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玉琨:做“行”与“思”的教育家,教育应因时代而变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5-14 发布于浙江

 看点    5年前,曾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的陈玉琨教授,就很有前瞻性地指出了教育的智能化趋势。如今,AI已经切实走进教育之中,身为教育者应该怎样把挑战变成机遇?从陈教授的真知灼见中,可以看到,这不仅涉及到如何行动,更考验对教育本身的认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 (ID: yjzzwx)


文丨陈玉琨    编丨May

因为长期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在这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与中学校长交往,因而也认识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

图片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等职。

他们中能够自觉办学的不少,当然,糊里糊涂办学的也有。我常说糊涂的校长办糊涂的教育,自觉的校长办自觉的教育。

自觉教育的基本追求是成“人”的教育,它把教师的成长作为办学成功的标志,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有人认为,成为教育家那是教育工作者高不可攀的愿景。其实不然,成为教育家没有那么复杂,讲起来很简单,要成为教育家只需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才,首先成为合格的教育人才。做教师、校长,达到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要求,成为专门的教育人才,这就是成才了。

第二阶段,成名,成为名师、名校长,跻身于区域名师的行列,然后跻身国家名师的行列。
第三阶段,成家,成为一个教育家。

图片

认识教育

首先要认识时代

从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最关键的是什么?从我国一批为人们广为推崇的、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来看,他们都有一个重要特点:从“自在”走向“自觉”。

最初,很多教师可能只知道自己的老师就是这样干教育的,因而,“我”也这么干就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比“我”的老师更能吃苦、更加勤奋就可以了。

这种“自在”的教育,是一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教育,离作为“合目的”与“合规律”的本质特征相距甚远。

图片

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国家的意志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其中的认知发展规律、情感发展规律以及学科自身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所谓“自觉”教育,就是要深入研究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为 国家民族培养能够创造未来人才的活动。

在走向教育家的过程中,这种“自觉”的意识至关重要,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大格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把握今天乃至明天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必然的走向。

有人问,教育家和名师、名校长有什么区别?名师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名校长就是在管理实践中成就突出的校长。

其中,有独到见解的,能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走向,培养国家需要的明日之才,引领一个区域、一个时代教育发展的教师和校长就是教育家。

教育家型的校长就是能像教育家那样行与思的校长。

图片

校长是实干家,是教育改革、教育实践的探索者。校长的理念是在对时代有着深刻认识基础上、在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理念。这些理念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应当鼓励校长把自己的理念与思想系统地整理出来。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第一,使校长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该怎么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教育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校长只有在理性水平上才能够带领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前进。校长要带领其他教师一起前进,就需要把自己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理解表述出来,让大家认同并践行。

有人说,教育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经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言传的。如果做不到言传,说明他还没有真正地把握规律,对这一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清楚。因此,把自己的思维理清楚非常重要。

第三,校长成为教育家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断地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就是不断地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升华自己的人格与心智品格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也是为同行提供可资借鉴经验的过程。

图片

图片

讲情怀

首先要讲自身的使命与信仰

在不少场合,有些人在给我介绍一些企业家时常说:这个企业家很有教育情怀。一般我是不太敢相信的。因为教育情怀是很“高大上”的,只有对教育情有独钟、胸怀天下的人,才敢称自己有一点教育情怀。

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家一定是有深厚的教育情怀的。因为他们有对自己人生目标的独特理解与矢志不渝的追求。讲教育情怀不讲自身的使命很不靠谱。

1. 对自身使命的认知

对使命的认知就是对时代与教育本质的认知。使命是什么?使命是人在认识自己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人生目标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确认。使命使人的生命有了意义,没有使命的生命就成了“死命”。

人的一生就是认识使命、确认使命、实践使命的过程。信仰则是人在生存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对使命反复确认后形成的坚定意志,它认知于心,表现于行,在举手投足间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校长的使命与时代相连,与祖国同在。为此,只有校长把今天学校所做的一切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眼里只看着自己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心里只惦记着学生考分小数点的后一位,那是办不好教育的。

图片

经济发展决定着世界的今天,科技决定着世界的明天,教育决定着世界的后天。能否培养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决定着国家,也决定着世界未来10年、20年、100年乃至更久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命运。

在元宇宙、ChatGPT等“黑科技”不断涌现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理解育人机构身负的重任,始终把为国培育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首要的社会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与此相反的现象。在一次研讨会上,我曾把我国中小学的一些问题概括为几个方面——

其一,对教育本质的忽视。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对于有些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问题看似清楚明白,但是在功利化的追求下,现实的教育却沦为为了考分的教育、为了学校声誉的教育。

其二,对教育规律的藐视。教育是有规律的社会活动,然而现实中,“过度学习”“超前学习”随处可见。

其三,对时代要求的蔑视。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社会进步要求视而不见,除了现成的几门学科,很少有学校去关注社会对人才有什么要求,关注社会对人的素质、品格和人格的要求。

其四,对精神生活的轻视。一些学校的师生精神生活缺失,梦想失落,激情枯竭。

其五,对课堂教学的无视。不少校长成了社会活动家,却没有精力顾及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说到底,这些问题表明,我国部分的学校办学者误解了教育的本质,缺少了对教育应当承担的社会使命的担当。他们是在为学校的声誉办学,而不是为学生成人、为国家育才而办学。

图片

2. 对教育规律的敬畏

教育家首先需要认识教育,认识教育何以存在。在不少人看来,这个问题没有问的必要。

教育是人类知识,包括人类对自然与社会认知一切成果代际传承的基本手段。如果没有教育,一代代的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摸索自然与社会的各种现象,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类文明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之所以发生,都依赖这一事实——信息(知识)在传递过程中量的不守恒性。教师不会因为给学生传递了知识,自己就丧失了知识。

正如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苹果的交换遵循物质守恒的定理,而思想的交换则不然。

因为知识可以无限地复制,为此,人们就试图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孩子。超前的学习、过重的负担由此就产生了。

图片

在传统的教育学中,教师一直被定义为“知识的已知者”与“知识的传播者”。从ChatGPT诞生的那天开始,教师这一角色的定位注定就会被颠覆。

相比于ChatGPT,无论今天的幼儿园教师还是大学教授,谁也不敢号称自己是知识的“拥有者”。一个人的知识在拥有全球至今为止全部知识的ChatGPT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ChatGPT的预训者可以把人类至今能见到的历史文献、发布的科研成果,包括论著与论文以及在网络上 发表的各类言论放在其语料库,供ChatGPT随时调用。面对这一事实,任何人不服不行。

那么,教师除了传递知识还能干什么?这就是在ChatGPT出现后,教育得以也必须存在的根本。事实上,教育是传递人类智慧的事业,人类智慧的传递只能依靠智慧的方式、智慧的途径与智慧的手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在有些学校,人类这种传递智慧的活动却被降低为缺乏智慧含量的体力活动——教师靠加班加点,学生靠反复刷题,以身心的疲劳来换取考卷上的高分。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国家呼吁了多年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收效甚微。这也是一大批校长对我国教育深感不安的重要原因。

图片

恢复教育作为人类传递智慧的事业的本质,才有可能使社会更加智慧、国家更有活力。


3. 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认同

先哲们在教育上给我们留下很有价值的两句话,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唯有如此,人才辈出的时代才会到来,民族复兴伟业必将达成。

教育是需要爱心的,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每个人具有良知才会有全社会的良知。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除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量的不守恒外,人际情感交流在输出、输入的量上也是不守恒的。

爱心需要爱心唤醒,心灵只能靠心灵温暖。心灵的温暖不遵守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它可能从无到有,它可能从弱到强。

校长一句关爱的话语可能掀起教师发自心底的暖意,并且很快就能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再由学生传递到家庭。这就是温暖的创生、传递与释放。这需要校长、教师与学生的爱,真心的爱、相互的爱。这就是教育的魅力、领导与管理艺术的魅力。

由此可见,学生人格的健全,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在人际互动中才能达成。尽管在今天我们可以把“教书”交给机器,但“育人”必须留给教师。

图片

图片

享受生活

首先要学会享受创新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都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师生的生命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懂得创新的校长是最懂生活的校长,因为,只有在创新中,他才能看到作为校长能给师生带来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在创新中,他才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满足自己最高层次的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他认为,这些需求是依次由较低层次逐步发展到较高层次的。

创新无疑是自我实现需求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只有达到创新这一层次的需要,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享受生活就要懂得享受创新,创新的结果得到社会的认同,使人认识自身的价值,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做出贡献,都能令人感到愉悦。与此同时,创新的过程使人增长智慧,虽然艰辛,但历经千难万苦终使“梦想”成真,这一过程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很多教育的问题需要包括校长在内的一批教育家去解决,需要他们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鲜经验。创新应当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工作的新常态。对于教育创新,特别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1. 创新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学校各有特点,理应各有特色。把他人成功的经验搬到自己的学校未必就能成功。这是真理的具体性所决定的。

图片

校长的教育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认真地观察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了解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以及发生在我们学校课堂中的实践基础上获得的。离开了教育实践,任何教育思想都是无本之木,不能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解决教育问题。

2. 创新需要懂得继承与借鉴

人不可能事事都经过亲身实践。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前人的成果、分享当代人智慧的过程。

创造需要智慧,需要人们奇思妙想,同时,也需要人们懂得继承与借鉴。在教育史上,15世纪的德国就已经出现了班级授课的萌芽,然而,班级授课成为全球主流的教育制度却是在1632年以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论述,使班级授课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从最初出现到形成制度,花了大约150年的时间。

班级授课制使“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效率,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图片

与此同时,其不足之处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也逐渐凸显,它使“因材施教”变得极为困难。为此,之后有不少教育家试图对此做出变革。

1810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推出“选课制”,容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习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之后在世界各国推出的“学分制”“绩点制”与“走班制”都是对其的补充与完善。这就是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是教育家型校长在教育创新过程中应坚守的本心。

3. 创新需要不断地积累

创新说到底就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我们能比别人多走一步,早走一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在当今社会中,创新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它总是要站在前人的肩上,需要不断地积累。

在ChatGPT开启的AI时代,“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很有可能成为主流的学校教育模式。

然而,我们相信,它一定是在充分吸收班级授课制的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充分地研究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是在吸收其长处、克服其问题,使教育的效率与学生个性发展完美结合基础上产生的。

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日积月累,最后水到渠成。不断创新应当成为这一时代教育家最高的追求!

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刊于《教育家》2023年4月刊第1期, 作者:(陈玉琨) “光明社教育家”是《光明日报》旗下《教育家》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因思考而不同”为办刊特色,努力助推教育家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