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级厨师煎了一张葱花饼,毛主席吃一半后脸色大变:这饼有问题

 猫眼观史 2023-01-10 发布于江西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主席的一句诗豪情万丈,让读者的心境也能为之开阔不少。而诗中所说的“长江水”和“武昌鱼”都不是代指,而是当时确实发生了的。

那是1956年6月的一天,主席专列从长沙发往武汉,由于是临时通知出发,到了武汉之后,专车上的厨师长才为主席准备好午饭,其中有一道菜就是武昌鱼,主席吃了十分喜欢。

下午,主席横渡长江,心情舒畅,又觉得中午的鱼香犹在唇齿,于是挥笔题词的第一句就是“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为武昌鱼留下了美誉。而那位专列上的厨师长,就是负责主席饮食长达22年的国宝级厨师程汝明。

程汝明解放前就曾在多家酒店就职、学习,中外各色菜系都有所涉猎,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队执行过保障国际重大会议的任务,受到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后来有一段时间专门负责外国宾客乘坐列车的西餐制作。

1954年,程汝明被任命为毛主席的厨师长,全权负责主席一家在中南海以及专列上的饮食工作,这一干就是22年。

程汝明初到主席身边时,也犯过一些禁忌。比如说主席爱吃红烧肉,这个众所周知,因此程汝明到任没多久就拿出看家本领,给主席做了一道红烧肉,色香味俱全,结果却发现主席一块都没有吃。

他这才了解到,主席是从来不吃酱油的,这是因为在少年时,主席亲眼看到过酱油厂的酱油缸中有很多在自然发酵时滋生的蛆虫,就此对酱油产生了抗拒。

可是要做红烧肉,用酱油调色就必不可少,程汝明苦思冥想,后来终于想出了用油化糖来调色的办法,而毛主席对此赞不绝口,吃得大快朵颐。

不过毛主席吃肉的时候其实是很少的,他一直坚持节俭的作风,程汝明回忆时说道,主席家平时吃的菜换来换去就那么几样,很少有大鱼大肉的时候。

主席喜欢吃鱼、喜欢吃红烧肉,但也只要求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可能一年到头,只有年夜饭的时候才能多吃几个好菜,而他能记得其中做过最好的菜也不过是一份罗汉大虾。

主席对自己要求严格,做饭的一应开销都要从工资中扣除,因为体谅主席,程汝明也尽力做到又好又省,想办法满足主席的食欲又不花费太多。例如主席喜欢吃鱼,过年时他就做一道拿手的鱼头,这样即算有了鱼,又不那么贵。

后来国家遇到自然灾害,进入困难时期,全国都出现了粮食短缺,许多百姓都吃不饱饭,主席对此忧心忡忡,他在中央带头提出了并执行“三不原则”:不吃肉、不吃蛋、粮食不超过定量。

程汝明因此接到命令,以后不能再做肉菜。但这么下去时间长了不是办法,特别是主席年事已高,个子又高大,营养不足对健康影响很大,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程汝明也一直在想办法。

1960年春节,餐桌上没有红烧头,也没有鱼,但程汝明还是专门给主席做了他喜欢吃的葱油饼。其实,主席作为南方人,本来对大葱这类食材不感兴趣,但程汝明作为山东人,做面食也是一绝,让主席对他做的葱花饼十分喜爱。

果然,当看到葱花饼后,主席先拿了一个吃,吃了第一口就赞道:这个葱花饼做得又有进步,越来越好吃了。结果还没吃完,主席突然脸色一变,说道:这饼是用什么做的?有问题!

原来这就是程汝明用心良苦为主席特制的用来补充蛋白质的“葱花猪肉饼”,他先用一块肥肉熬成油,在和面时就把油加进去,然后再把猪肉切成很细很细的碎肉沫,与面和在一起,等到加上葱花,出锅之后,从表面上基本看不出来。

但程汝明没想到主席还是吃了出来,主席知道程汝明是一番好意,也没有批评他,但从此以后就没有让他再做过葱花饼。

程汝明在主席身边一直工作到他去世,一直兢兢业业,对各种纪律十分注意,就连每天的菜谱都在做完菜后完全销毁,而且就连家人都不知道他是在毛主席家里做主厨。

这可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违法命令”,其中却饱含了对主席的爱戴和敬意。毛主席也确实是直到全国粮荒得到缓解后,餐桌上才开始有了荤腥。

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程汝明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的岗位,就像邓小平所说: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但只要是不计个人得失,能为了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都一样宝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