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院各殿堂佛像介绍(1)...

 chy20100514 2022-12-10 发布于广西

  

一、寺院殿堂布局

二、山门殿

(Ⅰ). 《啍哈二将》

(Ⅱ). 密迹金刚

三、天王殿

(Ⅰ).弥勒菩萨

(Ⅱ).四大天王

(Ⅲ).韦陀

(Ⅳ). 韦力天将

﹌﹌﹌﹌﹌﹌﹌﹌﹌﹌﹌﹌﹌﹌﹌﹌﹌﹌﹌﹌﹌﹌﹌﹌﹌﹌﹌﹌﹌﹌﹌﹌﹌﹌

智慧的源泉    2022 年 12 月 10 日

﹌﹌﹌﹌﹌﹌﹌﹌﹌﹌﹌﹌﹌﹌﹌﹌﹌﹌﹌﹌﹌﹌﹌﹌﹌﹌﹌﹌﹌﹌﹌﹌﹌﹌

一、寺院殿堂布局

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是以汉代官署的格局建造的,以后又有不少官僚和富家施舍现成的府邸和私宅为佛寺。所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继承了中国的建筑传统,以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串连而成。汉地佛寺的另一特点,就是有一条南北中轴线。主要建筑建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天王殿前的东西有钟楼、鼓楼对峙。大雄宝殿前的左右是伽蓝堂和祖师殿相对。法堂前左右为斋堂和禅堂。法堂后或藏经阁左右是方丈室。另有库房、厨房、客房、浴室……

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圆通殿(观音阁) 、藏经楼(阁)、方丈院等。有的寺院还兴建了五百罗汉堂及其它各种副殿等。

  

  

  

  

  

二、山门殿

一入寺院,便是三门殿,也称“山门”。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

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 在门的两旁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此即手侍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叫"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持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右边的金刚横目张口,左边的金刚怒颜闭唇。后来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这两尊像被称为“哼哈二将”,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Ⅰ). 《啍哈二将》(《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组合)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金刚力士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称哼哈二将。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七天王。

哼哈二将,系中国民间对佛寺山门前二金刚的俗称。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护法神所创作、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1.哼将

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杭州 净慈寺哼将

  杭州永福寺哼将

  南京栖霞寺闭嘴的哼将

  少林寺哼将,原名郑伦

  北京西山卧佛寺东为哼将

  天津大悲禅院哼将

  姑苏报恩寺山门两旁的哼将

2.哈将

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杭州净慈寺哈将

 杭州 永福寺哈将

  南京栖霞寺张嘴的哈将

少林寺哈将,名叫陈奇  

  北京西山卧佛寺西为哈将

  姑苏报恩寺山门两旁的哈将

 (Ⅱ). 密迹金刚

密迹金刚(梵文:Guhyapāda vajrah),或称"夜叉王",另有金刚密迹、金刚力士、持金刚、金刚手菩萨、执金刚神(Vajradhara)等名。是一位具有无比威力的鬼神,此力士本来是印度毗纽天的侍从,后来转变成佛教中勇猛的护法神。

由于手持金刚杵,所以又称为执金刚神;又因为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知,因此又名密迹金刚。后来发愿要经常亲近佛,随侍佛的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真的成为五百名随从的首领。密迹金刚只有一个,但在寺院三门殿内的两侧,各塑一尊,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刚杵,作忿怒相。

相传在久远以前,勇郡转轮王在世之时,有名叫法念与法意的二兄弟,同时发出誓言。法念誓愿在贤劫之如来出世时成为梵天,俾得经常劝请世尊转大法轮。法意则誓愿成为亲近佛陀、捍卫佛法的金刚力士。后世所传的金刚力士,就是秉承这位法意的誓愿而来世间的护法神。

  金刚力士

    密迹金刚

  华严寺密迹金刚

  

  密迹金刚

三、天王殿

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三门殿内的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内供俸四大天王、弥勒菩萨、韦驮天。正中间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Ⅰ).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据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二千四十九年,如果众生能够依正法行持,可以护持法命的。再过八百余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但要等释迦牟尼寂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临人间,正式升为弥勒佛。

弥勒菩萨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各寺庙弥勒菩萨大多供奉的是中国宋朝布袋法师的造像。为什么供奉布袋法师的造像呢?布袋法师出现在南宋高宗时代,跟岳飞是同时代的。当时在浙江奉化出现一位肥头大耳、大腹便便,拖个大布袋到处行化的法师,本名契此,但大家都欢喜称呼他“布袋法师”,既形像又亲切。他把别人所给的东西,统统投入布袋。如果有人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只手往下一垂。笑嘻嘻的一言不发站在那里。问者若有所悟,明白这是让他放下。别人又问放下以后怎么办呢?他就卷起布袋背在肩上扬长而去。问者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微微点头,知道法师教他放下自己,提起众生。最后布袋法师在奉化雪窦寺示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的偈语,告诉大家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往后道场中的弥勒菩萨都是造布袋法师的形像,寓意非常深刻。

  

  杭州普圆净院

  

  洛阳白马寺明代“夹纻”大肚弥勒像

  庐山西林寺皆大欢喜

北京西山卧佛寺天王殿内面南正中供奉弥勒佛坐像

  上海龙华寺慈氏弥勒像

  少林寺弥勒菩萨

  新法门寺弥勒

  天津大悲禅院迎面的弥勒佛像

 西山大觉寺大肚弥勒佛

  正定隆兴寺弥勒菩萨

镇江市金山寺天王殿

 杭州 灵顺寺弥勒

  西安慈恩寺弥勤佛

  厦门南普陀寺弥勒佛

  苏州寒山寺弥勒佛

  开封大相国寺弥勒菩萨的博大胸怀

  

  庐山西林寺弥勒佛

  天津大悲禅院弥勒佛

  

  

  东林净土苑天王殿内弥勒菩萨

  佛光寺弥勒

  正定隆兴寺木雕弥勒菩萨像

  上海龙华寺天王殿的天冠弥勒

  西宁塔尔寺大经堂

  拉萨大昭寺弥勒佛法轮像

(Ⅱ).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1.【东方持国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梵名 Dhrta-rāstra,巴利名 Dhata-rattha,音译提头赖吒、持梨哆阿囉哆、提多罗吒。又作治国天、安民天、顺怨天。此天王护持国土,安抚众生,故称持国天,又称东方天。四天王之一,十六善神之一。此天王住于须弥山东面半腹耸出之由乾陀山,守护东方国土,为护世之善神。其眷属,依《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大一·七九下):「复有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乾沓和神,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尽字因陀罗,皆有大神力。」其形象诸说不同,《陀罗尼集经》卷十一载:「提头赖吒天王身长一肘,着种种天衣,严饰极令精妙,与身相称,左手申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着宝,宝上出光。」《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载:「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守护八佛之东方门。」又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中,此天王列位东门之南侧。〔立世阿毘昙论卷四提头赖吒城品、华严经疏卷五〕

东方天王名"提名罗吒",此云持国,能保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手中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洲人民。"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北京西山卧佛寺东方持国天王

  .杭州灵隐寺东方持国天王

  开封大相国寺东方持国天王

 洛阳白马寺东方持国天王 

  厦门南普陀寺东方持国天王

  上海龙华寺东方持国天王

  天津大悲禅院东方持国天王

  扬州大明寺东方持国天王

  镇江市金山寺东方持国天王

  正定隆兴寺东方持国天王

  苏州寒山寺东方持国天王

 新法门寺东方持国天王 

2.【南方增长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名 Virūdhaka,巴利名 Virūlhaka,音译毘噜陀迦。西藏名 Hphags-skyes-po。又作毘留多天、毘流离天、鼻熘荼迦天、毘楼勒天、毘楼勒迦天、毘楼勒叉天。乃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又称南方天。住于须弥山之南面半腹之善见城中,常时观察阎浮提之众生,率领鸠槃荼、薜荔多等鬼神,守护于南方,能折伏邪恶,增长善根,为护法之善神。

增长天王,持宝剑,住南瞻部洲,佛教护世四大天王之一,率领诸鸠磐茶(雍形鬼)、薛荔(饿鬼)等驻守南方阎浮提洲。此天王梵名“毗流驮迦”,“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南方增长天王”。

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护南阎浮提州人。"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北京西山卧佛寺南方增长天王

  杭州灵隐寺南方增长天王

  开封大相国寺南方增长天王

  洛阳白马寺南方增长天王

  厦门南普陀寺南方增长天王

  上海龙华寺南方增长天王

  少林寺南方增长天王

  天津大悲禅院南方增长天王

  扬州大明寺南方增长天王

  镇江市金山寺南方增长天王

  正定隆兴寺南方增长天王

  苏州寒山寺南方增长天王

  新法门寺南方增长天王

3.【西方广目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名 Virūpāksa,巴利名 Virūpakkha,音译鼻熘波阿叉、髀路波呵迄叉、毘楼婆叉、毘噜博叉。又作恶眼天、丑目天、杂语主天,或非好报天。为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住于须弥山西面半腹,常以淨天眼观察阎浮提之众生,乃守护西方之护法善神,又称西方天。司掌处罚恶人,令起道心。  

广目天王,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梵名“毗留博叉”。“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故名广目天王。相传此尊为群龙之首,故手缠一赤龙。他居于须弥山白银埵,率领诸龙族及富单那(臭饿鬼)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

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洲人。"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京西山卧佛寺西方广目天王

  杭州灵隐寺西方广目天王

 开封大相国寺西方广目天王 

  洛阳白马寺西方广目天王

  厦门南普陀寺西方广目天王

  上海龙华寺西方广目天王

  天津大悲禅院西方广目天王

  扬州大明寺西方广目天王

 镇江市金山寺西方广目天王 

  正定隆兴寺西方广目天王

  苏州寒山寺西方广目天王

  新法门寺西方广目天王

4(1).【北方多闻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名 Vaisravana,巴利名 Vessavana,音译为吠室罗摩拏、毘舍罗门、鞞沙门、毗沙门。又作普闻天、种种闻天。为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乃阎浮提北方之守护神。住于须弥山第四层之北面。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兼守其馀三州。由于时常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称多闻。此多闻天王为印度及西域地方所信奉,然有时亦被视为战胜之神而受到尊崇。一般之形像呈神王形,脚踏二鬼,左手持宝塔,右手捧宝棒。除为十二天像之一外,亦被单独尊崇。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所举,可知于阗国对此天之信仰极盛。又据《宋高僧传》卷一所载,我国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有此种信仰。另于敦煌千佛洞中,有绢本着色之毗沙门图出土。相传毗沙门天王与吉祥天是兄妹,在古印度神话中是施福护财的善神。又因能赐予福德,故亦为七福神之一。

此多闻天王即为毗沙门天王,“毗沙门”是梵文,直译为“多闻天王”。此尊持宝伞,住北俱卢洲,因传说他常常听释迦牟尼说法,所以称为“多闻”。他率领夜叉、罗刹等守护北方郁单越洲。四大天王中只有此天王有时被单独供奉。

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洲人。"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故名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北京西山卧佛寺北方多闻天王

  杭州灵隐寺北方多闻天王

 开封大相国寺北方多闻天王 

  厦门南普陀寺北方多闻天王

  上海龙华寺北方多闻天王

  天津大悲禅院北方多闻天王

  扬州大明寺北方多闻天王

  镇江市金山寺北方多闻天王

  正定隆兴寺北方多闻天王

  苏州寒山寺北方多闻天王

4(2).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梵名 Vaisravana。音译作毗沙门。即北方多闻天王。为佛经中四天王之一。此天王统领罗刹、夜叉,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嘱,护持正法,守护国家。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一般认为,佛门护法神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是“托塔李天王”的原型。唐代盛行毗沙门天崇拜,认为毗沙门天帮助国家战胜敌军,因而到处建置庙宇,塑造神像,并在出师时加以祭祀。

除贡奉四大天王,有的寺庙还有帝释天、梵天、伊舍那天、罗刹天、焰摩天、阿修罗王、那罗延天、干闼婆天等。详见寺院其它佛像介绍之十一(2) :二十四诸天。

  托塔天王

  少林寺北方多闻天王

  新法门寺北方多闻天王

 ▲ 洛阳白马寺北方多闻天王

(Ⅲ).韦陀

韦驮菩萨,梵名:Skanda,巴利名:Khanda。又作韦驮天、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违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又称迦絺吉夜(梵 Kārttikeya,意译六面子)、鸠摩罗(梵 Kumāra,巴同,意译童子)、善梵(梵 Subrahmā,巴同),原为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世传佛陀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菩萨乃急追取还。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其形像身着甲冑,合掌,腕捧宝剑。

于我国,自唐初之道宣律师感得其像后,各处之伽蓝均设有其神像。有关其名称,《金光明经》卷三鬼神品称之为违驮天神,义淨所译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则译作塞建陀天;又经轨中多称为塞建陀或建陀天,而不作韦驮天。盖《金光明经》所记之违驮天系为建驮天之误写,梵语应译作私建陀。〔慧琳音义卷二十五、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六〕

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立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洲,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的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韦陀与庙的大小,看韦陀菩萨的韦陀杵的方向: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洛阳白马寺韦驮天将 

  少林寺韦驮菩萨

老法门寺韦陀

  新法门寺韦驮菩萨

  北京西山卧佛寺韦驮菩萨

  西山大觉寺韦陀菩萨

  东林净土苑韋陀

  庐山西林寺韦陀菩萨

  天津大悲禅院韦陀塑像

  开封大相国寺韦陀神将

  上海龙华寺韦驮护法

苏州寒山寺韦驮

  厦门南普陀寺韦陀菩萨

杭州 灵顺寺韦陀

  峨眉山大佛禅院供奉的韦陀菩萨

 庐山万杉寺供奉的韦陀菩萨 

(Ⅳ). 韦力天将

韦力是“大自在天神”的别名,又叫“韦纽”,可意译为“逼净”。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护法天将韦力

  洛阳白马寺韦力

  韦力天将,高2.0l米,却赤面瞪目,右手执戟,左手托塔,显得勇猛异常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护法天将韦陀

  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后供奉的:此为一尊国内仅存的元代泥塑菩萨造像(韦力天将,也称伽兰菩萨)

  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后供奉的韦力天将

护法天将韦力(局部)

﹌﹌﹌﹌﹌﹌﹌﹌﹌﹌﹌﹌﹌﹌﹌﹌﹌﹌﹌﹌﹌﹌﹌﹌﹌﹌﹌﹌﹌﹌﹌﹌﹌﹌﹌﹌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中国汉传佛教造像之佛教密宗手印(2)

下一篇:寺院各殿堂佛像介绍之主殿(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