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管理流程专家建议

 caimin133 2023-03-22 发布于福建
本文导读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贫血是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各指南均建议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控制在一定的目标范 围,但国内贫血治疗的达标率仍不高。长期透析患者可能出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铁利用障碍,进一步造成肾性贫血,出现难以纠正的问题。一项大型国际性前瞻性队列研究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DOPPS) 显示,中国包括广州、北京和上海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线数据提示,Hb 的达标率(110 g/L≤Hb< 130 g/L为达标)为34.4%。肾性贫血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一项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发现,随着Hb升高,死亡风险呈线性下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Hb浓度波动较大,管理难度高,需要个体化及精细化管理,而透析人数在近几年增长迅速,透析中心医生数量不足,进一步增加肾性贫血的管理难度。如何进行肾性贫血患者的精细化、个体化管理,提升Hb达标率,仍是临床医生需面临的难题。本流程尽可能根据患者自身用药、Hb波动情况对药物调整、启动及停止做出建议,旨在使透析患者的Hb维持在指南所建议的110~130g/L达标范围内,致力于提升血液透析患者Hb、铁代谢指标的达标率。为进一步规范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管理, 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建议工作组(简称工作组)参考国内外众多指南、共识及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后制定本流程。 

1、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管理流程制定 

1.1 文献检索与纳入 

本流程使用医学主题词构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优化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等组织,文献纳入的范 围为国内外慢性肾脏病管理共识、肾性贫血指南、 标准操作规程 ,铁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ESA)、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使用指南、共识、专家意见等,最终纳入的指南及共识包括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Chronic kidney diseas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静脉铁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亚太肾病学会关于正确使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 剂的解读》等。 

1.2 流程的制定 

参考上述指南、专家共识等制定流程初版,其中包括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贫血相关 治疗方案及相关诊疗建议,工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讨论,根据相关意见形成共识,对流程进行修订,最后通过专家组讨论后确定最终流程。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管理流程 

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管理流程按照 Hb 水平进行分层,包括 Hb≥130 g/L110 g/L≤Hb< 130 g/L100 g/L≤Hb<110 g/L60 g/L≤Hb<100 g/L Hb<60 g/L,各层肾性贫血患者管理要点如下,同时使用 Process On 软件整理为思维导图形式,以网页发布(https:///anemia),方便阅读和使用。 

2.1 Hb≥130 g/L 

2.1.1 未使用药物 

1个月检测1Hb ;检测铁代谢指标,若存在绝对性铁缺乏:转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in saturationTSAT≤20% 和(或)铁蛋白 (serum ferritinSF≤200 µg/L,动态监测TSATSF。 

2.1.2 规律使用药物 

2.1.2.1 ESA 停用 2 周后检测血常规,若 Hb<120 g/L,则以原 ESA 剂量降低一个阶梯给药(具体减药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否则继续停药,2周后检测血常规 。 

2.1.2.2 HIF-PHI 停用2周后检测血常规,若Hb< 120 g/L,以原 HIF-PHI 剂量降低一个阶梯给药(具 体减药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否则继续停药,2周后检测血常规 。 

2.1.2.3 铁剂 a.绝对性铁缺乏:停止补铁2周后复查Hb和铁代谢指标;b.非绝对性铁缺乏:停止补铁, 动态监测铁代谢指标

2.2 110 g/L≤Hb<130 g/L 

2.2.1 未使用药物 

1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连续3 个月达标,3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否则1个月检测1 次血常规 。a. 绝对性铁缺乏:动态监测铁代谢指 标。b. 非绝对性铁缺乏:1~3个月后检测铁代谢指标 。 

2.2.2 规律使用药物 

2.2.2.1 ESA a.1 个月内 Hb 增加<10 g/LHb<115 g/L,增加 ESA 剂量;Hb≥115 g/LESA 剂量不变;b.1 个月内 Hb 增加 10 g/L≤Hb<20 g/La. Hb<115 g/LESA剂量不变;Hb≥115 g/L,降低ESA剂量;c.1个月内Hb增加≥20 g/L或半个月内Hb增加>10 g/L:降低 ESA剂量 。 

2.2.2.2 HIF-PHI a.1个月内Hb减少>10 g/LHb≥ 120 g/LHIF-PHI 剂量不变;Hb<120 g/L,增加一个阶梯HIF-PHI剂量;b. 1个月内Hb变化-10 g/L~10 g/LHb≥120g/L,降低 HIF-PHI 剂量;Hb<120 g/LHIFPHI 剂量不变;c. 1 个月内 Hb 增加>10 g/L,降低 HIF-PHI剂量。 

2.2.2.3 铁剂 a.TSAT≤20%和(或)SF≤200 µg/L:负荷剂量(口服:150~200 mg/d;静脉:200~250 mg/周) 补铁,若达标,维持剂量100 mg/1~2周补铁;若未达标,继续负荷剂量补铁;b.20%<TSAT<50%200 µg/L<SF<500 µg/L,维持剂量补铁;c.20% <TSAT< 50%500 µg/L<SF<800 µg/L,每周减量 1/3~1/2d. SF≥800 µg/L和(或)TSAT≥50%,停止补铁3个月。 

2.3 100 g/L≤Hb<110 g/L 

评估是否存在肾性贫血外的贫血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出血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是否存在加重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如存在则需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并根据原发病检测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若不存在其他原发病, 管理要点如下。

2.3.1 未使用药物 a. 绝对性铁缺乏:负荷剂量静 脉补铁,1个疗程后检测 ;b. 非绝对性铁缺乏:1 个月检测血常规,3个月检测铁代谢指标 。 

2.3.2 规律使用药物 

2.3.2.1 ESA a.1个月内Hb增加<10 g/L:增加ESA 剂量;b. 1个月内Hb增加10 g/L≤Hb<20 g/LESA剂 量不变;c. 1 个月内 Hb 增加≥20 g/L 或半个月内 Hb 增加>10 g/L:降低ESA剂量 。 

2.3.2.2 HIF-PHI a. 1个月内Hb增加>10 g/LHb≥ 105 g/L,降低 HIF-PHI 剂量;Hb<105 g/LHIF-PHI 剂量不变;b. 1 个月内 Hb 变化-10 g/L~10 g/LHb≥ 105 g/LHIF-PHI剂量不变;Hb<105 g/L,增加HIFPHI剂量;c. 1个月内Hb减少>10 g/L:增加HIF-PHI 剂量 。 

2.3.2.3 铁剂 同2.2.2.3。 

2.4 60 g/L≤Hb<100 g/L 

评估是否存在肾性贫血外的贫血性疾病,同2.3。若不存在其他原发病,管理要点如下。 

2.4.1 未使用药物 

a. 绝对性铁缺乏:负荷剂量静脉补铁,1 个疗程后复查,若 Hb <100 g/L,启动 ESAHIF-PHI治疗(ESA方案:起始剂量补充ESA 联合维持剂量静脉补充铁剂;HIF-PHI 方案:体重 40~60 kg100 mg/次,每周 3 次;体重≥60 kg120 mg/次,每周 3 次,根据情况联合口服或静脉补铁);b. 非绝对性铁缺乏:启动 ESA HIF-PHI 治疗(ESA方案:起始剂量补充ESA联合维持剂量静脉补充铁剂;HIF-PHI方案:体重40~60 kg100 mg/ 次,每周3次,体重≥60 kg120 mg/次,每周3次联合根据情况口服或静脉补铁)。

2.4.2 规律使用药物 

2.4.2.1 ESA a. 1 个月内 Hb 增加<10 g/L:增加 ESA 剂量;b. 1 个月内 Hb 增加 10 g/L≤Hb<20 g/LESA剂量不变;c. 1个月内Hb增加≥20 g/L:降低ESA 剂量。 

2.4.2.2 HIF-PHI a. 1 个月内 Hb 增加>20 g/L,降 低HIF-PHI剂量;b. 1个月内Hb变化-10 g/L~10 g/LHIF-PHI 剂量不变;c. 1个月内Hb增加<10 g/L:增加HIF-PHI剂量。 

2.4.2.3 铁剂 同2.2.2.3。 

2.5 Hb<60 g/L 

立即启动输血治疗。若存在肾性贫血外的贫血性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原 发病检测血常规。未使用药物,启动药物治疗,管理要点如下。 

2.5.1 未使用药物 

2.5.1.1 铁剂 a. 绝对性铁缺乏:静脉补铁(100 mg/次,每周3次);b. 非绝对性铁缺乏:1个月检测血常规,3个月检测铁代谢。 

2.5.1.2 ESA方案 起始剂量补充ESA联合维持剂量静脉补铁 。 

2.5.1.3 HIF-PHI方案(以罗沙司他为例) a. 体重 40~60 kg100mg/次,每周 3 次;b. 体重≥60 kg120 mg/次,每周3次联合维持剂量静脉补铁。 

2.5.2 规律使用药物 

2.5.2.1 ESA a. 1 个月内 Hb 增加<10 g/L:增加 ESA 剂量;b. 1 个月内 Hb 增加 10 g/L≤Hb<20 g/LESA剂量不变;c. 1个月内Hb增加≥20 g/L:降低ESA 剂量 。 

2.5.2.2 HIF- PHI a. 1 个月内 Hb 增加≥20 g/LHIF-PHI剂量不变;b. 1个月内Hb增加<10 g/L:增加一个阶梯HIF-PHI剂量 。

2.5.2.3 铁剂 同2.2.2.3 

3、结语 

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19902017年全球慢性疾病负担系统分析中指出,全球慢性肾脏病负担重,中国罹患人数居全球首位,贫血发生率超过50% ,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贫血发生率超过90% 。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原因众多,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绝对性铁缺乏或利用障碍、透析不充分、钙磷代谢紊乱、穿刺相关性失血,也与铁调素的生成、机体微炎症状态、低氧诱导因子反馈回路受损等因素有关。肾性贫血还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相关,所以将Hb管理在适当的区间是降低其住院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随着透析人数的井喷式增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管理难度也在随之增加。

本流程通过患者自身的检验结果及个体用药出发,以通俗易查的方式制定,旨在提高基层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达标率。后期还会进行人工智能模型构建,纳入更多可能影响因素,生成建议,以提供给临床一线医生更为全面及准确的建议。

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建议专家组

参考文献:略

©版权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益。 插图及封面图:同来源,非商业用途,该文章不构成医学建议,仅用于提供信息。

为了跟大家分享、交流,我们启用了另外一个公众号(肾病透析科普),可以说是我的小号吧,那里我们会跟大家分享慢病健康科普、肾病透析医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