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的“悌德”理念及其现代启示(王彤)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6-11 发布于山东

儒家的“悌德”理念及其现代启示

王彤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悌德”,本义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兄友弟恭,其作为一种横向的伦理道德范畴,已经深深 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古代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发展 过程中,“悌德”的基本内在被逐渐扩大,它不仅仅局限于敬兄,还用于敬重长辈、友爱他人、泛爱大众。当下,“悌 德”作为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有很高的契合度。

关键词:悌;孝;仁;友善

文章编号:1008-9640(2017)02-0014-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092



一、“悌”的文化阐释

““悌”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本作“弟”,《说文解字·心部》 则直接解释“悌”为“善兄弟也。从心弟声。经典通 用弟。”[1](P233)贾谊在《新书·道术》中提出:“弟 敬爱兄谓之悌。”《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曰:“弟者, 悌也,心顺行笃也。”“悌”意味着兄弟之间的相亲 相爱,即兄友弟恭,是对兄弟双方的要求,最初来源 于处理兄长之间关系的准则。在《孝经·广扬名章》 中:“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2](P6)即尊敬所有 比自己年长的人也为“悌”。《中国传统道德》言: “悌,分而言之是于兄、长要尊之敬之,顺之从之”就 是延续了这种诠释。由此可见,“悌”的内涵不局限 于血缘关系内的兄友弟恭,还泛指敬重血缘关系之外 的长辈,有博爱大众之意。

因此,对“悌”字追本溯源,可以发现“悌德”在 古代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内涵是 逐渐发生改变的,最初指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姊妹之间 兄友弟恭的伦理秩序,但后来演变成处理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道德准则。

二、“悌”与“孝”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和“悌”经常连用,并称“孝 悌”,但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传统中国社会中,关于 孝道的著作数不胜数,著名的有《孝经》,而关于悌道 的著作却很少。这两个字经常并用,是因为在中国传 统道德的观念中,二者有许多相融之处。在古代“家 国一体”的社会中,“孝德”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而由“事 兄长为弟”发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义上的“悌 德”,则是在从家庭伦理拓展延续到社会公德,即将 血缘关系延伸到社会关系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悌”是“孝”的一种延续。

“悌”是在“孝”基础上的一种延续,这是由儒家 的“仁爱”之心决定的,儒家主张从“爱人”做起,以“孝” 为出发点,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 样敬重他人的父母,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 人的孩子,那么建立于“孝”之延续上的“悌德”, 显然是实现这种理想的重要路径。另外,朱熹《论 语集注·学而》曰:“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孟子·滕文公下》说:“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 则悌。”由此可见,“悌德”的内容是由有血缘关 系的兄弟姊妹之间的爱,一步步发展到爱护和尊重 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这种尊重与爱护体现的是一 种伦理秩序,遵守这种伦理秩序不是被动接受,而 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和顺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悦纳。 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 源也。”五常,仁、义于形式徒有其表,就达不到立德 修身、学圣明仁的目的,甚至会有损家庭和睦、政局 稳定。事实上,如果弟兄相争,妯娌不和,因一时意 气导致家庭不安,必然会使父母身心受到伤害,实际 上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弟子规》中说:“兄弟睦, 孝在中。”'“孝”主要是用于家庭的上下关系中, 作为调整和规范父子关系的纵向伦理范畴,而“悌” 则不仅仅是用于家庭中的左右关系,它可以延伸到 社会上的其他人,是调整和规范家庭与社会之间横 向关系的伦理范畴。总而言之,“孝”在家庭伦理中 扮演内核的角色,而建立于“孝”之延续上的“悌” 则是将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关系中,“孝悌”共同构 成了我国古代宗法制社会伦理文化的基础,对古代家庭和社会秩序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悌德”在儒家哲学体系中的升华

《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 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将孝悌视为“仁”的根本,在笔者看来,要深入挖 掘“悌德”的哲学内涵,首先必须明确“仁”的意义。 冯友兰曾说过:“作为四德之一的仁是一种道德范畴 伦理概念”,“作为全德之名的仁,是人生的一种精 神境界”,是“最高的境界——天地境界”[3]。由此 可见,“仁”在儒家不仅仅是一个伦理范畴,而是儒 家哲学的本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里 仁篇》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 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种德行,而是儒家 学派哲学本体论的核心。故儒家的“仁”是终极的存 在,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中国儒家哲学较重视为伦理 道德建构一个形而上学的依据,那么建立在中国哲学 基础上的“孝悌”思想就成为沟通天人的桥梁,也正 是基于这一点,“悌德”得以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升华。 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国伦理社会中,“孝悌”思想 早已根植于儒家的伦理思想中,而这种伦理思想又依 托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本体论。

从仁的伦理本质来说,仁代表指向他人的爱,仁 者爱人。孔子认为“孝悌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 的根本,所以做人要从孝悌做起,离开孝悌,“仁体” 将成为虚无,实现儒家“仁学”本体的现实根基就是 孝悌之道。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孔子所说的“爱人” 是“仁本体”在人性上的一种自然流露,是真实不妄的。 因为人心与生俱来地怀有这种“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之心性,顺人的本有之心性去做,就能成为有道 德之人,所以在孔子看来,将人本有之心性扩充开来 就是其所说的“仁”。除了“爱人”是“悌德”向“仁 本体”过渡的现实途径,孔子还为我们提供了其他的 思路,如“忠恕”之道,许多学者从两方面解读“忠恕 之道”,笔者延续这种解读。从肯定的角度讲,孔子 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因为 对社会的人来说,不可能抛下一切社会关系,而自己 “立”,自己“达”,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仁学本体” 的世界秩序中,在“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视域中, 需要我们对待别人如同对待自己,对待自己如同对待 别人,因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就成为了 主体自觉的一个过程。从否定的角度讲,孔子说“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在“仁本体”的视域中,我们要跳出自我的怪圈,多去 体察他者,关爱世界,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孔子仁学也有仁及自然界的内容,如“钓而不纲,弋 不射宿”。实际上,这种在现代看来属于生态思想的 内容正是“悌德”思想的自然延伸,即由泛爱他人延 伸到关爱自己以外的所有生灵,都是“万物一体”仁 本体思想的发用流行。

四、“悌德”的现代启示

传统的“悌德”理念服务于封建等级社会,反映 的是下对上的尊敬和服从,折射的是上下有别、贵贱 分明的等级观。现代社会我们提倡以人为本,鼓励每 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 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我们应把 现代社会的平等意识融入“悌德”传统中,倡导人人 平等,彼此尊重。基于以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悌 德”的解读和阐释,我们当下处理平辈人际关系的“友 善”原则,在处理兄弟、朋友、乡邻之间的关系上,显 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理念与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都要求与人为善, 善待亲友、他人,善待社会、自然,为我们今天倡导的 公民价值准则和“友善”的德性要求提供了宝贵的价 值理念、涵养路径和方法。这种契合不是偶然的, “友善”观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思想中“悌德”的一 种继承,又体现了新时代精神的独特内涵。孔子在 《论语·学而》篇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是“悌德”内涵广泛延伸的一 个真实写照。从“爱亲人”到“泛爱众”的思维逻辑 是友善得以倡导的思想基础,是中华儿女共有的思 维方式,友善因这样的历史基础和思维方式较易推 广到人民中间,形成友善的公民关系,对目前倡导的 和谐社会,构建友善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 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

“悌德”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八德”之一, 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中 华儿女共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 因。鉴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首先要深人挖掘传统 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和涵养路径,其次要进行适当 的转化和创新,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这种道德理 念,对之产生信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李隆基,注.邢昺,疏.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4.

[3]冯友兰.对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J].孔子研究, 1989, (3):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