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147篇:读文有思∣大概念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12-23 发布于广东

大概念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7期发表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卫东老师的论文《大概念: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支点》。这篇论文的阅读难度较大,文章比较长,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对与大概念相关的论文比较关注,读完之后,感觉收获比较大。

首先,作者提出要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理解大概念。所谓对立统一,肯定是在一组概念中加以辨析。第一对概念是“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大概念”肯定与整体思维有关,因为大概念侧重于“内涵价值上的统整性和解释力”,体现的是“指向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知识观”。威金斯、麦克泰格、埃里克森、兰宁等人是大概念的代表性研究者,他们强调的“大概念”作为“透镜”“聚合器”的功能,正是要把离散的事实和技能聚合起来才能形成意义。这一点应该说是大概念最大的优点,有的语文教师目前还习惯于进行琐碎知识点的教学,一节课可以提出几十个问题,碎问碎答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课堂以大概念作为统领,减少琐碎问题,设计“基本问题”,给学生较多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或许会有改变。第二对概念是“大概念”与“内容主题”。在作者看来,大概念超越了结构主义,与社会生活联通,把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生活逻辑深度融合起来。语文教学离不开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前者是人文内容,后者是语文知识、技能与素养。大概念究竟应该放在哪个板块呢?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即语文知识、技能与素养方面。因为人文主题是所有学科共同拥有的,不能作为语文学科的大概念。例如“亲情”“小人物”“英雄人物”“传统美德”等,这些能作为语文的学科大概念吗?不过作者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他认为大概念必须在“大概念——内容主题”悖论统一的框架内整体把握。我觉得也有道理,因为大概念不能既作为教学对象,又作为教学载体。教学载体离不开以内容主题为核心的文本。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大概念”的界定: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关联起来并产生意义的概括性知识、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其表现形式是表达概念性关系的句子,其应用价值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从大概念的角度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观照。作者回顾了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经历及基本认识,即从依据功能鉴别文章类型,到后来在文类、文章体式框架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课程内容,作者接着又谈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的架构,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就是“学习任务群”。不过作者认为,高中课标中的18个任务群,缺少“知识的结构”或“过程的结构”的界定与描述。我的理解是:这18个任务群,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6个任务群,只是提出了“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前者是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后者是从教学的指导意见,它们都较为笼统,不够系统,很难直接作为“大概念”。埃里克森和兰宁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提出了“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两大体系,我此前一直不太理解,后来和语文教学内容联系,终于明白,语文知识可以对应“知识的结构”,语文技能可以对应“过程的结构”。在作者看来,以大概念为支点重构教学内容,它的任务简单得可怜,就是既要看到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也要看到语文学科的确定性,尽可能把语文学科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那些确定性内容挑明。这些确定性的内容,就是以大概念形式出现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虽然学者和教师对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但要建立“共同的底线”,那就是确定必须要教的内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大概念”是可以承担起这种功能的。

再次,作者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宏观层面的大概念,中观层面的大概念是学习任务群的概括性知识、读写原理和方法;微观层面是具有教学操作性的学习单元。作者提出了以大概念为支点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路径与策略。一是提炼大概念的理路,即如何提炼大概念。作者提出了“运用学科思维”“依托学习任务群与文章体式”“分析学生的学习反应”等提炼大概念的方法。这一点作者讲得比较抽象,也缺少具体的案例作为支撑,我读起来比较吃力。二是基于大概念打造单元教学结构。1.对大概念逐层转化,形成“多引擎”驱动的单元结构,作者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构建了一个知识内容结构图表,具体是:人文主题—大概念—基本问题—知识与概念—技能与策略。这个框架对于构建大概念的教学体系,是有指导意义的。2.以互文性阅读、比较阅读促进概念性理解。大概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可能只针对单篇文本,而是要涵盖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等多种形态。即在大概念统领下,实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比较性的阅读。3.大概念导向的活动、任务设计。适度的大任务、大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但不是说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任务群都要设计大任务,这个认识是比较中肯的。三是基于大概念探知整本书的精要。这个部分对我启发最大。作者提出,整本书阅读更需要大概念和基本问题的定位和导引,更需要精选和重构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需要用少而重要的基本问题去透视一本书的“结构”,取其精要,悟得方法。例如对于《红楼梦》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1.请区分书中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画出人物脸谱,并做证据分析。2.作者为什么要用对照结构来写章回题目?整本书中有不少重要事件呈现出前后对比的关系,为什么?3.你认为《红楼梦》是不是一部伟大的悲剧?这三个问题涵盖了人物、情节、主题三大方面,确实能够带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些题目过于宏大,如果能进一步缩小范围,将大问题划分为数个小专题,可能更容易在教学中落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