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华为?先要避开“三个陷阱”

 转型刚刚好 2022-12-04 发布于北京

多年前,北大黄铁鹰教授的那本《海底捞你学不会》,让“海底捞模式”成为企业界当年的爆款网红。

一时间,从服务业到制造业,从国企到民企,逢管理必谈海底捞。后来的事实证明,照猫画虎很难有好结果,海底捞果真只有一个,你成不了海底捞,只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江湖代有大哥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现如今,“海底捞模式”已渐行渐远,甚至,海底捞自己都在反省自己的大冒进战略。

如今的主角变成了华为,华为如何做战略,华为如何做管理,华为如何做文化灰度?熵减、奋斗者、铁三角、BLM、战略控制点、轮值CEO……,只要是华为的,闻起来都香。只不过,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谁学谁知道。

多年前的海尔,后来的万科、德胜洋楼、格力、胖东来、三一、小米、阿里巴巴,要么是不分行业的普遍追捧,要么是特定行业内的定向追捧,总之,不少明星企业都享受过“接待外部参访络绎不绝”的待遇。

有定力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飘,依然埋头改善创新;没定力的,真的就把自己当明星企业了,飘没飘不知道,一蹶不振是有的。不得不说,华为是有战略定力的,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把外界的褒奖当荣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只不过,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学华为,太难了,哪怕有那么多研究华为模式的畅销书,有那么多有华为背景的顾问和专家,折腾半天,不仅没学到真经,反而让自己骨折。能学到华为精髓的,当真是少之又少。

有位近两年一直学习华为的企业家朋友和我交流:学了两年华为,一路磕磕碰碰,学之前激情澎湃,学之后没啥改变,是华为学不来,还是我们学的方式错了?

我说,你的企业这两年学华为学了什么?

他说,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持续自我批评……

我说,还有吗?

他说,五定三看、战略控制点、BLM、铁三角、灰度管理、军团模式……

我说,你是标准化产品,面向C端,为什么要学华为针对B端大客户的“铁三角”,这不是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吗?

他说,当时没想这么多,就觉得这个模式感觉挺不错的,华为做的又这么好。

我说,你知道华为当初为何会有“铁三角”模式,“铁三角”之前是什么模式,为什么没有采取其他模式,最后选了这个模式?

他说,这个确实不知道。但只要东西好,拿来就好了,都能成就华为,我这么小的公司,肯定没问题……

这场对话持续了很久。我们聊到了很多企业如何向华为学习的具体案例,从业务模式到运营体系,从流程优化到企业文化,从组织架构到能人管理,从市场策略到团队管理。

跳出来看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习华为,包括企业以往经常会做的行业对标、跨界学习。无论是向行业标杆学习,还是向竞争对手学习,或者是明星企业学习,出发点一定没问题,可为什么学习效果不佳?以学习华为为例,以小见大,我还真发现了很多企业学习华为的三个“陷阱”:

陷阱一:学了华为的“表”,没有学华为的“里”:

陷阱二:学了华为的“当下”,没有学华为的“过去”;

陷阱三:学了华为如何“吃肉”,没有学华为如何“挨揍”;

以下,我们就分问题展开

三大陷阱之一
——————————

学了华为的“表”

没学华为的“里”

什么意思?很多企业学了一堆名词、工具、方法、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华为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实践效果好,让华为实现了战略执行一体化,避免了战略和执行两张皮,避免了老板和高管自嗨式战略,将“顺势而为,做正确的事”与“高效执行,正确的做事”充分结合都一起,是华为实现持续增长的有效保障。

这些,都无比正确。但问题是:

1、华为为什么选择BLM模式,IBM之前是怎么做的?

2、华为当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在此之前采取什么方式制定和执行战略?

3、要推行BLM,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对组织有哪些要求?

4、开始推行BLM时,遇到哪些问题和障碍,如何解决的?

5、要推行BLM,需要哪些组织变革的配套措施?

6、业内有哪些企业学成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7、哪些企业,其实压根不需要BLM?

8、华为所处的行业,与本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哪些不同?

9、华为人才队伍的底色是什么,为什么能做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这些问题,才能帮助企业由表及里。将其他企业的优秀实践,与自身的问题相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而不是看到什么好就学什么,学了半天压根和自己没啥关系,甚至还成了阻碍因素,这就不是学习,而是变成了一厢情愿的瞎折腾了。

瞎折腾的代价是什么?学习成本、变革成本、试错成本、时间成本、战略成本、团队成本……学习当然要付出成本和代价,这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从一开始方向不对,甚至与自己所在的行业发展趋势截然相反,拿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那就不是成本和代价问题,而是企业的生死问题了。

所以,“由表及里”的学习,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学习别人,还能让企业在任何时刻,都能回到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增长,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大陷阱之二
——————————

学了华为的“当下”

没学华为的“过去”

比如,很多人说,华为多厉害,手机做到了全球第二,一度超越苹果,直追三星。但华为当初为何做手机,甚至有一段时间华为的战略是“坚决不做手机”,从不做手机到手机成为公司主打产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很多人不关心。只被别人当下的声名显赫所吸引,不去了解过去是如何走过来的,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容易把别人现在取得的一切合理化——华为这么做,一定是对的。事实上,华为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么做,是被逼无奈还是主动选择,有没有运气的成分,是不是和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有关,如果换成其他企业,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等等,这些问题无人问津。一旦把别人的一切都合理化,往往是采取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做法,“拿来”本身没问题,但如果拿错了,和自己没关联,不具备前置条件,就容易南辕北辙,让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是容易产生“归因”错误——看到的是'正确的果”,但找到的可能是“错误的因”。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到华为一看,哪里都好——人家的产品厉害,人家的团队厉害,人家的制度厉害,人家的企业文化厉害等等。相比之下,自己多年积累的那点东西往往都觉得拿不上台面。为什么人家那么厉害?一定是对方做对了什么。于是,就把对方现有的做法学过来。岂不知,对方现在取得的成果可能是5.0版,往往经历了从0.1到0.2、0.3……1.0、2.0……5.0,你的企业可能当下最需要的,是人家的1.0。你拿着对方5.0的做法回到自己的企业,往往会水土不服,学着学着,发现这不对、那不对,不仅没看到成果,反而发生了若干个自己之前没想到的问题,产品不理想,质量不靠谱,团队很迷茫,制度没保障,流程一团遭……,当企业家和高管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往往悔之晚矣。

所以,真正的学习,既要看到别人的当下,又要了解别人的过去,特别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然后结合自身的问题进行学习,这才是保障企业学习效果的前提。

三大陷阱之三
——————————

学了华为如何“吃肉”

没学华为如何“挨揍”

毫无疑问,华为是成功的。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制裁的这几年,换成其他企业,可能早就“缴枪不杀”了,但华为不但顶住了压力,还能不断在ICT领域取得新进展,不断向“微笑曲线”的上游进化,让对手忌惮不已,这样的成绩有目共睹。

事实上,华为一路走来,没有哪个赛道和细分市场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运营商业务,还是消费品业务、企业解决方案业务,任何一个领域的突围,华为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有些领域甚至是九死一生。

以华为国际化为例,无论在新兴市场,还是在欧美成熟市场,任何一次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都有不少曲折的故事。硬仗是一场场打下来的,有伤亡有牺牲,这才是华为不断成长的真相。所以,不仅要看到华为如何“吃肉”,还要看到华为经常“挨揍”。只有了解到那些“挨揍”的经历,才能知晓华为当下能“吃肉”的真相。

但很多企业学习华为,感兴趣的往往是华为如何“吃肉”。华为进军欧洲市场很成功,华为做手机很成功,华为鸿蒙系统很成功,华为芯片很成功,华为做5G很成功……看到别人吃肉,当然艳羡不已,恨不能马上也吃到肉。于是,照葫芦画瓢,赶紧在自己的企业来一番“吃肉”动作,但结果往往是,“肉”没吃成,“汤”也没有,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真正的企业学习,不仅要看到别人如何“吃肉”,更要看到别人如何“挨揍”。

第一,这会让企业清醒,意识到“吃肉”不易,本质是一场从“挨揍”到“吃肉”的持续进化,事实的真相是,只有“挨过揍”,才能“吃到肉”,准备好“挨揍”,才是“吃肉”的正确心态;

第二,理解了人家过去如何“挨揍”,就能避免少挨揍,少走弯路。学习别人,当然没必要把别人挨过的揍,统统都来一遍,非要全部经历一遍,那就是智商问题了。知晓别人是如何“挨揍”的,就能避开很多坑,选择一条“挨揍”最少的路径,还可以提前避险,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摸索成本,这才是学习的价值所在;

第三,学习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事,当团队看到别人不仅“吃肉”,还挨过不少揍的时候,再回到企业进行变革与转型,大家的心态更成熟,遇到问题更从容,建立共同的认知,这让企业学习变得更有效。


总结

对标学习企业优秀企业的做法,永远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

只有眼睛向外,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才能避免自嗨,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如何学习,不仅是意识问题,还涉及到路径、方法和策略。

尤其是避免“三个陷阱”,分别是:

陷阱一:学了别人的“表”,没有学别人的“里”;

陷阱二:学了别人的“当下”,没有学别人的“过去”;

陷阱三:学了别人如何“吃肉”,没有学别人如何“挨揍”;

所以,避开陷阱,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才是企业学习的硬道理。

还有问题?给我留言,咱们一起避坑。

点击下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型快人一步,职场少走弯路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