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日往事》——古老的瓜坡镇北沙村!(三)

 华州之家 2022-12-09 发布于广东


《昔日往事古老的北沙村》(三)

作者:张向亮

经过春夏,秋来,落叶随风而止,河岸上落满了干透了的枯枝与黄叶,干透了的枯枝会被勤快的人们捡拾回家当做柴烧,而厚厚的落叶会被人们用耙子搂回,有的当然也用做柴烧,有的会被用棍子敲打,用手揉搓,粉碎后用做猪的饲料。冬来,满树梨花,两岸银装,唯有没被封冻的河水,蜿蜒向北,给这片素裹的田野增添了一副美景,两岸的农作物在厚厚的积雪覆盖下安详的卧着冬。此时,田野里一片寂静,而在这古老的村庄里却充满了欢笑,大小巷道却是一片沸腾。

北沙人爱文化,北沙人爱唱秦腔,高跷,芯子,在那一渡时期里,北沙村曾经都有,北沙的锣鼓家伙,十二锤响,更是一绝。那时候冬来农闲,一进腊月父辈乡亲们就开始排练,他们拥有自己的服饰,自己的戏箱,道具,自编自导,演绎着传统,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生活。秦腔《打镇台》,《铡美案》,《三娘教子》等等,这些剧目都是他们的拿手唱段,不惧黑恶,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秉公无私,相夫教子,他们用居中人物教育子孙后代,他们用精彩的演技,把居中人物演绎的是淋漓尽致,他们演绎的不仅仅是居中人物,更是演绎着自己,居中的人物更是自己的缩写。

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他们筹建自己的剧团,文武场面都是本村土生土长的能人。当时北沙村的秦腔很是驰名,为了能够很好的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经当时的村委会研究同意,把三义庙的旧小戏台拆掉重建,重建的戏台建在学校西边的大操场。当时的学校很大,从小学到初中,面积也很大,东西分两部分,东边主要是教学和老师生活区,西边就是操场,操场与教学区用土墙相隔,土墙上按有两扇小木门,学生每天从教学区站队,穿过小木门到西边的操场上早操、上体育课。印象中,最早操场也非是操场,也是后来与学校打通后才按装的小木门,至于以前是什么场地做什么用途,一时半会我也记忆不起。


当时的小戏台就在教学区,也就三义庙的庙台,解放前是庙,解放后才改成学校。(这段我在前面文中提说过)学校正门当时朝东,进校门穿过戏台,戏台分为上下两层,校门正好在戏台的下层,穿过戏台就是学校院子,在我上学时,校门已挪移到戏台的北侧,至于那些正殿,大殿,偏殿,已不复存在,但校门已然还是用做原来的庙门,挪移时基本保持原样。两扇一米多宽的木门扇,门前一边一座大石狮子,门墩都是青石雕刻,厚厚的足有五十多公分高的门槛,当时,我们上学迟到时还从门槛下偷着往进钻,门槛上有铁环可以和门扇相扣锁,门扇上一边一个虎头形状的大扣环,门扇足有半拃多厚,枣红油漆,油光发亮。挪移过后门的方向依然朝东,进门往前走十来米左右,两排杨树擎天而立,两边各十几间教室,右手,是新盖的二三年级教室,左手是四五年级教室,在五年级教室东山墙旁,有一棵一搂粗的豆蕾树,南边有一片大菜地,穿过菜地,最南端是教职员工食堂,开水房;回过头,顺校门再往前走,西北角,是学前班和一年级教室;左手则是初中的三个年级,当时学校的面貌就是这个样子。别看那时的娃娃多,但是能念书的娃却不多,九年义务制还没普及,好多娃顶多读到五级就停学了,甚至有些连小学都没毕业,更别说读初中了。在我上学没有多久,学校的正门又改迁朝南,校门也换成了两扇宽大的铁门,进门两边各曾盖了几间教师宿舍,小戏台也从教学区迁到西边的操场。

小戏台搬迁过后,随着大戏台的建成,北沙秦腔也到了最辉煌的时候。从腊月开始排练,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大小巷道都是热闹非凡,从南到北的锣鼓家伙响彻不断,从早到晚的秦腔演绎,吸引来十里八乡的人们,戏台下真的是人山人海,巷道内更是人穿如梭。在那时代,戏台下的油糕摊,油粉摊,醪糟摊,卖瓜子花生的,卖甘蔗,卖娃玩具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在那成十间年,年年如此。那时的北沙村,正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奋勇向前,分队不分人,人分心不分。修王里渡渭河大坝,到魏三庄修渭河大坝,修桥峪水库,走到那里都是一呼百应,不管什么任务,什么指示,北沙人都是积极参加,积极完成。支援三线建设,石头峪打山洞,学大寨整梯田,交公粮,纳农税,北沙人走到那里都能创造第一,不管那一项任务完成,在当时的全乡都是名列前茅。由于北沙人的奋进,热爱自己的家园,在当时的条件下,把自己家园建设的总是井井有条。从南到北一公里多长主巷道,全部用顽石铺垫,沙土覆面,宽阔的主巷道,在那时也算得上是最好的路面。虽然说与其现在相比不如,但与那时的条件相比已是不错了。


村子大,人口多,主巷道常常是人来车往,巷道里总是热热闹闹,当时的供销社也在主巷道的村中间,供销社当时人们常叫做,合作社,供销社对面是大队部,所以这一块农闲时,也是人最多的地方,最热闹的地方。当时供销社除了提供烟酒副食,生活小日杂,再就是学生用的本子纸张,橡皮铅笔,妇女常用的针头线脑,松紧纽扣,袜子手帕帽子等,再就是些衣料布匹。米面油那时只有县城里面的粮油门市部专供,米面油只供非农户口,购买时要拿着粮油本、粮票。农村户口是买不成的,所以经常听到有句话叫做(吃商品粮的),“那谁人家是吃商品粮的”,指的人家不是农村户口。


那时,生产资料有生产资料门市部,供销社正对面大队部的左边是生产资料门市部,右边是医疗站。走进大队部,两扇大铁门,左右两边,面对面几十间,砖石砌链,土木结构的瓦房,红门绿窗,灰砖黛瓦。广播室,会议室,大队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什么民兵连长,保管室,阅览室,样样科室俱全。那时的村机构也是很有权威性的机构,有专管生产的,有专管政治的,村民之间的民事纠纷村上基本上都能解决,催交公粮,催交农税,那时的村干部在村民之间都是很有威信的,“那谁谁是村干部,那谁谁人家是大队里人”,感觉此人很是了不起,所以村民会对村干部话言出即从,很是信赖。走过办公区域,再往进走,是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会场,也叫大队院子,靠最里面的后墙正中央有座讲话台,开会的时候,讲话台上摆上桌椅板凳,领导都坐在上面,发号一施令,讲说一些政治任务,或者说些关于生产方面的事情,传达一下上级政府部门的精神指示。那时经常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村民们都是自带板凳积极参加。会场两边一搂粗的大桐树,蔽天遮日,三分之二的会场都被树荫遮笼。

内容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张向亮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