三煎三服。

直译第100条。

这个人生病了,这个脉象呢,浮取脉涩,沉取弦直有力。涩呢,表示外血不足。弦呢,主寒主痛;少阳病"血弱气尽",脉也弦,也有腹内痛的现象。所以,弦脉表示"法当腹急痛"。如何鉴别呢?先吃小建中汤。吃不好,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

桂枝、生姜各15g,芍药30g,炙甘草10g,饴糖60g(分三份),大枣4枚。日一剂,三煎三服。

这里,单凭脉象断证,未免武断,所以也只能试药。其实,从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可以看出,主因跟"营卫不和"相关,即气血不调和引起的中焦满、虚证。其腹痛当是绵绵作痛,其满仅限于中腹及以下部,可伴有食欲不振等,与小柴胡汤证有明显区别。

直译《金匱》大建中汤证。

这个人心胸中是大寒痛,是依据那些证据判断的呢?第一,这个人呕,不能吃饭喝水,并且自感腹中冰凉,说明胃肠有问题,而且跟寒相关;第二,自感腹内有长条形的东西要强行往皮外来,并且依稀可看见有头有足的样子,这个东西一有动静,人就感觉到痛,而且不能按,按了会加倍地痛,这是什么?这是内寒太甚,产生的饮太重,向外攻冲。用"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

蜀椒10g,干姜30g,人参10g,胶饴90克(三等份)。日一剂,三煎三服。

有关太阴病治疗,我这里是按上述六个字分开来讲,是为了便于理解。临床上,没有绝对的界线,其证候单见或并见或多见常常多型发生,但不管形式之多样,只要掌握太阴病本质是寒、或兼虚证便不会迷失方向。

若按修车思维,用故障树来形象地描绘诸方证的话,最轻的是小建中→厚朴生姜半甘参汤→理中汤→小半夏汤、甘草干姜汤、大半夏汤、半夏干姜人参丸、吴茱萸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

太阴病因是阴证的极期,治疗也不仅限于温壮法、温滋法,还有温涩法、温潜法、温下法、温通法等。这不在入门级范畴,本篇已有部分浅涉,随着层级的提升,以后会有串讲。

今天的重点,就是掌握四逆汤、理中汤、厚姜半甘参汤及建中汤的用法。

凡方剂之应用,深谙药性是关键。

至此,《伤寒论》六病及主治法已全部讲完。

我们学习它,首先有六病"题纲"的建立,初步扎了个框架。可别小看了这个框架,它的建立,针对日常疾苦,游刃有余。也许,大家说我夸大了。其实,只要大家都读懂了我说的,记住了该记的,用之指导日常的健康维护,一点都不夸大。

下期给阴证作个小结。

关注我,翻阅敝号历史文章,不须投入太多精力,也许在有意无意间,你竟也成了自己的中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