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养教育关键词(五)任务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2-03 发布于浙江
   以前我们也有单元大作业,看上去也很符合表现性,和这里说的任务有啥不一样呢?
1
任务是在强调动词还是名词?

当我们说任务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向学生传递了一个“动词 名词”的信息。通常第一反应都是关注“名词”,但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迁移的,其实是那个”动词“,那个在他/她的大脑里留下的三思而后行的思维过程。

设计思维大名鼎鼎的IDEO的CEO蒂姆·布朗,把这个问题做了剖析:(摘自李翔知识内参《设计:对“设计思维”的重新思考》来自得到APP)

不要去想名词,而是去考虑动词。不是去考虑一个一个具体的产品名词,比如办公椅或者空调。这样做,设计师只会去想,设计出一把更舒服的办公椅或运行时更安静的空调,是迭代改善的思维。考虑动词,意味着设计师要去想,椅子可以如何让人更好地工作,空调如何更好融入房间。“揭开问题的盖子,处理其中错综复杂的难点”。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只注重任务中的“名词”比如桌子或者椅子,我们就没有办法帮助学生“揭开问题的盖子”,而“揭开问题的盖子”的这个素养,才是可以超越这个桌子或者椅子,发生迁移的。
2
为什么要强调任务中的动词?

围绕“动词”的思维过程的升级,是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的关键,这也是目前我们衡量元认知的重要方法(摘自《四个维度的教育:学习者迈向成功的必备素养》)

由于元认知包括更高层次的思维,而高层次思维管理低层次思维,因此元认知实际是系列的思维过程,注意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元认知训练的效果随着何种低层次思维被监控以及如何被监控而不同。相关研究界定了元认知过程的三个水平:

1.将已经用动词表述的认识动词化(例如,回忆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2.将非动词化认识动词化(例如,回忆如何完成魔方游戏)。
3.将动词或非动词化认识的解释动词化(例如,解释如何应用所阅读故事的修辞结构)。

研究认为,只有最高层次的(第三个)元认知过程可改进问题解决的结果。
3
我们需要强调哪些动词?

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推荐使用UBD的理解的六个侧面。其实,老师们都能理解不能简单地为做某个任务而做任务。每个任务背后,那个要实现的学习目的,才是任务的价值。

UBD的理解的六个侧面,就是从要实现的学习目的出发,将任务动词的类型做了对应,从根本上避免了目的和任务不匹配的问题。

·END·

素养的夏天

喜欢核心素养,就关注我吧~

张阳的教育行动研究记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