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为何受国人推崇?因为他道出了道德的本质,一文读懂王阳明

 东山威夷 2023-06-01 发布于广西

道德二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当我们去追溯道德的起源,可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创作的《道德经》中寻得,《论语·学而》篇也曾对道德这二字有过讨论。

中国古代史上有诸多的朝代都大行孔孟之道,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学者和大儒。到了明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被后世称为全能大儒,这并非是他继承了孔孟之道受世人尊敬,而是他的主张、他的著作成为了儒学思想里,最具有争论性,也是最具个性的代表。

他提出了什么?既颠覆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众多追随者中,就不乏严复、梁启超等著名人物。

文章图片1

1.天资聪颖难弃用

在古代,百姓们大都认为“士为尊,商为贱”,当家中生有男子,便早早的寄托其希望,更何况是已经入朝为官的家族,都是以走入仕途为目标。明朝成化年间,南京礼部尚书之子王守仁号阳明,自出生就被家族给予厚望。

十三岁在私塾读书的王阳明,就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才智。一次课上,私塾先生问道:“何为天下第一要紧之事”当其他学子都觉得最要紧之事莫过于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时。王阳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天下第一要紧之事是读书,是做一个圣贤之人”。

十五岁时,针对当时频发的农民起义,即使父亲多次呵斥他的狂妄,王阳明依旧不管不顾地多次准备向皇上献计。同年,他更是表现出了自己志在四方的远大目标,起身前往山海关等塞外之地进行游历。

文章图片2

在学问上王阳明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见识,让当时朝堂上很多官员都惊叹他的才情,可他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有过人的才智,但也屡次碰壁,直到二十八岁时,才终得进士,入朝为官。

在入朝为官后,他也经历过官场沉浮,当被贬官时,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深究兵法,更是在后来表现出自己在兵法上的造诣。

承德十二年,他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先是被派去江西一带,此时江西中南部地区多是祸患,盗贼烧杀抢掠令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在官场中,都被盗贼安插了不少耳目,盗贼猖獗的气焰对于为官不久的王阳明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文章图片3

对此,王阳明自有一套战术,他先是假意御敌不过,率兵撤退,而后攻其不备,第一次交锋王阳明大胜。随后他接连率兵攻敌,将盗贼一网打尽,作战迅速,令百姓大呼神人。

王阳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用兵入神,兵法独特的手段,创造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战绩。被人称为“狡诈专兵”,最终平定了江西十多年的祸患

承德十四年,王阳明刚平定完江西的盗贼,动身前往福建时,在路途中,他听到了宁王宸濠发动叛乱的消息,于是立即出兵征讨,预备擒拿宁王。与此同时他深知,自己和宁王兵力悬殊,直接出兵自己胜算不高,于是王阳明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文章图片4

王阳明先散播假消息迷惑宁王,让宁王以为自己拥兵16万,准备攻打宁王的大本营南昌。听到消息的宁王怀疑不定,一连等了数天,都没等到王阳明。

这时王阳明又故意泄露自己将先攻打南京,宁王此刻再无法按兵不动了,立即出兵东下。在宁王率兵将要抵达南京之时,王守仁用自己临时组建的八万人出其不意地攻打了宁王的老巢南昌,将宁王打了个措手不及。

宁王腹背受敌,顾此失彼,最终宁王被俘,这场叛乱历时35天最终以王阳明的胜利宣告终结,王阳明凭借声东击西之计平定了宁王之乱

文章图片5

嘉靖六年,广西南宁当地出现了民兵造反之事,原总督一直无法平定祸事,朝廷便派出王阳明出征平乱,对于王阳明的威名,叛军是早有耳闻,便立即投降。就这样,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这场叛乱。

嘉靖七年,王阳明带兵平乱断藤峡,到达后当即排兵布阵,将叛军四面夹击,一时间动弹不得。后又将叛军副将领斩杀,大大挫败了敌军士气,此刻叛军几乎已无还手之力,全军覆没,王阳明再次平定了断藤峡盗贼

明穆宗朱载坖就曾评价王阳明:“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2.三百年来仅一人

王阳明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军事上,他的伟绩在其思想领域上也是独树一帜。王阳明自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不凡才能和见识,这足以显示其后必成大器。

宋朝兴盛理学思想,元朝和明朝一直将宋代理学思想作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宋代朱熹,总结了宋代的理学思想,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世界先有了理,才有了其他。

文章图片7

朱熹的理学思想,更是成为了元朝、明朝、清朝的官方哲学。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主张知为先,行再后,先行后知,也一直被传承下来。

十八岁的王阳明,拜师娄谅学习格物致知,初学理学,他十分欣喜,对理学的思想理念充满了求知欲望,于是将朱熹的著作全部拜读一遍。

朱熹认为理高于一切,上到无极,下到一草一木一昆虫,都有自己的理。天在上,地在下,中间的大千世界、山川、河流、花草、人、畜等也有各自的道理。

文章图片8

王阳明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朱熹的理学思想,起初他认为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于是他便选择实际去做,按着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念,先知后行。

于是他静坐竹林前,观察了7日竹子,不仅一无所获,自己反而病倒了,这件事也被人笑成“守仁格竹”。

按着朱熹所说,这竹子也有自己的理,可自己“格”竹了7日,都没有想通,竹子和理学的关系。彼时的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第一次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文章图片9

当在官场上第一次被贬到贵州龙场,在这个还未开化的环境里,王阳明倍感煎熬,他重读了《大学》,反思了近些年自己的遭遇。

忽的来了感想,如果是朱熹来到了这里,他还会觉得这理是来自于这龙场的一草一木吗?他产生了想要隔空与朱熹探讨理学思想的念头。

也正是经过这次贬官,他感悟到,圣人之所以可以圣人,是因为圣人只需要去探寻自己的内心,来判断是非对错。

文章图片10

万事万物皆由自己的心而不是从外部去寻求道理,用外部的道理去判断是非,是错误的,他第一次提出反对朱熹理学的思想主张。正所谓:圣人之道,是自省,是自我的意识。

“心即理”便是大家的道,“心”即万物的本原。也就是说宇宙便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也就是宇宙。

就拿人而言,人就是一个物体,而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心的,但是当人的心思活动起来,七情六欲产生了,人的善恶也就随之产生了。

文章图片11

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怎么去区分人的善恶?王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分辨善恶的方法。

良知是作为善恶的唯一标准,人们积极行善、剔除恶行就是格物的意思。他再次提出了和理学大相径庭的观点。

他认为心中的理才是万物的理,理是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天地之间不论在怎么广阔,只要心中有善,心中有良知,人人都可以做圣人,即便是平民百姓,即便是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文章图片12

心学作为儒学其中的一门学派,在王阳明的继承和发展下,逐渐壮大成可以和理学分庭抗礼的一个思想主张

王阳明主张的“心即理”和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截然不同,他的理念没有这么将人性至于对立面,这更为后世人所接受,受他心学主张影响的就有李贽、张居正等历史人物。

可按照王阳明的说法,这世间怎么还会有盗贼,还会有叛乱,还会有恶人出现呢?

文章图片13

在王阳明看来,虽然良知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但还需人们致良知才能达到。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道德。

致良知要怎么才能做到?王阳明提出了方法论——知行合一。良知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是虚幻的,摸不着说不清的,可人们的行动是实际的,切实会发生的。

想要将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保持统一,就得做到知行合一。若人的良知不去“致”,那便是一个无用的东西。

文章图片14

他生前的几场战役便展现出自己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维护了内心的道德。在知和行上,做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阳明先生精神永存

可古来圣人毕竟是少数,但这不代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不成功,反而,心学思想是可以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在成为圣人的道路上,阳明先生给了方法论,能不能做到,要看自身是否可以战胜心中的恶念,当一个人的心,没有了私欲,那便是理

文章图片15

相对于“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人性的思想观念,现在社会,更多的希望自己的个性可以被尊重,当人们心中出现自由二字,心学便破土而出了。

阳明先生指出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时候,胜负之分,就在于心动与不动,他在江西平乱中就做出了示范。

两军对战,胜负不是在谁的人多,谁的本领高。而是在于心动不动,能否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分析局势。不动心”比“动心”更能冷静的去看到事物本身,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

文章图片16

曾国藩曾这么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也成为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明朝后期,对清朝、乃至现在,都有深远的意义。

学习心学的过程,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探讨,对人性的探讨。

王阳明并没有把孔孟的儒家学说看成可以墨守成规的准则。他更加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在当时的封建王朝,可谓是一次思想的解放。

文章图片17

王阳明能被后人推崇,除了军功赫赫,更贵于他有勇有谋,能文能武。在明朝,理学大为盛行的时代,他身体力行的传播了心学,壮大了心学。

人们也把他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当心学发展到现在,如果我们都可以做到“致良知”去除私欲。或许就可以达到阳明先生心学的最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