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丨追踪《灯笼》的“文本篇性”

 昵称503199 2023-03-19 发布于湖北

作者说

     汲安庆教授认为:“个性化深度解读文本的关键,是密切追踪文本篇性(彰显作者独特言语表现智慧的形式秘妙),就像猎豹追踪猎物,必须牢牢盯紧,不能放松……追踪文本的篇性,则是为了区分不同作者、不同文本在艺术表现上的细微差异。”

      解读八年级下册课文《灯笼》时,笔者尝试借助“文本篇性”分析作品“四美”,读出这篇散文的独特魅力。


丰富的民俗美
图片
《灯笼》所在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包括一篇小说(《社戏》)、一首现代诗(《回延安》)、两篇散文(《安塞腰鼓》和《灯笼》)。《灯笼》是吴伯箫先生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独具韵致,“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通过描写记忆里的一盏盏灯笼,从文化、历史等层面表达灯笼对个人、家族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由个人感情上升到家国情怀,抒发一腔爱国热血。编者把此文放在“民风民俗”主题单元,是想让学生在品读如水华章的同时,感悟厚重的文化内涵,厚植家国情怀。
作者先从小孩子喜欢光亮的天性说起,引出灯笼,接着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回忆由此展开。神龛里的烛火、接祖父时提的灯笼、上学路上挑的纱灯、乡俗还愿时高挂的红灯、元宵节的龙灯和跑马灯、族姊远嫁时的满街灯火、进士第的官衔灯、邈远的宫灯、塞外军营的将军灯……这些或实或虚的灯火,串起了一幅流动的民俗风情画卷,一个个场景提示我们:“灯笼”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映照出百姓生活的不同侧面,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光影记忆。作者通过检视记忆中的灯笼,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流露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珍视。

蕴藉的古典美
图片
《灯笼》一文语言含蓄隽永、清新雅致,诗词典故随处可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是长短句交替使用,体现出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文章“建筑美”。短句简洁有力、声韵和谐,长句加重了句子的情感色彩,流淌着别样的意绪。
二是用语典雅,文白相间。“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等句子,读之令人浮想联翩,意趣与文味相生,才思与章法共舞。诸如“好听点说”“蜡泪就怕数不着长”这样的口语表达夹杂其间,清新俏皮,让阅读变得轻松。
三是巧用修辞,善引古语。如“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心还像素丝样纯洁”“站在青春尾梢”等表达,将修辞手法用得出神入化;戏曲唱词的直接引用,或“正萧萧班马鸣也”等的灵活化用,使文章古典韵味更浓。


浓郁的人情美
图片
作者带着对光明的向往,回溯自己的记忆,一泓属于故乡亲人的温情碧波,开始在他心中荡漾。夜里挑灯迎接祖父,一路上数着牵牛织女星,听他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上下学,慈母特别预备了一支小纱灯,以及消夜食品,那句温暖的叮嘱更让作者铭记一生;村口高高挑挂的红灯笼,是乡人的善行,安抚着摸黑赶路的孤行客;还有元宵节玩灯,族姊远嫁,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字……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不仅是那些温暖、热闹甚至辉煌的景象,更是潜藏其中的淳朴乡情。作者于生活常物中见世间烟火,不着痕迹地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灯笼映照出的人情与人性美。

炽烈的情怀美
图片
有关灯笼的叙述看似平静,其中隐藏着作者思乡怀人之情,典雅别致。到了最后两段,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一下引到塞外沙场,听吹角连营,观挑灯看剑,想雪夜入蔡。霍去病、李广、裴度等汉唐名将一一出现,字里行间传达出的风发意气,令人为之一震。“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由灯笼到烈火,从悠然细腻的个人情感到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热血男儿的豪情壮志倾泻而出。
作者以小见大,能够跳出儿女情怀的局限,发出保家卫国的誓愿,体现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也赋予“灯笼”更加炽烈的情怀美。
(改编自2022年8月24日《语言文字报》文章《追踪〈灯笼〉的“文本篇性”》;作者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崔静
(文字编辑:过超;微信编辑:晋力;校对:王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