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荠菜赋

 聆听风吟 2023-03-13 发布于山西

      天气乍暖还寒,吹来的风虽不再冷硬,但也不是那么柔和,柳枝儿没有泛绿,荒草也没有一丁点的笑模样,让人感觉仍旧生活在冬天。

      走路累了,便坐路边一个角落里暂歇,正要掏出手机,不经意间瞥见石头缝隙里的一株荠菜,鲜嫩得很。我带着惊喜去采,想弄回家做菜,却不想只揪到了叶,根须却牢牢地扎在石板下的土壤里。

      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仿佛只有挖了荠菜,春天才会真到来其实啊荠菜这个愣头青,的确是头一批赶来报春的。人辩说,书里不是说梅花报春吗?不然还有迎春花呢,啥时候轮到它荠菜争先了呢?

      要不说您是久居都市的人呢,是从张洁和汪曾祺两位老师美文里认识荠菜的吧?您可以从早市的小摊上买到带着露珠的新鲜的荠菜,回家或拌馅儿吃饺子,或吃汤面的时候撒一点,先尝其味,再寻其源,但却没有实实在在地去接触它,了解它。

     

       您所见到的荠菜生长在大树下,田埂上,道路旁,草丛里......只要有心,到处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小时候,约上几个小伙伴,挎着篮子,握着铲子,在坦荡平原的麦地里,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寻找,大大小小的荠菜,叶子像带有锯齿的羽毛状,浅绿色的,深绿色的,灰紫色,在诱惑着我们的眼睛。

        麦田里的荠菜最为诱人,鲜肥嫩绿,与小麦的绿浑然一体,盎然一片,得躬下身子细细辨别才行。那时的乐趣全在寻找荠菜的过程,当在麦苗间发现了鲜嫩的荠菜,我们喜悦中带着激动,兴奋得大呼小叫,惊得歇息的小鸟扑棱棱飞起,在阳春的天地间留下美丽的弧线,引起一串串快乐的笑声。

      道路旁的荠菜,大多不被理睬:那是因为它们几乎都被足踏脚踩后,就收起了自己靓丽曼妙的身姿,再也没有那鲜活的机灵劲了;略剩的一点儿嫩叶也许会被鸟雀叨食,光秃秃得很不好看;再就是土硬不好挖,令人们望而却步也是有的。

    

     草丛里的荠菜,和光同尘,它与野草的外表极为相似,它学习到了草的坚韧,不屈不挠。唐代诗人李端曾在他的《古别离二首》赞曰:“菊花开欲尽,荠菜泊来生。”意思是说荠菜在头年秋就已经在为次年春做准备了。

       没有人能够伤害紧贴地面的东西,除非将它连根拔起。所以你看那荠菜将叶子紧贴地面,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隐藏所有的外表风光,尽最大可能让根须朝土壤深处扎去,这思维蕴含大智慧,实非吾等凡夫俗子想到的呀

     长在沟坡和向阳处的荠菜,茎叶锈红,和阳光的颜色颇为接近,看上去苍老而憔悴。若碰到以貌取材的人,便品尝不到这独特的味道了,汲取了充裕的阳光,也遭遇了冰寒霜冻,历经沧桑,傲风立雪后的荠菜,滋味会更加鲜美!

     

      我生长在农村,荠菜挖了不知多少次,荠菜的做法也学会了不少。摘去土沫杂草洗净后,或凉拌、或素炒,或炝锅,吃过荠菜包子,当荠菜和肉糜融合到一起,唇齿留香;摊出的荠菜饼,做熟后的荠菜饼黄中透绿,飘出一股独有的清香;捏过荠菜馅儿的饺子,咬一口,满嘴是醇醇的野菜清香;咽下去,有淡淡的苦和微微的甜。

      荠菜不仅好吃,还是一味不用花钱的良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明目降压的作用。难怪荠菜会和不少诗人结下了缘分,连自谓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有“三春荠菜饶有味”的诗句。在他们的笔下,春天里的荠菜就像一杯芬芳的醇酒,俨俨地将春天的所有情愫荡漾在了空气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生活中或许因了诸如荠菜般的亮色,才有别样的味道吧。

     不必说粮菜贫乏时期,那时候人们遇到“春荒”,全家老少齐上阵,挖了野菜来,或拌上玉米面蒸饼子,或煮面条的时候“撒青”,一个春天不因缺菜而枯燥,不因短粮而挨饿,荠菜是出了大力的!就算如今米面不缺菜蔬丰富,人们也会赶一个休息日,到大自然中去挖荠菜,不为别的,只为那踏春的过程。

      “荒园槁叶飘,荠菜已堪挑。”北方的春天虽然来得有些迟,但早已是“土融麦根动,荠菜连田肥”了。

      亲爱的,还等什么呢,收拾一下从水泥筑造的围城中突围吧,轻衣简从,拿一柄铲,一只兜,也没多远,沿着绿化带向前走,抬眼赏烟柳绝色,俯身见荠菜青青,此生随心而行,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