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 优质书评

 全好学 2022-11-29 发布于广东

凹凸星社·读书联盟

2022年11月优质书评 [二]

  • 全老师:
    《道德经》老子

  • Stone:
    《荒原狼》【德】赫尔曼·黑塞

  • 河边的卡西莫多:
    《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曹雨

  • Jiu:
    《大国大城》陆铭

  • 聪明大度: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高尔诺:
    《论人类的认识》[英]约翰·洛克

全老师:

《道德经》老子

总结47-49章,分别讲了:由外至内、由加至减、由我至他,人的三个转变。百姓常常迷失在耳目私欲中,但是圣人还是能够把百姓当孩子一样看待,包容他们的不善美和不守信行为,因为圣人看到人人心中本有良知。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能够保持自己的收敛和共情吗?我们可以学会设身处地,先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身上,感受他们的感受,不加警告、责备、批评、讽刺和教训,给对方激发良知良能的氛围而已。能够做到无差别的对待善与不善,做到无条件的爱,真是挺难的,但我们不能放弃这样的信念和修炼。生活的时空可以暂时与不善、不信者保持距离,心里的包容和祝福却是长久的。

Stone:

《荒原狼》【德】赫尔曼·黑塞

如果你也常常思考生活,也曾在现实与理想,平庸与奋进,消磨与清醒之间摇摆;如果你也是那个虽然在现实中生活,但有时又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一心想跳出现实,过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人的话,那么我想你可以来读一读德国作家黑塞的《荒原狼》。

究竟是不断地探问生活的意义还是接受生活与现实合为一体,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比例问题。我想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哪个人只活在纯精神的世界里,也没有哪个人只单纯的活在无意义的真空里,我们有无数个“自己”,就像书里的主人公哈里.哈勒尔觉得自己体内还有另外一个“荒原狼”的存在。

整本书并未给我们提供答案,只是通过一种似真似假又带点魔幻的体验让我们不断地变换视角去看待和体会不同的生活。我们究竟是要怀疑生活还是要质疑自己,让人有点难以抉择。就像书中赫尔米娜所说的那样:“我想,生活肯定总是对的,如果生活嘲弄了我的美梦,那么,我想,我的梦大概太蠢,我的梦大概没有道理……我看到,哈里,我的梦想是对的,百分之百正确,你的梦想也对。而生活是错的,现实是错的。”

但不管怎样,作者在结尾告诉我们:“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我又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杨本芬老师写自己外婆的那本《秋园》里她外婆记下的最简略的生平的最后两行:“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我想:把生活当做游戏,选择“学会笑”,总归能让人感到一些安慰吧!

附录摘抄:“”对当前这个简单、舒适、很易满足的世界说来,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的欲望太多了,这个世界把你吐了出来,因为你与众不同。在当今世界上,谁要活着并且一辈子十分快活,他就不能做像你我这样的人。谁不要胡乱演奏而要听真正的音乐,不要低级娱乐而要真正的欢乐,不要钱而要灵魂,不要忙碌钻营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场作戏而要真正的激情,那么,这个漂亮的世界可不是这种人的家乡……”

河边的卡西莫多:

《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曹雨

这本书对于槟榔这种上瘾物有着非常有意思的介绍和研究。其中我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点,是为什么在中国,湖南特别是湘潭会成为槟榔流行的区域?槟榔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植物,在我国也只有海南是主要产区,所以海南人嚼槟榔很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偏偏湖南人也喜欢嚼槟榔呢?

关于这个问题,传统上有几个解释,其中最主流的解释是战乱瘟疫说,是说在清朝建立时期,曾经在湘潭大肆屠杀,收尸人为了防御尸体的“瘴气”,会嚼槟榔辟疫,至此以后开始流行下来。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有道理,但是细究下来存在很多漏洞:明末清初遭遇战争的城市多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比湘潭更有名,为何其他城市没有流行槟榔呢?槟榔作为鲜果难以保存,致瘾性比起烟草又弱了很多,为何几百年间能一直在一个不产槟榔的地方流行?

经过作者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湘潭流行嚼槟榔的传统,其实正是清末民初时代大变迁的缩影,在这种果子的背后,其实是见证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巨变:其实湘潭人嚼槟榔的历史远没有这么长,在1818年的《湘潭县志》才第一次出现在宴席上制备槟榔的记载,这个时候清朝建立都快两百年了。在较长的时间内,从我国唯一的开放港口广州向内陆运输货物的方式是河运,而北上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湘桂水运,从广州先往西走梧州入桂林,再转入湘江水道最终进入长江到武昌,从湖北转运到河南、陕西等地;另外一条则是粤赣水道,从广州到三水,进入北江过韶关南雄,然后进入赣江水道,从鄱阳湖进入长江,这条路可以非常方便的抵达长江下游的安庆、芜湖乃至苏南浙北地区,再从京杭大运河抵达山地直至京师。由于在清朝,江南区域经济发达,所以粤赣水道的运输量是比湘桂水运更大。但伴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口通商的新格局出现,粤赣水道的货运规模迅速萎缩,相关的人员大规模失业,也造成了粤闽赣地区的客家社会极度动荡。而另外一个间接的后果,是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伴随着太平天国在南京割据,这条线路几乎完全破坏,而让湘桂水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湘潭,恰恰是这条水路的重要节点。

某种意义上,湖南是太平天国战争中间接的最大受益者。在当时也有了“金湘潭、银益阳”的说法。作为中药的一种,槟榔自然也随着水运来到了湘潭。但毕竟只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比起谷物来说槟榔的运输量非常低,那为何湘潭会流行嚼槟榔呢?这是因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运输也形成了不同的中心,长沙、汉口等地成为了大宗商品的中心,而湘潭则成为了药材市场的专门商埠。这就完成了湘潭流行槟榔的基本条件。而在文化含义上,由于嚼槟榔相比于烟草来说气味较为清香,并且长期以药品的形式出现,这让湘潭的传统乡绅接受起来更容易。但最终让湘潭的槟榔流行的最后一个条件,还是因为太平天国。在1853年至1863年期间,太平天国和湘军在九江至安庆一线长期拉锯,对当地的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而堆积在此的货物,没有办法再按照原来的路线运输。为了止损,当地的商人只能低价在当地大量抛售,而作为可以成瘾的槟榔,也就此在湘潭地区大量出现在市场。也就是这十年的时间,让当地养成了嚼槟榔的习惯,也形成了独特的湘潭槟榔吃法。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哪怕海运已经取代了河运成为了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湘潭人消费槟榔的行为也已经形成了,槟榔以上瘾物的形式成为商品。

但是真正让槟榔走出湘潭的时间,又要过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湖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湖南文娱业的成功,湘潭槟榔的厂商开始形成规模化,也通过广告逐渐走出了湘潭、湖南,在全国形成流行。在今天,湖南有将近30万槟榔从业者,创造了近百亿的利润。

当然,作为一种强致癌物,槟榔会造成口腔癌,所以正如香烟和酒精一样,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商品。但在槟榔的故事之中,也能看到经济的作用有多厉害,多少习惯和文化,看起来像是玄之又玄或者高深莫测,但其实在背后的原因,经济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核心。关于槟榔的故事,在本书中还有很多。或许这就是自然史的魅力,每一种熟视无睹的事物背后,都是无数历史和无数人参与其中的结果。

Jiu:

《大国大城》陆铭

“越是将历史拉长了看,我越是相信,决定人类发展轨迹的是普遍规律,每个国家的特色只会在普遍规律下开花结果。”

作者以经济学普遍规律为工具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力图理清现有问题及未来方向。与《置身事内》去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的现实主义不同,本书是一本讲述政府应该怎么做的理想主义式书籍。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天然的存在很多局限性,没有一种最好方案,更多时候是在参考历史、结合现实情况选择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案,而这个方案是否真的是相对较好的方案,更多时候需要靠实践来解答。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是一把用以预判、衡量政策好坏的尺子。而这本书,就是从普遍规律出发分析了各种政府政策的优劣。对于已经制定、践行的决策,没办法倒回去假设如果选择另外一种政策会否有更好的结果。只能在现有情形下,力图去达到更好的结果。

作者行文分为两部分,一为“大国”、一为“大城”。

作者从规模经济出发论述大国存在的合理性,随着国家规模扩大,国防、战略性产业(类似民用大飞机产业等)可以借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人均成本,从而获得产业的发展。但国家规模不是无限扩大的,借用地理经济学的理论,用3M和3D来进一步分析城市问题、区域问题和国家问题。

3M即Time、Grime、Crime分别用以表示拥挤、污染和犯罪问题,3M即城市发展的成本。城市或国家规模扩大的基础一定是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能够抵消掉城市发展的成本。

3D即Density、Distance、Division,密度和距离主要是用以分析规模经济效应,分割体现了政治性指标,亦即生产要素是否可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借用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之前在衡量全球石油储存量时经常会有一个表述方式,只够使用XX年。石油会不会用完?在经济学领域的答案是很确定的,不会。因为,当石油储存量逐渐减少时,开采成本逐渐增加且因其稀缺性,其价格必然会随之上升,则将有更廉价的替代品取代其市场地位。

借用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出另一个问题,中央政府真的可以毫无制约的解决所有问题吗?

讲到国内财权必然提到分税制改革,而分税制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重新进行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权分配。为何?一个财权有限的中央政府能够有力的推进政策践行吗?出门七件事,件件都要钱。尤其是公益性或外部性较强的政策,地方政府缺乏推进政策落地的动力和积极性。

作者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不可能三角“国家的统一、经济效率的提高、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三个选项中只可能实现两个。而也可以用此来说明我国城市化的进度究竟发展到哪一步。我国的大城市真的已经大到极限无法再承载新的人口,所以必须用政策这种“有形的手”来进行城市规划吗?

考虑到地理特质,平原地带必然比高原多山地带可以承载更多人口,结合“胡焕庸线”分析,该线东侧区域以4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九成以上的人口和GDP。所以虽然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但结合地理因素分析,人口分布不均并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甚至我们应该进一步允许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这样低经济效益地区的人口向高经济效益的地区流动,才会慢慢趋向人均经济效益均同。

我国长期以来的低利率投资环境导致经济发展的收益大部分为资本获得,而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有限,这导致了人均收入差距过大。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虽然收入差距拉大,但因为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有着翻倍的成长,所以不会造成社会问题。当经济发展减速时,因为“隧道效应”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城市真的是因为太大了才有的“城市病”吗?很多时候会简单的将“城市病”归因为外来人口,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滞后性,很多在规划初期预测的未来经济发展及人口变动可能滞后于实际发展,不应该套用已经落后的预测数据来批判现有城市的人口规模。

“中国的问题,一向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明白,二是装糊涂。如果只是不明白,还好办,那就说道理、摆事实。难的是,如周濂那句流行的话一样,'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公共政策,往往事关切身利益,装睡的人也不少。说道理、摆事实也都不行。这时常让我气馁,我甚至觉得,其实有些时候,我们难以突破自己的局限只是因为我们固守着某种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我们之所以安然于此,只是因为某种无知,让我们觉得自己得益于不公正的政策是理所当然的。”

希望我们讨论公共政策时,能把自己放在“无知之幕”的后面,不要成为利益相关者。

聪明大度: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物形象与评价:斯乜尔加科夫(以下简称斯乜尔)

斯乜尔的身世,他是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却没有任何名分,从小受到压迫,在家里只是一个仆人,无法享受对应的地位,被其他仆人拉扯大。他不信教,也不相信道德。

斯乜尔是一个典型是一个自命不凡瞧不所有人的人。内心阴暗,骄傲,逮住一个点,自诩居高临下取笑别人。 阴暗面表现喜欢把猫弄死然后举行葬礼。格里(把他带大的仆人)给他讲圣经故事总能问些很刁钻的问题,当别人答不出来就耻笑别人。仆人对他小时候的评价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简直不是人。

他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衣服总是整整洁洁,把皮鞋擦得锃亮反光。能烹调出美味佳肴。

他非常害怕米嘉(卡拉马佐夫长子,痛恨父亲,后来弑父案的被告),米嘉经常扬言不服从要杀死他。这样自负的人,见到米嘉吓得浑身发抖,觉得自身低微,自己弯下了腰。可见他的骨子里欺软怕硬。

虽然表面上对卡拉马佐夫忠诚,但斯乜尔打心底看不起所有人。唯一他觉得伊万(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可以跟他相提并论。并曾多次对伊万表示跟聪明的人交谈是有意思的。因为这句话隐藏着对卡拉马佐夫的杀机。

斯乜尔在别人的眼中却是有癫痫的白痴,一条卑微的狗,不配跟贵族谈尊严、谈权利、地位卑微的人物。后来真的杀死卡拉马佐夫,拿走了三千元,并顺利地嫁祸米嘉。所有人都以为米嘉弑父。

在伊万第三次回访中,斯乜尔清楚交代杀死卡拉马佐夫的经过,并且完全看穿伊万心里所思所想。眼前在外人眼中被看不起的白痴震惊了伊万,最后不得不给予他竟是心思细密,有条理且聪明的评价。斯乜尔只回了一句,我一直都很聪明只是你的骄傲看不起我而已。就在坦白自己是凶手之后,第二天就上吊自尽了。

虽然斯乜尔很让人讨厌,性格孤僻,道德败坏。当时社会善人一边谴责他没道德,一边又逼着他不道德。对于善人的高尚,只会让他反感,他生活在底层受尽凌辱,讲道德善人于其而言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社会上有一批类似于斯乜尔的人。他们大多是受过一点教育,但受教育程度并不太高,智力也不太出众,他们的见过一定的世面,但仅止于见过,他们的先辈都是行尸走肉般作为别人意志的产物活完一生的人,无法给他们任何有价值的指导,经济水平无法支撑起他们的欲望,他们生活中到处“不公平”,又没人给他们指出方向。在自己闭环思维中自我怀疑而不可复加,有时便极端地走上不幸的道路。

 高尔诺:

《论人类的认识》[英] 约翰·洛克

本书是洛克对理性主义的天赋观念的批判,探讨人类如何理解世界的,目的是理解“人类如何理解”。

“理解”需要有观念,观念是我们理解的基础,我们借助观念理解世界。在观察里面还会出现各种感受或产生一些想象,比如美好、喜悦、恶心等等,有了这些观念,我们才能够去欣赏。在英文中观念是“ideal”,洛克的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应,即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形象。他认为观念是一个人在理解、思考中所有事物物像,包括幻想、意念、影像或者其他大脑想到的任何东西。

在洛克之前,笛卡尔提出了三种观念:1.感官观念,即外来的观念,这类观念不一定正确因为感官往往会产生错觉。因此需要理性审查来判断真假。2.天赋观念,是通过理性能够清楚明白的观念,是理性固有的观念。这类观念是普遍确定、绝对正确的观念。3.捏造、幻想的观念,这类观念只要用理性稍加审查就知道是假的。笛卡尔将第二种观念称为“天赋观念”。

洛克反对这种说法,他从理性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思辨地进行否定普遍的天赋观念。对于同一律和矛盾律:

1.凡存在者存在(巴门尼德的“同一律”)。

2.一个事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矛盾律”)。这两个久远的理性定律最适合被称为“天赋观念”,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例如儿童和白痴。如果真的有天赋观念的话,那必须是所有人的心里面都应有的一些观念,而且是不需要知觉或者理解的就能知道的(同一律)。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可能是儿童没有意识到这些观念。洛克对此反驳说,如果人们有这些观念但是没有意识到,那么就不能说这些观念是在人心里面的;因为按照这个说法,一个观念不被人意识到,但是又被人所拥有,那么可以说所有的观念都是人所拥有的,只是现在没有意识到(矛盾律)洛克因此论证了没有任何的“天赋观念”,即使是上帝观念,例如在非基督教的国家就不存在。即使说人们心中都有一个上帝的观念,也不能说这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对上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观念不是天赋的,那么由观念组成的真理、命题和知识也都不是天赋的。同时洛克还补充说,即便婴儿在刚出生后可以有饥饿、干渴、软弱和痛苦一些微弱的观念,可是我们完全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确定观念,因而是一张白纸,他们各种观念都是由于他们的经验到、观察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事物得来的。

为什么只有人能产生观念,而动物不行呢?洛克认为这是因为人作为主体有一种能力,观念来自于物体的性质,我们通过主体的感官能力感觉和知觉到了这些性质,由此在大脑内形成观念。关于物质的性质,洛克分成三种:

第一性质(原始性质),例如凝性、广延、形象、位置、运动、静止和数目。是食物固有的、不能分离的性质,无论外在施加怎样的变化都不改变,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在第一性质中洛克提出了一个“凝性”,指通过触觉感觉到的(但不是事物凝固的特性),是我们一切感觉观念的基础。我们通过“凝性”来直观地确认事物的存在与否。

第二性质(可感性质),比如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这些性质都是主体主观的感受。

第三性质(能力或作用),例如太阳发光、火让冰融化等。实际上这个性质由第一或第二性质产生。洛克认为,第一性质是感官产生的;第二第三性质是我们知觉产生的,例如手碰到火感觉疼痛等都是知觉的感受,也是我们“反省”后形成的观念。一到我们意识到可以感觉事物,也就有了知觉的概念。洛克的“知觉”是指我们反省自己在看、感觉、思考的时候所经历的东西。任何人只要反省自己心中的经验,就是“知觉”。人类的感觉能力不一定强于动物,但是知觉能力一定是最强的,从而产生各种想象、信念或情绪。

洛克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是被动产生的,复杂观念是人心对简单观念进行加工产生。复杂观念分为三类:1.复合:2关系;3.概括(抽象)。也可分为实体(独立自存)、情状(附属性质)和关联(例如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因果)。洛克认为,我们的因果观念来源于对事物的观察,来自于我们的经验,我能对现象事物按照时间赋予因果。而这种能力来源于我们的感官可以发现各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因是就是能使事物开始存在的,所谓果就是由别的事物导致存在的。

洛克认为,人的观念是零散的,对观念进行整理,形成有逻辑或者有体系的观念结构就是知识。人们通过把握力将观念变成知识,把握是指对从感觉和反应中得来的简单观念加以保留。把握力分为思维与记忆两种,也就是保留的途径有两种:

把心中所得观念真实地呈现,即思维。

把记忆中的观念提取出来,即记忆。

现代脑科学证明,我们的记忆存储和提取经常出错,它并非像硬盘一样直接导入,而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装和组合,构建临时记忆库。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可以被虚构的。记忆是形成观念的重要基础,但是记忆有两个缺点:

可能会消失或扭曲。

记忆的存储和提取都是比较缓慢的。

洛克也意识到记忆的缺点,由此创造的观念也将不准确。因此我们还需要一种分辨力,可以区分各种观念差异的能力。分辨力让我们保持清晰的观念,精细地区分各种观念之间的细小差异。当我们能够在某个领域分辨观念细小差异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定位问题。

我们将简单观念加工成复杂观念,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观念进行命名。当我们需要表达大脑内的观念时,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和声音)来表达。语言是概念的外在标记,或者说是思维的表象。我们通过语言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就像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表情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内心一样。知识和语言的关系紧密,在分析哲学中,语言是连接理性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纽带;在人脑中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和知识,唯有通过语言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其实还可以通过行为?)。知识和语言的关系是非自然、人为赋予的,它并非客观存在。因此,语言标示事物的时候常常是不明确的,我们言说事物的表达往往是含糊不清的,例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往往有不同的意思;文字也是如此,文字是记录思想并且传达思想,但是文字本身的意义往往也是含糊的,它需要参照物、需要一个语境。语言表达常常与事物本身不能完全匹配。洛克认为,语言的这种缺陷是因为我们所表达的是抽象观念而非直观的、简单观念,所有的抽象观念都具有模糊性(失去了具体性)。抽象的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也具有模糊性,这也是为什么知识往往很难被准确把握。哲学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各种观念进行澄清和把握。

洛克认为,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者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知识是建立在来自知觉对观念的肯定或否定基础上的。对观念的肯定或否定有四种类型:

同一性或差异性,即确定同一事物,正是借助了同一性人们能够明白无误地知觉到各个观念与自身相符或者有差。这是我们认知底层的两个不证自明的观念。

关系。观念都是独立的,如果无法将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关系,我们也就无法形成知识。

在同一实体内共存或必然的联系。

实在的存在,即观念是实在的、非虚构的、非幻想的,例如我们对自身的观念是实存的。

知识是建立在观念基础上,因此不能超出观念。因此洛克认为无知的原因有三类:1.观念的缺乏,即认知程度低、观念不够丰富。2.缺乏对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3.缺乏批判性思维,没有对观念、观念的关系进行考察,将错误的当成真的。洛克还认为即使我们避免了上面三种情况,我们所知的知识也是无限宇宙里面的一小部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知的深渊。

我们的大脑并非直接认识事物,而是通过观念认识事物,因此我们的知识之所以为真,是因为观念与事物有一种契合。观念是外在事物在人心的作用结果,因此洛克认为观念是具有实在性,在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同样具有实在性。康德对此进行批判,他提出“十二范畴”(即理性的线条形式/结构,包括量、质、关系和模态),认为这些范畴是我们无法感知到的,是理性的先天形式。康德一方面承认知识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认同知识需要理性的先天形式(先天的认知框架)。康德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知识起源于经验但形成于理性。

在确认了知识的可靠性后,洛克认为真理也是一种知识,只是真理是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的知识,真理是按照实际事物的契合与否而进行各种标记的分合,即真理是符合客观事物。这就是经验主义典型的真理观,即真理符合论(真理即符合事实)。这种真理观是基于归纳法(经验主义),康德对此也提出了挑战,他认为不是真理符合事实,而是客观事实符合了我们先天的认知形式,即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另一个真理观是真理融合论,即看一个真理是否满足于一个前提或者在一个更大的真理内,是基于演绎法的真理观。

洛克还解释了实体观念,他认为实体观念是简单观念集合而成,各个简单观念依附于实体观念。实体观念以外在事物为原型,却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因此,洛克认为实体观念的实体性有所欠缺,或者说其实在性并非直接。真理的普遍性和确定性就是要确定各个实体观念间性质具有必然性,例如天鹅是白的是确定天鹅实体的白色性质的必然性。这里有两个必然性是难以确认的:1.不同实体间性质的必然性,例如所有我们已经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但是难以保证下一只天鹅是白色的。2.不同简单观念间的必然性,例如白天鹅是白色的、长脖子,但是也可能出现黑色的长脖子的天鹅。这是因为实体都是独立的,它们的性质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对于各种实体很少有概括性的、毫无疑义的、确定性的命题。而这点被休谟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怀疑主义的理论:基于经验的归纳,永远无法获得确定的、普遍性的真理。

凹凸智慧社

情以书牵 利出一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