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杏枝头春意闹

 高世荣图书馆 2023-03-20 发布于安徽


                                                                           
                                           


                   

“诗眼”,最早见于杨栽《诗法家数》:“诗要炼字,字者,眼也。”诗眼,是一种借喻,并由借喻而成为论诗的专门用语。意思是:像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那样。诗眼也是一句诗、一首诗所表达的审美境界的窗户,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才华。诗眼,它是诗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句。所以,“诗眼”是画龙点睛的“全诗神彩”;“炼字”是创新诗眼的金色钥匙;“虚心”是开阔眼界的良师益友。

       一、“诗眼”是画龙点睛的“全诗神彩”

       诗眼,分为“句中诗眼”和“篇中诗眼”。句中诗眼是基础,篇中诗眼是精髓。句中诗眼在一句之中是点睛之笔,篇中诗眼在一篇之中可能是点睛之笔,也可能是寻常之句。

(一)句中之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炼、最传神的某一个字。如:(1)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最初用的是“到”字,后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最后才选定“绿”字。“绿”在此作动词“吹绿”讲。一个“绿”字,令读者深深感到春满江南、万物复苏,静静的江南大地全都被春风吹绿了。静中含动,将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让人心旷神怡,心境开阔。一个“绿”字,使全句生辉;(2)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共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诗中,很少有人将“烧”与“蜡烛”连写,总觉得太直白,会破坏诗歌的美感。这首诗中,一个“烧”字,却完美地表现出了蜡烛的明亮。同时,“烧”与“照”字相对应,“烧”将梦幻、空濛的气息烘托得活灵活现。跳跃的蜡烛火焰,与美丽的海棠花遥相呼应,太美了;(3)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一个“上”字写绝了。青苔本是静物,诗人竟觉得青苔那青翠的颜色竟然“动”了起来,居然向“上”染湿了自已的衣服。一个“上”字,便将青苔的清新可爱、生机活泼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更加有力地烘托出了深院的幽静;(4)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本是名词,诗人却别出心裁地用作了动词,使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成了可以看到、可以触摸到的颜色、动态和形象。绵绵春愁,用酒浇浇不灭,偏偏又风飘飘、雨潇潇,真是雪上加霜、愁上加愁!作者借用“红”“绿”颜色的转变,极写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之情;(5)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极写了思夫之苦。明明写的是离愁别恨相思之苦,但作者并不直接说盼望丈夫早日回来,而是借用黄花(菊花)的“瘦”,来比喻自己因思念丈夫而身体消瘦,含蓄的表达了对于团聚的相思之苦;(6)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淡”字和“滴”字,便是“眼”之所在。“淡”写视觉形象,“滴”状听觉体验,极有味道,活现出微云将散未散之时,夜雨欲住未住之际的诗意境界。读者只要闭上眼睛,这个极富动感的优美画面,便会立时清晰地浮现出来;(7)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寂静的竹林里突然传出喧闹的声音,这喧闹的声音便让人听出来那是去水边浣纱的女人们叽叽喳喳、戏笑烘闹的回来了。作者仅巧妙地用一个“喧”字,就使竹林动了起来;水中的莲叶摇“动”,就让人知道打了鱼的小船正满载而归。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原本寂静无声的地方,诗人只安上了一个“喧”字和一个“动”字,于是“静中闹动”的艺术境界跃然纸上;(8)曹植《杂诗七首》(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音”。全诗共十二句。“悲”字是“诗眼”,以“悲”字为红“线”贯串全诗:前四句,写“悲情”;中六句,写“悲心”;后两句,写“悲音”。全篇由“悲情”引发急切的悲心,由悲心抒发出了主人公心情激愤的慷慨悲音!这首诗“眼”明“线”藏,骨气高奇,显示了主人公壮烈激越的报国情怀,也充分显露了“诗眼”的独特魅力;(9)张融《别诗》:“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视点由山上的白云移到东升的明月,由远望而近观到立足的孤台,推出了诗眼“悲”字。作者对别离的情景并没有具体描写,然而“悲痛离别”的情感已从孤台明月的凄凉意境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10)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尽日出是自然现象,诗人不说日“出”,却说日“生”。“生”字是诗眼,它把海日与残夜写成了有生命的物体,表现了诗人渴望太阳早日普照大地的喜悦心情。全诗的形象、气氛和情思全靠“生”字而体现;(11)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赴”字是诗眼。这一个字,便给人以千岩竟秀、万壑争流的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12)孟浩然诗集有一刻本,在《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联中掉了一个“就”字。有人就想补上,人们先后补了“赏”“看”“观”“醉”“对”等字,但总觉不好。最后得到了善本,原来是个“就”字。这个“就”字是诗眼。它既交代了人与菊花的主宾关系,又点出了菊花与故人的深厚情谊(是因菊花的美丽而招引故人而来),还包括有看、观、赏、醉、喜、爱、评等多种含义,余味无穷,发人深思,引人联想……

微信图片_20230203225122.jpg

(二)篇中之眼。陆机《文赋》中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话,这“警策”指的便是“篇中之眼”。篇中之眼,是全篇中最为传神的诗句。是指诗(词)全篇中最精彩、最关键、最能突出主题、最能统领全篇的一、两句诗。此诗句如心脏,输血于全文,又如脊柱,柱立全篇,使读者感受到全文风骨。是全文文眼。如:(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山雨欲来风满楼”;(4)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王维《赠房卢氏琯》“达人无不可,忘已爱苍生”;(6)王之涣《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7)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8)赵翼《论诗五首.其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9)李隆基《千秋宴》“慎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10)李世民《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11)蒲松龄《聊斋.瑞云》“黄金万两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难寻”;(12)龚自珍《己亥杂诗》“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13)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14)王安石《咏石榴花》“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15)高适《别董大.二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7)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8)潘阆《酒泉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19)陆游《金错刀行》“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20)窦痒《醉中赠符载》“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21)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22)王通《文中子.周公篇》“自知者英,自胜者雄”;(23)张问陶《煎茶坪题壁》“人从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缺处明”;(24)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5)毛泽东《七律·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26)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方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

以上这些诗句,使整首诗形象鲜活,神彩飞舞,含意深邃,独具匠心。有的篇中之眼出现在篇首,有的则出现在篇中,有的则在篇末,起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以愁作结,耐人寻味。有的篇中之眼使作品生动形象;有则揭露或暗示哲理寓意。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只见长江送流水。”读到“何人”“何年”令人倍添伤感,而读到“只”则在伤感之外,无奈之中,更多了份对大自然永恒长存与人类自己渺小生命的慨叹。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中含有不尽的人生况味。

诗有了眼,就能成为上品、精品,就可以千古流传。许多诗人本来不出名,因为写了一句诗而千古留名。如:唐代诗人张继,生卒年月都没有记载,却因《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名扬世界;唐代诗人秦韬玉,因写《贫女》中“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诗句,一举成名;宋代叶绍翁,却凭《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名传千古;晚唐诗人许浑写了500多首诗,却因《咸阳城东楼》“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诗,留名传世;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词句,将相思寄怀吟唱到了极致,流传千年;唐代诗人崔护平生只写了6首诗,却因随手在墙上写的《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惊艳文坛,名垂史册;宋代诗人林升只写了两首作品,却凭在旅馆墙上写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一举成名;元代诗人唐温如,生卒年都无记载,却因《题龙阳县青草湖》中“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句成名;宋朝的潘大临,只写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诗,就流芳百世。这些人写诗因有诗眼,所以百年流传。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皇帝一生写了43630多首诗,比第二名的陆游多了整整3万首。但是,除对联“云归大海龙千丈,雪满长空鹤一群”让人记住外,其它诗全是无眼的“盲诗”,很少有人记住。 

微信图片_20230221174159.jpg

二、“炼字”是独具诗眼的金色钥匙

古人创作诗词,特别注重“炼字”。仅用一个字,就将所见所闻,苦乐哀愁,跃然纸上,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真切独到,出神入画,真是“一字千金”。很多经典诗作,之所以流传千古,往往就是因为作品中的一个字,为诗增了色,救活了整首诗。古人炼字的方法是:

(一)炼动词。

1.炼“本态动词”。指表达事物物态时,所选取的该事物自身所发出的动词词汇。一般说来,事物的动态表达,有其自身的“本态动词群”可供选择。如表达“看”的动态,有见、望、视、窥、览、盯、瞄、眺、眯、瞰、瞩、瞭、瞅、瞪、瞟、睹、瞻等多个本态动词,供诗人选择。如:杜甫诗“身轻一鸟过”的“过”;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贾岛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李商隐诗“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中的“逐”和“带”等都是诗眼,都是以本态动词完善、灵化诗的意境的范例。陶潜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返”,释解程度很高,已经不是自然的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

2.炼“移借动词”。当诗人要创造的意境必须借助动词去体现,而本态动词词汇已不能完成其表达需求时,优秀的诗人就会另辟蹊径,到其它范畴的动词群中去寻找,去移借。如杜甫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渡”;张先诗“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王之涣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怨”;毛泽东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翔”,都是采摘他事物的动词词汇,来完成某事物的自身动态描写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王国维称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间词话》)。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3.炼“转化动词”。当诗人要创造的意境必须借助动词去体现,而本态动词词汇已不能完成其表达需求时,便将其它词性的词汇转化为动词,用以达到自身动态描写的意图。“移借动词”和“转化动词”,都是在本态动词不能完成自身描写任务时而采用的字法手段。但也有区别:前者是从他一范畴的词中移借现成的动词词汇;后者是将其它词性的词汇转化为动词来使用。转化动词一旦进入特定的意境之中,就会使诗的意境显现出异乎寻常的光辉和情趣。如:王安石《船泊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因得一个“绿”字,使意境骤然生辉,千古流传。“绿”,就是一个转化动词。王安石曾试图从“风”的本态动词中去找合适的词,但是“到”“过”“入”“满”“吹”“拂”等字,没有一个能够满足诗人此时对美学表达的需求。诗人的独特生活感受驱使他打破常规,到其它词性的词汇中去找词,转化为动词来使用。于是,他走向了另一范畴——“形容词词群”中去寻找,最终发现了“绿”字最合适、最贴切、最神奇!于是,诗人大胆地将“绿”字的词性加以转化,用到诗中。“绿”带着自身的词义和色来了,带着一片“盎然春意”走进诗人的艺术天地,瞬间使诗的意境产生出夺目的光辉。这就是王安石“绿”字生辉的奥秘,也是“转化字法”对意境的发扬所产生的神奇功效!只是当时王安石还没有意识到“绿”字的妙用,是词性转化起了神秘的作用。又如宋祁《木兰花.春景》诗,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是伤春惜时而已。然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一个“闹”字,这个转化动词,却是全词点晴之笔,正如王国维所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就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一个“闹”字,使整首诗的境界变得超凡脱俗,达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也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全在诗外!

微信图片_20230221174204.jpg

(二)炼形容词。

如:(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祖咏《终南望馀雪》中的诗句。诗眼是形容词“阴”。题意是望终南山余雪,从长安城中向终南山看去,看见的只是它的“阴岭”,而且只有“阴”,才有“余雪”。“阴”字非常准确,写出了阴面的山岭雪寒冰冷的特色;(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诗,王安石改了后两句,变成“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改“蝴”为“蜂”,改“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在于将“飞来”改为“纷纷”,只有蜂忙蝶乱的妙笔侧写,才能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3)“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这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的美感;“圆”是在落日这个容易令人感伤的氛围中,给人增加了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情。“直”和“圆”两个形容词,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真切感受,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外化于广阔的自然美景之中。

(三)炼修饰语。

 如:(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突见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情景,不禁伤感、后悔。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炼数量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齐己《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另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说“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使全诗富于生机,韵味十足。

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值。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更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精光四射。

微信图片_20230221174208.jpg

 三、“虚心”是开阔眼界的良师益友

在古人写诗过程中,由于作者虚心求教,出现了许多“一字之师”的动人故事。虽然有的字不一定是诗眼,但值得借鉴。

1.清朝杨乃武与小白菜,先后被浙江一百多位官员屈打成招,形成寃案。圣上已批:“秋后问斩。”杨乃武在狱中写成状子,由姐姐杨淑英赴京告状。途经塘楼,杨淑英请杨乃武的老师李更堂修改状纸。杨乃武当时是浙江有名的举人,文笔超群,远近闻名。谁知,他写的状纸,在关键之处用错了一字,上面写道:“江南无日月,神州无青天。”若按这份状纸上告,不但杨乃武必死无疑,就连杨淑英也得就地问斩。“江南无日月”,是说浙江官员无法无天,这是可以的。但“神州无青天”,不仅骂了大清皇帝,而且骂了所有的文武百官,故此必斩!只见李先生大笔一提,只改了一个字,即把“神州无青天”改成了“神州有青天”,就使语义陡变,变成了大清皇帝是青天,皇帝身边的文武百官是青天,大清帝国还是有青天大老爷的!一字之改,既救了杨乃武、小白菜、杨淑英的性命,又告倒了浙江一百多个官员!可见,虚心求教,多么重要!

2.元朝时,萨天锡送浚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何?老人说:“上半联已有一个'闻’字,下半联又用一个'听’字,字虽有异,却皆隐'耳’意。恰犯诗家重复大忌。”萨天锡豁然大悟,忙问:“改何字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诗中不是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佳句吗?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来一用。”萨天锡试着把“闻”雨改为“看”雨,仔细玩味,觉得果然更好。上半联的“看”字隐“眼”意,下半联的“听”字隐“耳”意,不仅更符合诗的“工对”,而且愈发显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萨天锡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一字之师”。

3、唐代诗人高适,路经杭州清风岭,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就继续赶路。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发现诗已被人改过。高适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大文学家骆宾王。

微信图片_20230221174230.png

 4.杨万里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传说有一天,杨万里在馆中与人闲聊,谈到晋朝有个文学家叫于宝。站在旁边的一个小吏插话说:“是干宝,不是于宝。”杨万里便问:“你怎么知道叫干宝?”小吏找到韵书,递给杨万里看。果然韵书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晋有干宝”。杨万里对这个小吏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5.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成后,范仲淹请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范仲淹听后,把诗又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对严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拜李泰伯为“一字师”,并以一千两银子作为酬答。

6.1952年元旦,东北大学历史系罗元贞写信给毛泽东贺年,谈及《七律·长征》一诗,建议将“金沙浪拍云崖暖”中的“浪”改为“水”,因为这个“浪”与上联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末字的“浪”不协调、重复。毛泽东欣然同意,于是在诗再版时,便把这一句改为“金沙水拍云崖暖”。罗元贞老师被人们称为是毛泽东的“一字师”。

7.1957年1月,毛泽东与臧克家谈及《沁园春·雪》这首词,臧克家问,“原驰腊象”的“腊”字应该怎么讲,并说现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泽东听了,谦虚而又有点疑问地征询他的意见:“你看应该怎么样?”臧克家答道,“腊”字不好讲,改成“蜡”字就好了,“蜡象”与上面的“银蛇”正好相对。毛泽东欣然接受:“那你就给我改过来吧。”

……

总之,诗贵“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诗眼”贵在“炼字”,字炼得好,诗才能够“一字之警,全句皆奇”、千古流传。

我们平时写文章,也应注意“炼字”,使文章有“文眼”,将文章的主题升华,用最精炼、最传神的一段话“画龙点睛”,让文章陡然生色,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2023年2月21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