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运动学习心得

 人老颠东 2023-02-10 发布于安徽

作者:吴荣祖教授

吴佩衡先生常言:“学(中医)理论研黄元御,学方药究郑钦安。”。

黄元御文高理精,严谨守约,以圆运动为论点,“中气如轴,四象如轮”,环而无端,释其机理,升降浮沉,映之自然,谨守病机,约而博之,天地人三元,尽然其理矣,所谓“圆运动”是也。

郑钦安立坎离说,重先天一点真阳,一阳潜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以火立极,阐释命门,补火温阳,升举三阴,扭转三阴不升,水寒土湿木郁之病态。阳升阴降,所谓扶阳抑阴复圆运动说也。

吴佩衡先生,穷究仲景伤寒六经辩证,其言“学好六经辩证,治病救人可绳之于天下。”,必收彰显之效矣。对人生病变之三阴寒化证之研究指出:三阴寒证,阳危阴盛,少阴是生死存亡之关键。少阴为三阴之枢,生死之门户,阳胜阴负责生,反之则亡,故把好扶阳抑阴关口,至为重要矣。其对伤寒论方四逆辈极为重视。特别在中药附子的运用上究心颇深。且配伍出方时,每能超剂量使用附子以挽救颓危,收起死回生之功,为医林所折服,为病家所颂扬。

对少阴寒化证之主方四逆汤之运用上活泼圆通,他认为:“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均为姜附草三味药物,亦是先后天兼顾之方,能治几百种寒湿或虚寒大病。因病加减,应用无穷,不但奇效,且有起死回生,却病延年之功。

此方以附子强心而暖肾水,回阳生津固肾气;干姜温胃土之降,甘草补脾土之升,升降自如,水火既济,故成为整个圆运动之动力。运动即圆,则邪去正复,回春而延年矣。”。

先生十分推崇清.郑钦安对四逆汤一方的领悟。常叮嘱学生不能草草读过,必须熟记背诵。郑氏曰:“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救逆之主方,世多畏惧,尤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入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体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团阴气为病,此际若不以四逆汤回阳救逆,一线之阳光既有欲脱之势。

仲景于此,专以回阳以去阴,是的确不易之法。细想此方,既能回阳救逆,则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之,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敢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

夫知几者,一见阳虚证,而即以此方在分量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一旦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矣。……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可当以此方投之,未为不可……”。

吴荣祖教授认为,在仲景《伤寒论》323条(宋本)已经明示,其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条文中一个“急”字,一个“宜”字,已告知后学者,但欲寐而脉沉者,阳虚有苗,就可急以四逆汤温扶心肾之阳以防微杜渐,治其萌芽,此钦安所称“知几者”矣。

鉴于四逆汤方君药附子辛温火热有毒,原方录生用使然,世多畏惧,故每当用四逆汤方证时,常绕道而解之,置病家证情而不顾,存各保安,延误时机。吴佩衡先生遇此辈同道,常昭示其研伤寒,究三阴寒化之病机,争做“知几者”。

《吴佩衡医案》中辩治三阴寒化证,以四逆辈大刀阔斧救逆,浮鼓于临床,诚为后学之楷模矣。在先生《医药简述》一书中指出:“四逆汤为少阴正药……此方以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通十二经,为斩族夺关之良将,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划,自由将将之能。”。“治太阴伤寒……寒水侮土,肝脾具陷,土被木贼,腹胀下利。”。“治厥阴病,寒水侮土,木郁贼土,微阳不归…….”云云。

明示四逆汤扶阳抑阴,破除阴霾,升举三阴之阳,复圆运动之功效。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指出:“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合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生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纽,此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降,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是书从阴阳转化升降初始论之,左升右降,而有天之春夏秋冬,地之金木水火土,人之肝心脾肺肾。四季五行五脏备之,于是三才具矣。是故升降乃万物之兆始也。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之谓也。

吴荣祖教授认为,中医理论中有三条金线不可不明,亦可谓“金三角”。一为治疗线: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以至和平。即无论何病何证,无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治疗终极就是气血的条畅通达,一旦条畅通达,则病可除证可愈矣。

再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健康者,乃精气神的饱满稳定,所谓阴平阳秘之谓也。这是人体正气内存的条件与基础,是邪不可干的必备条件,故防治养生,康复长寿不可或缺矣。

其三则是要做到以上一、二,必须从人与自然这一整体,把握天地人三才的升降浮沉,左升右降的圆运动思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把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防治、养生的“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类比学,唯象学思维方法,圆运动思维方法认真穷究。指灸导引术提示以上三者备而有之,可成大家矣。

升降浮沉,如环无端,是“圆运动”说之兆基。如若中医学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蕴含有丰满的理论及实践,那么圆运动说应是塔之顶端,可统四象。使中医之渊博理论活泼圆通,生机黯然,执简抑繁,面对临床实际各种疾病及证候的分析治疗,有成竹在胸之实感矣。

吴佩衡先生在晚年时,临证处治三阴寒化证病种时,常把病机精简为“水寒土湿木郁”六字,综黄元御中气升降论;尊郑钦安温扶命门,回阳却阴为法度;圆通运用伤寒四逆辈,重用补火回阳要药附子,创立了云南吴氏医学,临证疗效有浮鼓之应,深获同道尊重,广获患者相信,被雅誉“吴附子”。

近人彭子益,我省鹤庆人,大理白族,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其云:“圆运动是生理,运动不圆是病理,运动不圆用药以恢复其圆运动为医理,如此而已。”。斯言之有理。

书中云:“生物的生命,全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能而生。今夏太阳射到地面的火热,即是来年生物生命之根,然此火热,必须经过秋时降入土下,经过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而能生生物的生命。”。其观点显示了天地阴阳四时浮沉之理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內格。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而天人相应之圆运动说正是把握圣度之法,人可不明乎,医且可不明乎?

彭氏圆运动说,从阴阳升降为顺称生理,逆之则为病理,以药反逆为顺为医理之观点,于黄元御中气为轴,四象为轮,如出一辙矣。然二者略有侧重,黄左彭右使然。黄元御医学重三阴之左升,彭子益医学重相火之右降(甲木戊土之降,厥阴心包之降)。左不升不圆,右不降亦不圆,左升右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轮回无端,人与自然相参,与日月相应,造化使然也。编辑万物疗法。

吴氏医学,重钦安学理,以火之极,坎中一阳乃立命之根,固火护阳,倡导少火生气,阳生阴长,升举三阴以应对阴盛阳衰之三阴寒化病证,举四逆辈且重用附子以回阳救逆,力挽颓败,而气度大矣。所谓“水寒土湿木郁”证类,亦指肾水寒于下,脾土湿于中,肝木郁于左;肾阳不足而水寒,脾阳不足而土湿,肝阳不足而木郁;为此,则左升失职而陷,何以言圆运动乎?这从另一角度分析了伤寒六经三阴寒化证之病机。若天无春生夏长,何以言秋收冬藏,何以言如环无端,何以言运动之圆矣。这正是扶阳温运大法之内涵所在。

吴佩衡先生所著《医药简述》一书中,在众多本草记载药物中,独重十味中药,其称之为“十大主帅”。其为:“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十味。其云:“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象其作用之大也。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用,即使偶然用之,而用量较轻,此对一般轻浅之病亦多获效,但对于严重疾患及沉疴痼疾,则疗效不显。据余数十年经验,如能掌握其性能,与其他药物配伍得当,且不违背辨证论治精神,在临床工作中,不但治一般常见疾病效若浮鼓,并且治大多数疑难重证及顽固沉疴,亦无不应手奏效。”。从先生医案中足以展示十味帅药组方配伍精当神效,屡起沉疴,令人折服。特别是附子的使用上,其剂量之起群突破,其配伍的精当灵活,其疗效的浮鼓之应,令读者赏心悦目。

究其以上十味帅药,温热性味六味(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寒凉性味四味(芒硝、石膏、大黄、黄连)。这正是仲景伤寒六经用药的范示,对应表里、寒热、虚实之变局。故同仁患者常称誉先生“长沙在世”、“火神菩萨”、“吴附子”、“附子先生”云云。若再从圆运动解之,则六味温热药物可回阳散寒而解表里之邪,终达求左升以圆气机之机理;四味寒凉药能清热泻火,助阳明金气之敛降,能求右降回收气机之运。圆运复常,何疾之有哉?

彭氏论圆运动,书中很少谈及附子一药,偶有提及确十分谨慎,其用量仅三五克,每告知后学,此药火热有毒,初学者不宜,慎之为妙云云。书中更多言及圆运之右降机理。如秋金之降是春升之根,又把头年太阳之热降藏于地下水中,来年春之升发才有保障。人身亦然,甲木、戊土、肺金、心包相火之降尤为重视,药如芍药、山药、乌梅、黄豆、黑豆、绿豆、麦冬、柴胡、黄芩、五味子……等类,甚觉平淡。却与吴氏医学风格迥异,这也许是佩衡先生极少提及彭氏学术观点之原因吧。

吴荣祖教授在全国扶阳论坛倡导圆运动理应读黄元御之书,多研《四圣心源》为要。与李可及其弟子所倡导相左。近读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发现其阐发圆运动机理可谓详尽。上溯“河图”,以天地人三才为主线阐述圆运动使然。以善言天者,必验于人之取类比象思维方法,穷尽人体生理、病理。防治养生方面,周密严谨。是书可读可参,可助我吴氏医学完善圆运动机理矣。

《医药简述》在论及人体先后天关系时指出:“如只重视后天之调理,忘却先天心肾之关系,徒治其末,忽略其本,病轻或有效,病重则无益而有损。但只重视先天心肾,而忘却后天脾胃,亦属片面看法。因中气如轴,四象如轮,可见其关系密切。若只知道后天,犹如有轴无轮,若只知道先天,又如有轮无轴,均不可能成其为整个圆运动之作用矣。”。又于分析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姜附草三味方义时说:“(是方)是先后天脾胃兼顾之方,能够治几百种寒湿或虚寒大病,因病加减,应用无穷,不但奇效,且有起死回生,却病延年之功。此方以附子强心而暖肾水,回阳生津,而固肾气。干姜温胃土之降,甘草补脾土之升,升降自如,水火既济,故成为整个圆运动之动力。运动即圆,则邪去正复,回春而延年矣。”。

以上先生论述,足以反映吴氏医学注重助左升,助阳升发,助少火生气,助命门火交心肾,从而达到轮转轴运的圆运动之动态,有阳气的生发,才有阳气的收藏,而阳气之根,命门潜于水中,是生气之源矣。

为什么吴氏医学会如此青睐于附子,临证运用圆通且胆识过人?吴佩衡先生除了深研附子煎煮操作外,亦即双酯生物碱水解过程。他常说:“后世因煎煮不得法,服后往往产生麻醉,使用种种制作方法而成熟附片,意在减少其麻醉之性。其实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至不麻口,服之方为安全。”。然更主要的还是对附子药性药效的深入长期实践的总结。从“中药十大主帅”一文中可以看出,“驱逐阴寒,回阳救逆,可用生附子;温暖水寒,补命门真火,回阳生津,则用熟附片。”。

吴荣祖教授曾亲临四川江油考察附子的栽培地。从其引种到种植的生态环境看,附子必从海拔较高的隆安引种,再到程度平原江油种植。把一火种,引人江油水湿之地,此地土质属黑油砂土质,湿度大,黑也者,水也,湿也者,亦水也。把火种置于水中而产附子;且附子皮黑肉白,水火之象也,富含汁液,性火热而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其皮黑而肉白,水火之象配也,富汁液性火热,亦水火之象也。水包火,此右坎卦之象,有天一生水之象,有阳根之态。故附子古今认为回阳补火第一要药矣。温扶阳气可不用乎?阳虚阴盛者可缺乎?扶阳大家可视而不见乎?临证用药组方可少乎?正如先生所言:“(介绍四逆辈十方后)自后汉以还,配有附子之方剂,实不可胜数,滋不过介绍其重要者而已。但是只要切实掌握此十方,且能圆通运用,既可以治疗数十种比较疑难之病,其功用亦不小矣。”。从先生医案中亦不难发现重用附子挽救逆之全过程。

吴氏医学重三阴之升,重命门火之藏,重附子性热走而不守,中四逆辈回阳补火,终求“运动既圆,则邪去正复,回春而延年。”。彭氏圆运动医学重少阳相火之降,重秋金之降冬水之藏,很少问津中药附子。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重降重收之观点值得领略。其云:“一年的运动,金气的关系太大,无金气之收敛降压,阳热不能降于水中,不唯木气无以产生,一年的温热寒凉之圆运动,亦不可能成功。”;“所以人身右部不降之病,较左部不升之病多;而左部不升之病,由于右部不降者亦不少。”。

又云:“人知雪兆丰年,不知冬令大雪,次年丰收,乃因雪能封藏地面下之阳气,冬令雪大,地下阳足,岂止次年禾稼结实特多,人身亦如康健也。人知冬令雷鸣,乃地下封藏的阳气往外消失,次年由地下生出地上的大气,成了无根的病气,岂知五谷缺收,民病尤不易治。因去年是今年的先天,今年是明年的先天也。”。

“以人事言,春季为一年之始;以造化言,秋冬为一年之始。秋季如不将地面所受太阳的热,收而降入地面之下,春季草木便无发生绿色之资也。”。

“秋后地面上的阳气,降入地面之下,人身上部的阳气降入中气之下;春后地面下的阳气,升出地面之上,人身下部的阳气,升出中气之上。造化个体,秋后中下阳实,春后中下阳虚,阳气入土则实,阳气出土则虚,人身个体亦复如是。”。

以下将彭氏右降推荐药录之于下。

  1、山药:补肺金而助收敛,扶金抑木敛疏泄,降甲木也。

  2、黄豆:养木养中,养津液,降甲木。

  3、黑豆:调养木气,善降胆经;和木气不使上冲,以保肺金安宁,益阴而不败脾。

  4、绿豆:养木养中,兼清肺热。

  5、饭豆:养木养中,利水实脾。

  6、麦冬:“润肺生津,能开腹中一切结气,为药中妙品…….下引之速,津液之多,开结之速,莫如麦冬,又能收敛金气。”;“性极清降,津液极多,然能败中滋湿。”;“下引甚速,如无中气之药,极伤中气。”;“极败脾阳”。

  7、芍药(白芍药):“敛荣气之疏泄,降胆经也。”;“小建中汤重用芍药,以降甲木敛相火而通腠理”;“甲乙木本是一气,甲降则乙升,故重用芍药以降甲木,轻用桂枝以升乙木。”;“芍药和木息风,…….附子与芍药并用,肾阳复而风木不动也,已见骨节疼痛,风已起矣,故即用附子以温水,又用芍药以息风也。…….芍药性寒,最败肾阳。(解附子汤治本位的意义)”;“白芍降胆经以升经,清热滞,收疏泄。”;“芍药专降甲木而敛相火,…….降胆经以助收敛。”;“芍药收敛助胆。”。

  8、乌梅:“降甲木安乙木,收而不涩,风木要药也。”;“乌梅补木气,生津液,敛风气。”;“酸收大补木气之根,而平疏泄之气也。”;“大补木气,火降胆经。”;“善收相火,……降胆,生津液。”;“温木气,乌梅第一,…….补胆经相火,而降之使下也。”;“乌梅补木气助疏泄,降相火故也。”;“乌梅温升肝经,脾即收益,温降胆经,胃即收益,利尿又兼开胃食道之药也。”;“乌梅助木气以疏泄水气。”;“肝阳虚者,宜服乌梅,…….乌梅性温补阳。”。

  9、薤白、葛根:“薤白降辛金,葛根升庚金,葛根善升大肠金气,大肠气升,肺金自降……”。(吴荣祖教授认为:《伤寒论》“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能升提太阳内干阳明经腧之邪,使两经外邪得汗而解矣。彭氏言葛根善升庚金似处于此。六腑以通为顺,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伤寒阳明腑实燥结,当以承气下之。下之则愈,这又言大肠金气当降,降则通,通则顺,不通则逆矣。故在此要从葛根汤证解之方可圆其理也。)

  10、艾叶:“温乙木”,“通行十二经”。

  11、木瓜:“运木气,调疏泄。”。

  12、羊肉:“最能温润木气”。

  13、生石膏:“清散金气燥结之药”。

  14、生龙牡:“收敛浮阳,降胆经,去寒滞,性平。忽然脉象异常者,速速用之。”;“镇摄阳气”;“牡蛎最散木结”。火功开锁疗法提示龙为天,牡为地,天地乃水火也,水火交则泰,不交则否。故失眠、惊悸、汗出而责之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者用之每效,此之谓也。

  15、桂枝:“达肝木之阳”;“达肝阳以平风冲”;“升肝阳以止悸降冲。…….风木之气,即肝木之气,肝木下陷,则肝风上冲,肝阳上升,则肝风自平。桂枝升肝阳,…….桂枝加桂则大升肝阳,肝阳升则冲气乃平。…….桂枝以达木气之阳,阳达则风冲平息而病愈。(言奔豚治法)”;“桂枝升肝阳以息风。”。

(吴荣祖教授认为:桂枝一药,《伤寒》以通阳为首要,配白术以通阳实脾;配茯苓以通阳利水;配桃仁以通阳散瘀;配白芍以通阳合营;配薤白、瓜蒌以通阳效痞痹;配桃仁、丹皮以通阳祛瘀治妊娠胎动漏下云云。此言桂枝一药,升肝阳以平冲(伤寒语),升肝阳以息风,其针对肝寒木郁之阴风之要药矣。今人知知肝风为阳盛当清当镇,能识肝风为阴盛,寒凝木郁者寡矣。故治高血压患者,能以温阳固本,升举三阴,秘阳潜龙法施之者,可谓凤毛麟角矣。)

  16、吴茱萸:“温补木气,大热善通,其力极猛,初学莫用,…….温胃,最益肝胆,最润木气,…….温降木气。

吴荣祖教授认为:吴茱萸乃肝经要药,温肝散寒,寒去木温,春意黯然,发萌生升矣。其常用于治妇人痛经、头痛、闭经、胃痛、胁痛彻背、呕逆冷酸等因肝寒木郁气滞所致诸种病种,有效若浮鼓之应。以四逆汤配伍名吴芋四逆汤,为升举三阴要方,解水寒土湿木郁病机之首选矣。

  17、花椒:“蜀椒降胆经相火,…….温水寒”。吴荣祖教授认为:见花椒组方者,仲景开先河矣。如《伤寒论》乌梅丸一方,《金匮要略》大建中汤,乌头赤石脂丸两方,皆以治胸痹、腹痛因寒凝气滞木郁不升,风虫内动,故痛状较剧也。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云:“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满,上冲起皮,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心典》注云:“…….阴逆成象,腹中虫物,乘而动之,是宜大建中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故以蜀椒干姜温胃下虫,人参饴糖安中益气也。”。此一为寒,二为出矣。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云:“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心典》注云:“乌附椒姜同力协济,以振阳气而逐阴邪”,此言阴寒郁阻胸胁使然也。《伤寒论.辩厥阴病脉证并治》338条,言及藏寒虫动,烦而吐蛔证治,蜀椒散寒杀蛔。道家绳疗提示以上三方均用蜀椒,并炒去汗,足显花椒一药,温、散、升之性,厥阴风木之要药也。

    18、五味子:“补肾阳以安肝木之根而敛风”;“自来皆谓五味子敛肺止咳,误人多矣。肺病总忌五味,因其性大敛大热之故,只因伤寒小青龙汤治咳之药,小青龙汤之咳,乃肾寒之水上冲之咳,五味温肾寒也。”。

吴荣祖教授认为:肝木之根为肾水,元阴元阳藏之,肝木之阴血为肾中元阴所化,故为水生木;肝木之气阳由肾中元阳所生,所谓相火统之一命门也。此言五味一药,诸子皆降,其色黑属水,其味酸属木,其性温而收敛,为肝肾要药。其敛肾气而止喘,温木郁而降胆,实为其本性矣。

  19、细辛:“细辛是降药,非升药,……以温降肾家上凌之寒水也。”。

 吴荣祖教授认为:小青龙汤方解说矣。然就古今一家较认可者,是细辛纳气归肾显平喘之功。又细辛入足少阴肾经,温少阴经寒。《医药简述.十大主帅》云:“细辛这味药,温散三阴经之风寒湿邪,通关节利九窍,配合麻附中,纳阳归肾,温暖子宫,止咳化痰,开提肺气…….。”。

   20、杏仁、厚朴:“温降肺胃”,“厚朴降胆理胃…….温肝阳助疏泄。”;“杏仁降肺金,开敛结以降相火……肺金降而相火便降,……杏仁开肺金之结以收相火,功参造化。”。

 吴荣祖教授认为:“功参造化”者,秋金凉降,收敛而备冬藏也,阳气秋敛冬藏,故云“杏仁降肺金,开敛结以降相火”也。吴荣祖教授常以杏仁、厚朴为对药,以降气宽肠,治便秘之症。焦虑症属相火不敛而上扰心神,阳明大肠失于传导,世多以清热通便法罔效者,用此法归造化,效若浮鼓。

   21、桔梗:“降肺排脓,是其特长。”。

    22、山萸肉:“敛阳温肝……温补木气,善于收敛。”。

  吴荣祖教授认为:“山萸肉、乌梅二药,性皆温而味酸,为厥阴要药。彭氏认为乌梅乃降甲木,山萸肉乃升乙木,对相火不敛而失升降者用之。山西李可则大剂山萸肉(多至60g-120g以上)以敛阳固脱,更用其收敛耳。”。

  23、龟甲:“降木气偏升之力。”。

  吴荣祖教授认为:降木气即降偏升之相火。郑钦安云:“(龟板)其质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故其潜阳丹用之临床效捷。

  24、虎骨:“温补木气之阳”。

  25、锁阳:“敛阳下归肾水”。

  吴荣祖教授认为:锁阳一药,以往多以温补肾阳而用之。细思其名,锁阳即是封阳,封阳即是封火、封髓矣。故引火归元,封存命火,充填于坎水,有造化之象,何不临证试之。

  26、柴胡、黄芩:“柴胡升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之下陷,黄芩降足少阳胆经相火之上逆”;“柴胡升三焦相火之陷”;“黄芩清少阳之相火”。

  吴荣祖教授认为:三焦根系于命门,导相火以布上、中、下三焦,为气化通道之能源,水乃气化方能布道,方可升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无所不到,故可谓之升矣。故“水道”一词当活解,下有水道为溺,肤有水道为汗、泪、涕、津、延、唾七窍皆有水道,非独尿道也。

  27、通草:“通条肝经而平胆热。”。

  吴荣祖教授认为:《伤寒》当归四逆汤用通草,《高等医学院校.方剂学》认为:“…….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云云,似乎通草一药实为引药入经脉也。若能从通草能调甲乙木之升降着眼,则厥阴寒凝血虚之手足厥逆之状而立法,更贴近方意也。

  28、葱白:“升达阳气而止利”。

  吴荣祖教授认为:《伤寒论.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又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爆出者死,微续者生。”。葱白“升达阳气而止利”出自此也。葱白交心肾之阳,若虚阳上浮,可助附子、干姜纳阳归肾。吴荣祖教授之祖父吴佩衡翁更以白通汤治疗三阴脏寒之发热,身火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之真寒假热证。这类发热西药抗菌常失效者,每能此方建功矣。

  29、阿胶:“润燥息风安眠也”;“阿胶养心血”。

  30、鸡子黄:“性大热,温肾补液”。

吴荣祖教授认为:《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针对少阴热化证所设。少阴一经,水火并统,并有水胜火负之四逆辈证,亦有火胜水负之鸡子黄汤证及少阴三急下证。冰炭之分,不可混矣。

故多数注家认为,阿胶滋肾补下之真阴肾水,鸡子黄救心阴,得芩连以消清热邪,芍药酸柔以清缓木火,共凑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之阴以安神宁志除烦,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此处言鸡子黄“性大热”,有驳论之嫌。又言“温肾补液”,多有不能圆说之状,故当于临床考之。

以上摘录30条,亦反映彭氏求圆运动,法重右降之思想。彭氏云:“所以人右部不降之病,较左部不升之病多;而左部不升之病,由于右部不降者亦不少。”。从所选30条观之,其亦重甲木之降,相火之敛及肺金之肃杀,此彭氏心得于临床矣。

吴荣祖教授认为:吴氏医学以重阳崇阳为学术主线,重三阴阳气之升发,善用巧用重用附子组方回阳扶正,抑阴固阳,重圆运动之左升,升已而降求圆也。彭氏医学重降,降已而升求圆也。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圆运动者,天人相应,如环无端,造化之至奥,生灵之核心,医者不可不知矣。

圆运动之内涵,吴荣祖教授认为涵义有有三,可从《内经》中悟出。一曰:“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动也,动则生,不动则夭,理之必然”。二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者阴阳之道路,生、长、收、藏;生、长、壮、老、已,天人之道,如环无端,圆运使然也。三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春夏阳长,秋冬阳藏,生长封藏,乃造化之至理也。收藏方有生长,言阳根在下,命门是也。故坎中一阳,乃命之根系,元气所付,若元阳外浮则必病;元阳外越则必夭。故经云“肾主封藏”,此之谓也。故前贤以为水寒则雷龙不潜,水涨一分,龙腾一分;水温则雷龙安舍,水温则龙秘,喻之妙也。人活一口气,活于阳气之源耳。是故病危转毙,必回阳固脱,回阳救逆,非大剂四逆白通不可挽危矣。挽危者何?

回元阳以归命门,封藏命根是也。命根封藏,方可春回大地,生机重现,圆运康复矣。指灸导引术提示以上三要,可透解圆运动机理,亦可执中医至理之牛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