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138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怀疑与学问》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郭哥评课之《怀疑与学问》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1月24日,我听了远洋学校蒋琨老师执教的《怀疑与学问》一课。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能够有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是十分满意的。这节课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此前,我们已进行过几轮培训,包括专题讲座、小组集体开发课例、个人单独开发课例、集体研磨课例等,已经逐渐普及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那就是阅读教学要设置精准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确保目标与教学、学习之间的一致性,然后围绕目标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价,这样就能确保目标与教、学、评之间保持一致,这也是我说的“有效阅读教学”的精要所在。本节课也践行了这样的理念,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通过跳读与略读,理清文章思路,找出中心论点。2.能根据文中的过渡句和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论证思路。3.品析论证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围绕这些目标,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跳读换题目,画出原文中体现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句子,然后分析判断哪一句可以作为论点式题目。2.略读明构造,要求学生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分析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进而明确文章思路。3.精读第六段。通过完成结构图,划分段落层次,概述本段的论证思路。在此基础之上,体会和把握议论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你。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这就确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是注重阅读方法的训练。我注意到,教师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以“跳读”“略读”“精读”作为引领。阅读方法是七年级要落实的教学点,在初三课堂上进行复习和应用,我觉得是应该的。而且,阅读方法和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结合的。首先,我们把握一篇议论文的论点,可能不需要每一句话都读,例如有一些具体的事例,引用的名言等,是可以跳过去的。用“跳读”的方法去找中心论点,是符合日常阅读习惯的。其次,通过略读的方法明确文章的思路,也是可以的。因为通过把握文章开头与结尾、每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其他关键句,就可以把握一篇议论文的结构。再次,通过精读的方式把握具体段落的论证思路和语言特点,也是比较适合的。一篇文章的结构与思路,不同于一段话的论证思路。对于某一段话而言,需要具体分析句子与句子、句群与句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把握论证思路,即先论证什么,后论证什么,同时也能学习论证方法,即先用什么方法论证什么,后用什么方法论证什么,这些都需要对段落进行精读。而要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自然也是用精读的方式,同时使用换词法、删减法、还原法等方法。

三是既注重文体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老师教议论文,根本不注重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文本,而是以文本为工具,来学习和训练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这实际上是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表现。不管是以后读议论文,还是考试做题,都需要读懂文章,而仅仅掌握抽象的文体知识,是无法读懂文章的。蒋琨老师这节课,能够同时兼顾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这一点是值得其他老师学习的。训练思维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完成结构图,通过比较“一切学问家”和“很多学问家”的区别,通过分析冒号的作用等等。当然,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不是割裂的,如何更好地将两者融合,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

在评课时,我也提出了两个修改意见。这两个意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有什么重大缺陷,而是如何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一是如何处理背景资料。一般教师是将其作为课前导入环节,蒋琨老师也不例外。我觉得这种处理过于机械化,而且降低了背景资料的价值。巧妙的处理思路是:将背景资料作为解读文本的支架,或者说是将背景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学生某个地方读不懂、读不好,此时可以引入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怀疑与学问》而言,我觉得理解的难点在于:这是一篇带有学术味道的议论文,它陈述的是做学问的道理,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道理。那么文中的“怀疑”,有哪些是指向生活道理,有哪些是指向做学问呢?这一点要加以区别。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阐述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呢?作者为什么会提出相应的中心论点呢?此时,就可以引入有关顾颉刚的背景资料,包括其生平经历、学术主张与学术成就等,借此也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是在思维训练时,除了逻辑思维训练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请学生比较“一切学问家”和“很多学问家”的区别,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是课本的表述好,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比较单一。因为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如果说“一切学问家”能够加强论辩的气势,那此处为什么要用“许多”而不用“一切”呢?在这方面,肖培东老师的处理十分精彩。既然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怀疑与学问》,那学生能不能发挥怀疑的精神,对这篇文章进行思考与讨论呢?果然,很多学生认为,文中的“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过于绝对。如果说任何新的发明和理论,都要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之上,那么世界上第一种发明和第一种理论是如何产生的?按照“无穷后退”的逻辑,总是有一种发明和理论不是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之上的。此外,即使不是第一种发明和理论,也未必都要经过怀疑。例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新的学说与主张等,这些都与怀疑关系不大。因此这句话中的“都是”就显得过于绝对。那是不是说,“都是”用得过于绝对,是不是教材错了,或者顾颉刚的观点错了,那也未必。这恰恰可以从方面论证出议论文语言严谨准确的重要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