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允许你这么快就忘记

 青柠檬20230520 2023-05-22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11月5日
进度:195/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作者:冯世纶 解读 胡希恕
分享章节: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起31条迄127条)
————————————
【重点摘抄】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注:伤寒五六日,常为病传少阳的时期,少阳病不可下,今大下之,故身热不去,反使邪热内陷,而心中结痛者,为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按:心中结痛,即心脏部感觉结痛,由此观之,则心包炎有用本方的机会了。

冯世纶解读:栀子诸方因有“得吐者,止后服”的注文,所以后世注家未识其误,又未结合临床,因把栀子豉汤视为吐剂,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以《内经》附会,认为:“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从药物看,从临床看,栀子豉汤不致吐,其治虚烦是属阳明里热,与承气汤的实烦相对而称为虚烦。

【感悟】
🌱先直译(必要时意译):
患太阳伤寒病五六天,用了猛烈的下法之后,身上的热没有退去,心脏部位感觉有结痛的患者,这是因为疾病没有解除的缘故,用栀子豉汤主治。

让我们结合胡老、冯老先生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条文。患太阳伤寒病五六天,这个时期常常是由太阳病传入少阳病的时期,少阳病不能用下法。表未解的时候还是得解表,而这里,居然用了“大下之”,也就是很猛烈的下法,那就更加错误了。表没有解,用了下法,表的热跟着下陷于里了,身上的热没有去掉。

而心脏这个部位有结痛的,说明这个病没有好,那就用栀子豉汤主治。

为什么心脏部位有结痛呢?因为患者原本是太阳病,本应该用解表的汗法,但是误用了下法,大下之后,身上的热没有去掉,表邪入里化热,走到心脏部位,郁结在这里,那么,患者肯定有心烦燥热感。这里的结痛是因为热邪郁在胸膈,会影响正常的气机,很可能由此引起气血的不通畅,进一步就是心脏部位的结痛等等症状。

这个条文不陌生,看着比昨天的更进一步,我们回顾昨天的条文“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胸中,也就是食管的位置,现在是疾病更深一步。即使是这样,实际上病机没有改变,依旧是因为这个虚证的郁热导致气机阻滞导致的心脏部位有结痛。所以,仍旧选用栀子豉汤主治。如果昨天的条文能够明白,今天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了好几天这个栀子豉汤了,后面这些条文是栀子豉汤证的补充,是不是快把栀子豉汤的作用给忘了?

我不允许你这么快就忘记!栀子豉汤的作用是清宣郁热,郁结的热被宣散出去了,那么气机也就畅通了,血脉就没有阻止,这个疼痛自然会解除。豆豉味辛主发散,可以解表,解除在表的病邪;栀子清热、通利血脉,可以清去烦热、去除心中结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