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话day445:聊一首陆羽的《六羡歌》

 亘心为上 2023-03-08 发布于安徽
就业以及

说起陆羽,相信中国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茶圣”,但他自幼却有着一段很凄苦的时候。本期来聊一下。

陆羽,生于728年,卒于804年,竟陵人,大致生活在唐玄宗至代宗时期,一生未曾娶妻生子,也未做过朝廷官职。在后代,人们对他非常敬仰,尊称为“茶神”、“茶圣”亦或“茶仙”。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便遭到父母弃养,后被西塔寺(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俗家姓陆,故取陆姓,鸿渐也是其恩师赐予的字。

关于他写的诗歌,也大多已散佚,《全唐诗》只保存了他两首完整的诗和一些联句、残句。《全唐诗》一共收录了陆羽两首诗,一首是《会稽东小山》,另一首就是这《六羡歌》(如下):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其实这首《六羡歌》原本是没有名字,因为诗中的六个“羡”字,故而《全唐诗》编者临时给起了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随意,但我们今天来看这首歌,丝毫感觉不到时代的隔阂感,这首诗很接地气。

《全唐诗》在这首诗底下有一条简明的注释:“(文宗)太和(828—835)中,复州(按即竟陵)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此歌。”这里的“讽”即诵唱之意,由此我们也能知道,这首诗在那时流布已经很广泛了。

唐代宗睿文十三年(778年),陆羽在江西上饶依山结庐定居,后人称之为“鸿渐宅”。他在这里开垦茶圃,环居种茶,自号“茶山御史”。他还开凿了一眼井,以便续水烹茶,后人称这眼泉为“上饶陆羽泉”。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陆羽在上饶居所突然获悉恩师智积禅师圆寂竟陵,十分悲痛,因无法及时赶回见恩师最后一面,故作《六羡歌》以明志寄怀,此时的陆羽已经接近花甲之岁。

智积禅师对陆羽来说,不仅有养育之恩,还是启蒙老师,虽然后来他从佛寺出走,但在他的生活中却以佛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诗句中陆羽说,千羡万羡的只有那西江之水,因为它奔流而下,直奔竟陵而去。

诗中的黄金罍、白玉杯、朝入省、暮登台,代表了世间的富贵与荣华,但这些他都不羡,唯一让他羡的只有西江水。为什么是西江水?因为他是多么想化作东流之水,回到家乡竟陵见到恩师一面。

竟陵,正是他老师智积禅师所在的地方。在那里,他从小获得庇护,也得到了他恩师的授业栽培。所以当他听闻恩师故去的消息后,心中定是悲痛,悲痛他不能亲自回到故乡,回到恩师旁送他最后一程。

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首因得悉恩人智积禅师去世,有感而发的怀念之作,其中的深情厚谊令人感佩。

在这首诗里除了表达他的追思外,还明确述说了他的一生志向,不慕世间功名利禄,这说起来很难也很容易。自幼与恩师生活,养成了这样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首茶诗,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茶意。第一句“黄金罍、白玉杯”是盛酒的器具,都代表酒,陆羽不羡酒,实际是羡茶。第二句是不羡“入朝为官、富贵名利”,实际是羡慕隐居或云游山林之中。第三句是对故乡“西江水、竟陵城”的赞美之情,也包含着羡茶。谈茶如此含蓄,足以显现出他的修养功夫。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不觉感动颇深,既有陆羽对世间荣华虚名的不屑,也有对家乡、对恩师的思念。

陆羽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用一生光阴,凭借双脚,四处走访,写就了有茶学百科全书之称的经典——《茶经》。这份对茶的痴迷与衷情,无人能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都是不朽的。

今天就聊到这,各位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