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之诀窍

 天下美食 2022-12-22 发布于广东


烹饪过程中的调味,一般可分为三步完成。

如果把一道菜的调味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调味的第一步——加热前的调味可类比为序幕。

第二步——加热中的调味就是高潮。

第三步——加热后的调味则为尾声。

加热前的调味又叫基础调味,其目的是使食材,在烹制之前就具有一个基本味,同时减除食材的腥膻气味。

其方法是将食材用调味品(如盐、酱油、料酒、糖等)调拌均匀,浸渍一下,或再加蛋清、淀粉浆一浆,使食材初步入味,然后再加热烹调。

鸡、鸭、鱼、肉类菜肴,常要做加热前的调味,有些配菜如青笋、黄瓜等,也常常先用盐腌除水分,确定其基本味。

文章图片1

一些不可能在加热过程中,敞开盖和调味的,如蒸、隔水炖制菜肴,更必须在上屉入锅前调好味,例如蒸鱼、蒸鸡、蒸肉、炖(隔水)鸭、罐焖肉、坛子肉等。

其调味方法一般是:将兑好的汤汁,或搅拌好的作料,同蒸炖食材一起放入器皿中,以便于在加热过程中入味。

加热中的调味,又称正式入味或定型调味,菜肴的口味是什么,正由这一步来定型。

当食材下锅后,在适当的时机,按照菜肴的烹制要求,食者的口味,加入或咸或甜,或酸或辣,或香或鲜的调味品。

有些旺火急炒的菜,须预先把所需的调味品,在碗中调好,这叫作“预备调味”或“兑汁”,以便烹调时及时加入,不误火候。

文章图片2

加热后的调味,又称辅助调味。

可增加菜肴的特定滋味。

有些菜肴,虽然在第一、二阶段中都进行了调味,但在色、香、味方面,仍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加热后最后定味。

例如炸菜,往往撒以椒盐或辣椒油等,涮菜还要蘸以诸多的调味小料,蒸菜也有的要在上桌前,另浇调汁,炝、拌等凉菜,也需浇入兑好的调味汁。

调味,是菜肴最后成熟的技术关键之一,再与火候巧妙结合,就能烹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

文章图片3

调味有什么诀窍

调味,就是把主、辅料和调味品融合,在烹制受热过程中,经过种种物理与化学的变化,以除去恶味异味,增加鲜味美味,使菜肴形成一种,新的脍炙人口的滋味,从而增进食欲,有益健康。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论及调味品作用时,曾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

“厨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

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褴褛,西子亦难为容。”

中国菜在口味上变化无穷,许多地方菜各具特色,百格百味,都有调味的奇功。

调味的基本诀窍有以下5点:

文章图片4

一、因料调味

新鲜的鸡、鱼、虾、蔬菜等,其本身就有特殊鲜味,调味不应过量,以免掩盖天然的鲜美滋味。

如果食材本身已不新鲜,调味则可以稍重些,以解除邪味,俗称“压口”。

腥膻气味较重的食材,如不新鲜的鱼、虾、蟹、牛羊肉及内脏类,调味时应酌量多加些,去腥解腻的调味品,诸如料酒、醋、糖、葱、姜、蒜等,以便减恶味增鲜味。

本身无特定味道的食材,如海参、翅肚等,除必须用鲜汤外,还应当按照菜肴的具体现求,施以相应的调味品。

二、因菜调味

每一种菜肴,都有自己特定的口味,这种口味是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最后确定的。

因此,投放调味品的种类,数量皆不可乱来。

特别是对于多味菜肴,必须分清味的主次,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主、辅料。

如有的菜以酸甜为主,有的菜以鲜香为主,有的菜上口甜收口咸,或上口咸收口甜等等。

这种一菜数味,变化多端的奥妙,皆在于调味技巧的运用。

文章图片5

三、因时调味

人们的口味,往往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这也与机体代谢状况有关。

例如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因而喜用浓厚肥美的菜肴,炎热的夏季,则嗜好清淡爽口的食物。

四、因人调味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饮食习惯,口味爱好均有不同,因此在烹调时,须注意就餐者的不同口味,并要保持,本地菜肴的风味特点,做到因人做菜。

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珍(《山家清供》),就是对因人制菜的生动概括。

文章图片6

五、调料优质,投放适当

食材好而调料不佳,或调料投放不当,都将影响菜肴风味。

对此袁枚指出:“善烹调者,酱用优酱,先尝甘否。

油用香油,须审生熟。

酒用酒娘,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

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

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上品。”

优质调料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烹制什么地方的菜肴,应当用该地方的著名调料,这样才能使菜肴的风味突出。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