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四十三讲(2):一直不进步,可能是方向出了问题!

 启明灯 2023-01-20 发布于山西

亲爱的灯芯,

吉祥如意。

当下,

您的感觉如何?


《传习录》第128条

【原文】

黄诚甫问:“先儒于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工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01 

“黄诚甫问:'先儒于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这是朱熹在注解这一段的时候。一说“先儒”,就是指朱熹,基本上不用考证。我们有时候还说“过去的读书人”。因为在明朝的时候,朱熹的影响力还是非常非常大。

虽然是个宋朝人,但是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一直往出推朱熹,朱圣人。所以,儒家一说,叫四个圣人,后面王阳明是明朝中叶才出来的。前面的孔、孟、朱熹,然后王阳明。所以你知道,到明朝时候,三个圣人,朱熹算是一个。

所以,朱熹讲的《四书集注》这些书都是标准,都是标准化答案。所以大家学了阳明的思想(用今天的话)。但是“思想”这个词是站在学术角度讲。就是悟了阳明这个道以后,难免会对“朱圣人”讲的那些东西,会有所怀疑,会觉得有些地方需要重新审视一下。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朱圣人讲的那个东西,很多时候是站在行动立场上讲的。站在行动立场上讲,你就会发现很危险,行动不代表什么。这也是昨天聊到的话题。

比如说,就拿学传统文化,孝顺父母这件事儿来说。你说孝顺父母,就是磕头洗脚吗?你体会。或者是一系列的行动吗?它也不一定。你想想,我现在一边给我父母磕头洗脚,然后一边心里面一万个不愿意。那你觉得我是孝吗?显然就不是。

如果我跟我父母就很亲,比如说,即使我身在外地,即使我没有机会去给他磕头洗脚,那你也不得说:“哎!何老师这人挺孝顺。”你不也得这么说吗?

所以孝不孝,我们在说这个事情,说这个道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事情跟行动根本就没关系。但是,我们都以为是跟行动有关系。为啥呢?因为我们看不到行动后面的那个东西,我们只能看到眼睛看得见、摸得着的,只能认识到这儿。所以没办法,只好在行动上去做判断。

 02

所以,如果我们过多的依赖于行动,或者是倚重于行动的话,那我们肯定会跑偏,肯定会学得特别浅。

比如说,最令我震撼的一段。就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就是这一句话。从一开始学传统文化,知道这一句的时候,一直以为“豫则立,不豫则废。”是提前准备,要预习,要做计划。做计划就立了,不做计划就废了。一直以为是这么一句话。

直到后来反应过来了。“豫”,本字是喜悦的意思。它是豫剧的豫,河南那个“豫”,是那个字。咱们现在一说“豫”,通假预备的“预”了。《中庸》第二十章有这一段。“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是《中庸》的原句。

你看这个“豫”是哪个豫?我们一直以为是预备的“预”,但是这个“豫”是喜悦的意思。凡事儿你感觉好,这事儿肯定成;凡事儿你感觉不好,这事儿肯定完蛋。“豫则立”。

但是我们为啥会把这个“豫”,想当然的就通假成预备的“预”了呢?因为我们认为行动很重要,认为计划很重要。你认为行动很重要,认为计划很重要,那么,你一定会跑到行动和计划上努力去。

比如说很多人学习、修行,坐这儿差不多都是修行人吧。那些修行人干嘛?那些修行人就是,“哎!我要读经,早上几点起来就读,几点起来就打坐,几点起来要抄,我干嘛……”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完了你问他,说:“你进步怎么样?”他可能嘴上会说:“哎!自从我抄开经以后,出现了什么效验了。原来孩子不听话,现在听话了;原来就有一个人,哎呀!近来我就有了买卖了。”他会拿这种事儿来说。

但是如果他要自己跟自己说,他不会告诉你,自己跟自己说。他会觉得:“哎!怎么学这么长时间还没啥进步呢?是不是我不够精进啊?是不是我不够努力啊?是不是我怎么的了。”他可能是这种。

其实《大学》上讲得很明白,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你知道谁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本”。谁是起决定的。你在“本”上下功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找见那个东西,你的修行,“咔咔咔咔!”就进步。就我跟诸位讲的,叫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

为什么我们没有过那种体会?就是因为我们的方向一直出问题,维度一直出问题。老是在这个维度里面,就是你很努力的在房子里寻找,就是不知道这个楼啥样子。你看不见,咋看都看不见,没治。这跟努力不努力根本没关系,根本是立场的问题。

 根据2021年4月3日在太原市素清松茶餐厅的讲座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听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这里,说你想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